- 高速鐵路基礎設施綜合維修管理
- 許玉德 于紹峰 張德權
- 1672字
- 2019-10-28 14:25:50
前言
鐵路作為國民經濟大動脈、國家重要基礎設施和大眾化交通工具,是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骨干,具有節能、環保、安全、高效等特點,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縱觀世界各國鐵路,高速鐵路的發展已成為主流,自世界上第一條高速鐵路——日本東海道新干線之后,各國都陸續建設了數量可觀的高速鐵路。日本高速鐵路運營里程達2600多千米,包括東海道新干線、山陽新干線、東北新干線、上越新干線、北陸新干線、九州新干線、秋田新干線、山行新干線;法國有6條高鐵線,包括TGV東南線、大西洋線、北線、羅納—阿爾卑斯線、地中海線、東線;德國也有多條高速鐵路和城際快線。中國經過高速鐵路建設和對既有鐵路的提速改造,目前已經擁有全世界最大規模以及最高運營速度的高速鐵路網。截至2014年12月,中國高速鐵路運營總里程超過16000km,運營里程約占世界高速鐵路運營里程的50%,穩居世界高速鐵路里程榜首。高速鐵路具有高運量、高密度、高安全以及高舒適性等特點,有效緩解了中國鐵路運輸的緊張狀況,提高了鐵路運輸能力和服務質量,這些都有利于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充分發揮節約土地、能源以及安全性等比較優勢,從而降低全社會的運輸成本,并可促進沿線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高速鐵路的基礎設施是行車關鍵設備,其養護維修是實現列車高速、高密度、安全、平穩運行的重要保障。良好的養修管理模式對于有效配置養修資源、提高養修效益至關重要。從建國之初效仿前蘇聯鐵路管理建立了高度集中管理體制,演變到目前的“中國鐵路總公司—鐵路局—基層站段”三級管理體制,其中基層站段管理內容和模式基本沒有變化,而基層站段的管理模式與基礎設施的養修工作最為密切相關,因此需要開展基層站段層面維修管理組織模式的研究。
本書總結了國外高速鐵路基礎設施的養修管理體制,分析了中國鐵路基礎設施養修管理模式的現狀和問題,基于現代管理學理論,結合高速鐵路養修實際,介紹了上海高鐵維修段“工務、電務、供電”三位一體的基層站段管理模式的發展過程和核心功能,經過滬杭、滬寧、寧杭高速鐵路養護維修管理的實踐,表明了“工務、電務、供電”三位一體的綜合養修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優勢。
本書共分為7章,第1章介紹高速鐵路的特點、基礎設施的范疇以及綜合維修的定義;第2章介紹國外基礎設施維修模式的情況和中國鐵路維修體制的變化和現狀,總結了當前問題和發展趨勢;第3章結合現代管理學的鐵路基礎設施維修維修管理要求,從現代管理學的規劃、組織、人力資源管理、績效管理這四個“管理職能”(POLC)出發,介紹鐵路維修管理對應的內容;第4章介紹中國高速鐵路基礎設施綜合維修模式的探索,總結了“三位一體”綜合維修管理模式的特點,介紹上海高鐵維修段的組建發展歷程以及檢查、計劃、作業、驗收“四個流程”的閉環管理機制;第5章介紹高速鐵路基礎設施綜合維修模式的主要保障體系;第6章通過績效評價,體現高速鐵路基礎設施綜合維修模式的應用優勢;第7章為基礎設施維修案例。
本書主要編著人員為許玉德、于紹峰、張德權、張志遠、陳睿穎,參加編著的還有劉兵、金立榮、王有能、張家海、夏齊林、段偉、張雨、肖劍虹、仲春艷、陶佳元等。其中,許玉德、陳睿穎、仲春艷負責第1章、第2章內容編寫,于紹峰、陳睿穎負責第3章內容編寫,張志遠、陳睿穎、劉兵、金立榮負責第4章內容編寫,王有能、張家海、夏齊林、張雨負責第5章內容編寫,張德權負責第6章內容編寫,許玉德、仲春艷、陶佳元、段偉、肖劍虹負責第7章內容編寫。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有關領導和專家的支持,特別是原上海鐵路局常務副局長、現蘭州鐵路局局長王峰,原上海鐵路局副局長、現沿海鐵路公司總經理陳勛,在“三位一體”的實踐工作中,親臨現場,了解情況,解決問題,在本書編寫過程中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對他們的指導和支持致以由衷的感謝。感謝原上海鐵路局局長、現上海市閘北區區長安路生在百忙之中為本書作序。本書的完成與出版還要感謝上海鐵路局工務、電務、供電三個業務處相關領導的關心和幫助。
限于作者水平,加之時間倉促,本書錯誤與不當之處在所難免,歡迎各位專家及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作者
2015年1月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