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舍身佛祖

元天歷元年(1328年)九月十八日,對朱家的后人來說是個值得頂禮膜拜、焚香祈福的日子,未來的大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出生了。如同歷史上許多偉人出生時的“異象”被其后人或者“有心人”精心包裝過一樣,朱元璋的出生也被戴上了神秘奇異的光環。這些奇異之事都是朱元璋出生40年后才被世人廣為流傳的,雖然有些荒誕,不過對于那個時代的人來說,這些描述都是做皇帝的人必須具備的“標配”。

據《明史》記載:朱元璋“母陳氏,方娠,夢神授藥一丸,置掌中有光,吞之寤,口有余香。及產,紅光滿室。自是,夜數有光起。鄰里望見,驚以為火,輒奔救,至則無有”。大概意思是說:朱元璋出生前,其母夢見神仙授藥,然后便產子;孩子誕生時屋內紅光滿地,鄰居們誤以為著火,紛紛來救,卻看到朱家并無失火。這段描述會讓老百姓認為朱元璋是神仙下凡,增添朱家的神秘感和高貴感。此外,朱元璋出生地還有個傳說:朱元璋出生后,被抱到河里洗浴,從遠處漂來一塊紅羅幛為他裹身。

類似這樣離奇的事情很多,當朱元璋稱帝建立大明的時候,他的同鄉們方才覺得當年朱元璋出生的這個九月十八日竟然那樣地不平凡,他生年那年恰好是龍年,故鄉中老人紛紛跳出來大說“真龍天子”降生時的種種神奇與靈異,添油加醋一番,后世文人也不惜筆墨,將種種所謂的“祥兆”記錄下來。傳來傳去,朱元璋就被神化了。

當時朱五四的哥哥朱五一已有四個兒子,分別叫重一、重二、重三、重五;他自己也有三個兒子,分別叫重四、重六和重七。朱元璋排行第八,又在“重”字輩上,故取名“重八”。發達以后,朱元璋多次更換雅名,最后才選定了“元璋”這個名字。

這些傳聞都是后人的追述,當時的事實遠沒有如此美好。也許是先天營養不良的緣故,朱元璋剛出生就體弱多病,三四天了仍不會吸乳,肚子發脹,日夜不停地哭,眼看著就要餓死了。朱五四急得團團轉,雖四處求醫也不見好。這天夜里,他做了一個夢,夢見孩子快不行了,于是抱著孩子去廟里求佛祖搭救。不知為何,廟里的和尚都找不到,只好又把孩子抱了回來。這時忽然發現自家房檐下就坐著一位老和尚,朱五四忙上前求助,那和尚給朱元璋摸了摸脈,思索了一會說:“不要急,回去后給孩子揉揉肚子,到半夜子時,孩子會吃奶能屙屎就好了。”正當他連聲道謝時,和尚卻起身離去。朱五四按照老和尚說的去做,半夜時分,朱元璋果然屙屎放屁,肚子癟了下去,不一會兒躺在母親懷里開始吃奶,幾天后肚脹基本痊愈。朱五四感念佛祖慈悲,就到附近的皇覺寺里許了愿,給朱元璋舍了身,也就是長大后去做和尚以報答佛祖的恩情。

活下來的朱元璋并未給朱五四一家帶來什么好運,因為又多了一張吃飯的嘴,反倒是憂愁多于歡樂。朱五四除了耕種地主家的田地換取糧食之外,還會做豆腐的小手藝,憑借辛苦,總算把幾個孩子都拉扯大。此時,朱元璋已有兩個姐姐和三個哥哥,兩個姐姐先后出嫁,大哥也已娶妻成家,二哥和三哥因家貧無力娶妻,只好給人家做了上門女婿。朱五四一直想著朱元璋要舍到附近的寺里當和尚這事,但因妻子疼愛小兒子而極力反對,最終未能實行。后來朱元璋的大哥又生下兩個侄兒,儼然是七口之家。全家也依舊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勉強度日,一個個都營養不良。

朱元璋的幼年是在一間由草、木頭和黃泥搭建的屋子里度過的,也許是身子骨強健,他無病無災地活著。窮人的孩子好養活,雖然吃的是世界上最粗劣的飯食,也沒有耽誤他日后長成一副魁梧的身材,只不過他的容貌丑了點:腦袋很長,下巴寬大,臉型還呈現出月牙形。

《明史》是這樣含蓄地記錄朱元璋的長相的:姿貌雄杰,奇骨貫頂;志意廓然,人莫能測。所謂“姿貌雄杰”是指軀干魁偉;所謂“奇骨貫頂”是指頭蓋上高高隆起一塊怪骨,宛如一座小山丘,加上粗黑的眉毛,大而發亮的眼睛,倒著實透著幾分威嚴與沉著。從他傳世畫像中,可見其方面黑黑,下巴比上顎長出一寸多,高顴骨,大鼻子,大耳朵,很另類,換句時髦的話說——正宗的豬腰子臉,不知是其真實寫照還是有人刻意抹黑。幼年的朱元璋因為長相奇異經常受到嘲笑,在常人看來也許并不敢恭維,這反倒讓他顯得與眾不同。在眾多小孩子隊里,朱元璋總是那樣的與眾不同。

一兩歲起,朱元璋就開始跟著務農的父母、兄嫂在田地里酣睡、玩耍,年歲稍稍大了一點還要為田主家放羊換取點微薄的糧食收入。小時候的朱元璋就是一個讓大人不省心的孩子,他桀驁不馴,鬼主意很多,是公認的“搗蛋王”和孩子王,身邊有一群和他年齡相仿的孩童聽命于他,這些孩童經常四處作惡,引起大人們的責罵和痛打。每當這個時候,指使其他孩童搞惡作劇的朱元璋就會得到父親更多的打罵。

好在朱元璋的母親陳二娘是一個有學識、有頭腦的人,她對朱元璋的童年教育是很成功的。從朱元璋后來的行事可以看出,他和他的父親完全不是一個風格。

朱元璋非常有主意,行動力很強。據說這個未來的皇帝最愛玩的游戲是“做皇帝”。雖然大家都光著腳,一身藍布短衣全是窟窿補丁,破爛不堪,朱元璋卻會把棕樹葉子撕成絲絲,扎在嘴上作胡須,找一塊車輻板頂在頭上算是平天冠,土堆上一坐,讓孩子一行行、一排排,畢恭畢敬,整整齊齊三跪九叩頭,同聲喊“萬歲”。時光飛逝,朱元璋在鄉野里胡鬧玩耍著就長大了。

朱元璋童年教育的另一個很重要的途徑就是聽四鄰八鄉游串的說書先生講書和聽戲子唱戲了。在這些樸素的歷史文化中,他知道了“皇帝是天下最大的官”,知道了朝廷之上有“忠臣”“奸臣”之分,知道了“宋太祖一條哨棒打下四百八十座軍州”的壯舉。這些來自藝人的評書演義和民間戲曲,是傳統文化中粗糙的底層文化產品,卻是開啟朱元璋人生智慧的精神基石,初步奠定了他稚嫩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最底層的鄉土社會里,不僅僅有淳樸的人情和田園風光,也有愚昧、野蠻和對權力的盲目順從。就在能吃飽肚子、活的像田主那樣瀟灑的人生目標中,底層文化的俠義精神全方位地滲透進朱元璋的身心。而隨著命運神奇的改變,登上皇位的朱元璋不可避免地把他性格中同情貧民的文化因子更為廣泛深刻地傳播到整個國家和民族精神里面。終其一生,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的一舉一動都受著農民思維方式的牢牢制約,帶著窮苦孩子翻身做主人的生命印記。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港市| 乌拉特中旗| 蛟河市| 富民县| 册亨县| 博罗县| 广丰县| 双辽市| 石渠县| 大田县| 海城市| 鄯善县| 百色市| 黄龙县| 英山县| 贵德县| 万安县| 安庆市| 宁强县| 吉木萨尔县| 上杭县| 博白县| 峨眉山市| 仪征市| 襄樊市| 兴海县| 波密县| 齐齐哈尔市| 马山县| 柳州市| 洞头县| 民丰县| 福泉市| 郁南县| 兴业县| 开鲁县| 林甸县| 白山市| 兴安盟| 南充市| 南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