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世代為奴

元順帝至元三年(1337年),朱元璋十歲了。這一年,父親朱五四因被田主奪佃,失去了養家糊口的土地。沒有了糧食收入,家人就要餓肚子,他被迫將家遷到鐘離縣西鄉,繼續租地耕種,但因新租種的土地貧瘠,難以灌溉,辛苦一年也剩不下多少糧食。為此,朱五四總是唉聲嘆氣,希望能找到更好的落腳之地。

元順帝至元六年(1340年),在一個窮哥們的幫助下,朱五四終于尋到了一個山清水秀的好去處,他攜全家遷到了太平鄉孤莊村,為一個叫劉德的地主做佃戶。拖家帶口的朱五四帶著妻兒老小來了,他們要糧沒糧,要種子沒種子,要牛沒牛,甚至連間棲身的破房子也是借來居住的,一切都仰賴田主劉德開恩才能生存下來。

田主的勢力很大,許多有勢力的地主甚至可以私設刑堂,對佃戶任意拷打凌虐,即使折磨致死,也無需償命,只處以杖刑,并賠點兒燒埋銀子,便可了事。有的地方,田主殺人犯法,也強迫佃戶替他抵命。佃戶承租土地,除了交納沉重的地租,還要承擔許多其他的義務。男人為主人種地,女人為主人做雜活,孩子就要為主人砍柴放牛,甚至紅白喜事也要去聽候指派,有時甚至要穿上孝衣充孝子哭靈,可以說是社會最底層的人了。

朱五四基本放棄了人的尊嚴,放棄了所有的權利,他的身份其實和沒有人身自由的奴仆差不多了,完全淪為劉德家的家奴,他的孩子們似乎也注定要世代為奴了。

這僅僅是田主劉德對朱五四的剝削,在朱五四的頭上,還有更強的勢力存在,那就是元朝統治者。元朝建立后,為了彰顯尊貴,元朝統治者把國人按照其加入大家庭的先后順序分為四等:

第一等:蒙古人,他們地位最高,擁有一切特權。

第二等:色目人,主要指西域人,是最早被蒙古征服的,如欽察、唐兀、畏兀兒、回回等;另外,蒙古高原周邊的一些較早歸附的部族,也屬于色目人。

第三等:漢人,指淮河以北原金國境內的漢、契丹、女真等族以及較早被蒙古征服的漢人,四川、云南(大理)人,東北的高麗人也算為漢人。

第四等:南人,指最后被蒙古艱難征服的原南宋境內各族(淮河以南不含四川、云南地區的人)。他們社會地位最低,生活最窮苦,受到多重壓迫和歧視。

元朝時的四等人制度是不折不扣的種族隔離制度,漢人、南人在蒙古人的屠刀下過的是牛馬不如的生活。元朝統治者為了防止漢族人造反,禁止漢人、南人習武和擁有金屬刀具,特別規定了十戶人家共用一把菜刀,而且這把菜刀平時必須放在當地的某位管理他們的蒙古人家里,只有這位蒙古人同意,漢族人才能拿走菜刀切菜,生火開灶。這還不算,這十戶人家的財產和女人,管理他們的蒙古人可以隨意取用,也可以隨意殺戮,據說連漢人新婚女子的初夜也是蒙古人的。因此,民族矛盾和社會矛盾十分尖銳。朱元璋及其家人就屬于第四等人,因此遭受的苦難更加深重。朱五四不僅要向劉德交田租,還要向官府交官糧,承擔各種攤派以及苛捐雜稅。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错那县| 南平市| 柞水县| 五峰| 萨迦县| 柳河县| 临洮县| 徐州市| 榆中县| 阿荣旗| 合山市| 青海省| 扎兰屯市| 工布江达县| 璧山县| 平武县| 德令哈市| 凤台县| 绵阳市| 增城市| 新宾| 赣州市| 张家界市| 陆良县| 江孜县| 潞西市| 崇信县| 温宿县| 册亨县| 肃宁县| 清镇市| 堆龙德庆县| 洪湖市| 丹巴县| 花垣县| 仪征市| 太康县| 辽宁省| 平利县| 南昌市| 开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