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佛商務課(經典案例升級版)
- 哈佛公開課研究會
- 2469字
- 2019-10-21 15:42:39
經營不是賭博,決策不是碰運氣
在醒著的時候,要學會有策略地去經營和管理自己的人生和事業,而不是將其看做是一場賭博,抑或是異想天開地等著好運的到來。
——德魯·吉爾平·福斯特 現任哈佛大學校長
在有些人看來,經商不過是賭博,決策都得靠運氣。然而,眾所周知,哈佛是商界精英的培養基地,很多赫赫有名的成功人士都是從哈佛走出來的,這本身就說明經商可不僅僅是賭博和碰運氣這么簡單,其中必然存在著某種普遍性的、可操作的成功智慧。
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醫療衛生保健品及消費者護理產品公司——強生公司的前任總裁拉爾夫·拉森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成長是賭徒的游戲。”可能會有一些人認為,那些商界精英的成功大多都來自于一種賭徒式的冒險精神和碰到天上掉餡餅的絕世好運。然而,事實并非如此,他們的成功固然是因為他們那種堪稱膽大包天的決斷,而且這種決斷絕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是理性的,但這是一種對未來的超前預見力和不斷挑戰自己的進取精神,以及對機遇的極強掌控力的具體體現。其中,保羅·蓋爾文就是不斷挑戰自己從而獲得成功的代表。
保羅·蓋爾文是摩托羅拉的創始人,他做事雷厲風行。蓋爾文所經營的公司會經常設置一些極富挑戰性的目標,這些讓別人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目標往往都不斷地激勵著他手下的工程師去完成。
20世紀40年代末,蓋爾文為電視機事業部定下了一個難度相當大、甚至很多人認為脫離現實的目標——要在第一年以179.95美元的單價賣出10萬臺電視機,并且還要有一定程度的利潤。在那個時候,蓋爾文手下的一位經理說:“這么大的生產能力,我們的新工廠根本就不具備。”而另一個人則抱怨:“那個數量只是個理想目標,我們根本無法實現,那種銷售量會讓我們變成業界第三或第四大廠商,而我們在家用收音機方面,最好的成績也不過是第七或第八。”此外,一位負責生產的工程師說:“我們甚至不能肯定成本是不是能夠降到200美元以下。”
面對下屬的紛紛抱怨,蓋爾文鎮定自若。他沒有急著更改目標,或者做出多么詳細的辯解與分析,只是堅定地說:“我相信我們肯定能賣到這個數量。在你們拿出用這個價格、賣出這個數量的利潤報表給我看之前,我不想再看任何成本報表。我們一定要努力做到這一點。”
后來,摩托羅拉確實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就晉升為電視機行業的第四大制造商。更為重要的是,在制定目標的過程中,蓋爾文將一種追求進步的驅動力思想灌輸給了他手下的員工,使他們能夠逐漸適應承受壓力的同時,產生能夠在公司里重復制定挑戰性目標的運作形態。這不僅能夠加強員工的自覺性,也能夠不斷地培養他們善于決策的能力。
在培養兒子繼任公司總裁的時候,蓋爾文不斷向兒子強調“保持公司前進的重要性”,同時也繼續強調往任何方向大力前進勝過坐以待斃。此外,蓋爾文還不斷地建議大家,要時刻謹記自己追求的東西。
1959年,蓋爾文逝世了。幾十年后,他的公司依舊遵循運用決策來維系公司正常運轉的經營策略。公司的員工都懂得時常運用具有挑戰性的目標,來抓住一切可能帶來盈利的商機這一道理。這些挑戰性的目標包括“成為先進電子工業主力的目標”、“贏得鮑爾德里奇國家品質獎的目標”、“實現極高品質表現的目標”等等。在蓋爾文去世以后,他的兒子兼繼承人羅伯特·蓋爾文用“自我革新”這個詞語來表達不斷轉型的理想,并時常借助投身于大膽計劃的決心去實現這些理想。
從蓋爾文的企業管理策略中,我們能夠看出,企業的經營絕不是一場賭博,而是需要有膽識、有策略地進行。要做出正確的決策,也絕不是僅僅靠碰運氣能實現的,而是要有能夠抓住機會,能夠當機立斷的決斷力。
絕大多數人都聽說過美國的摩根銀行,它是世界金融界的風云角色!而它的創建者J·P·摩根也是一個十分懂得抓住機會、當機立斷的人。
J·P·摩根于1857年大學畢業。歷經了多番努力,他最終順利進入了鄧肯商行。有一次,他去古巴出差為公司購買海鮮產品。正當他要離開的時候,一個人在身后叫住了他:“先生,您需要買咖啡嗎?我半價賣給你!”“半價?”摩根表現得相當吃驚。看到摩根驚訝的表情后,那個人趕緊上前解釋。原來,這個人是個船長,來自巴西,原本是要與一個美國商人做買賣,給他運送一大批的咖啡,不料那個美國人破產了,于是這船咖啡就被積壓下來,賣不出去了。船長十分誠懇地看著摩根:“先生,我看您也像個生意人,如果您能買我的咖啡,那就真的是幫了我一個大忙了,我給您算半價好了!”
與船長進行了一番誠懇的交談后,摩根十分心動。他清楚地知道享譽世界的南美咖啡是相當有價值的,如今能夠用半價買下這些咖啡肯定就相當于撿了個大便宜。于是,摩根毫不猶豫地替老板鄧肯做了這筆生意,買下了這船咖啡。豈料,得知此事之后,鄧肯卻大發雷霆:“誰讓你擅自做主的?這船咖啡絕對不許以公司的名義買!”
這對摩根而言可謂是晴天霹靂,錢都給人家了,退貨是不可能的!再三思索,摩根決定自己來做這筆生意!于是,摩根從同為商人的父親那借了一大筆錢,賠付給了老板,將這船咖啡歸于自己名下。就在摩根買回咖啡后不久,巴西就出現了罕見的嚴寒天氣,咖啡產量銳減,價格暴漲,這就使得摩根手中的咖啡利潤倍增,鄧肯知道以后非常后悔。
摩根的父親通過這件事情,驚喜地發現自己的兒子十分具有商業天賦,于是,就又給了他一大筆錢,讓他自己去商界闖蕩。看準了金融業發展前景的摩根,很快就成立了摩根銀行。此后,他四處打探商機,不斷地向大企業挑戰,不久就從同行中脫穎而出,很快便成了美國金融界首屈一指的風云人物!
摩根的事例告訴人們,決策從來都不是碰運氣。摩根不是一時沖動,也不是因為運氣好才“轉危為安”。而是在看到商機的時候,他能夠果斷地做決定,不但賺了錢,還讓父親認識到自己的才華,可謂是一箭雙雕。俗話說:“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要想成為商業精英,就必須學會當機立斷,在機會到來的時候緊緊握住!
經營企業不是一場賭博,那些所謂的運氣與天分都只不過是旁人在看到精英、富翁們的成功之后強加上去的閃耀光環。世界上沒有誰的成功是靠幸運之神的青睞一蹴而就的,商場里也不存在無休止的好運,更沒有無盡頭的低迷。因此,在機遇面前有策略地放手一搏,要比浪費時間去賭一把、等待運氣降臨睿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