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教師專業素質發展研究
- 王飛宇
- 1399字
- 2020-04-22 12:48:30
第二節 新課改對音樂教師的要求
在新課改的過程中,學生的課程學習和興趣培養無疑是最重要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興趣都是從小養成的。2011年,新的音樂課程標準實行,新課改對音樂課程提出的要求是“學科綜合”,音樂作為主線,其他學科的知識也在學習中穿插呈現,新課程標準的頒布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師具有更強的專業性,更好的興趣引導和素質養成能力,多媒體多資源的應用能力,自身學習提高的能力,教學經驗的總結能力,以及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全面發展”的新型教師。
一、倡導學科綜合,優化知識結構
新課改對音樂課程提出的要求是“學科綜合”,這對于教師來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要學習多方面的知識,教師更要掌握多學科知識并且能和音樂課程加以整合。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能夠合理地設計出音樂內容與其他學科知識的交叉點,不突兀、不死板、生動有吸引力,這就要求教師對于多學科的知識不僅要了解,而且要更進一步的理解。在新課改的要求下,音樂課程將不僅有音樂,而更多地體現出文化的味道。通過新課改的音樂課程的感陶,學生的音樂修養和文化素養能夠得到很大的提高。新課改還要求音樂教師不斷學習和持續發展,通過學習不斷吸收新的信息與新的知識,不斷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更新自己的知識積累,以適應飛速發展的時代需求,適應音樂新課程對音樂教師的要求。
二、充分掌握教材,提升實踐能力
新一輪課程改革要求對課程資源進行拓展。以音樂教學為例,每個地域都有自己獨特的音樂素材和音樂資源,教師就不能僅僅局限于教科書和大綱中所提供的音響和內容。畢竟對于覆蓋范圍較廣的教科書來說,要普遍使用于更多地區的教學。所以,教師要培養運用教材的能力,在原有教材基礎上,運用本土特色音樂元素,例如西北地區的花兒、江南地區的小調等。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多學習國內優質課堂經驗、優秀教研活動,利用學校現有資源來實施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充分感受音樂、聆聽音樂、欣賞音樂,培養學生的情趣,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三、優秀作品鼓舞人,師德師風感化人
優秀的音樂作品可以直接觸及人類的靈魂,直接渲染我們的情緒。而對于音樂教師來講,能夠反映和表現出作品的內涵和效果,需要教師本身的音樂素養足夠專業。換言之,要求音樂教師具有良好的德行素養,要有一顆屬于音樂的心靈。好的音樂培養形式能夠提高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專業的音樂教師應該有較好的音樂鑒賞能力,基本的樂理知識及音樂品味。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音樂課的新標準是把審美作為核心,要讓學生具有基本的音樂審美能力。教師自身的音樂素養,是新課程改革中音樂課程審美功能可以實現的一個重要的因素。通過教學活動,將真善美傳遞給每位學生,啟迪音樂心靈,引導學生擁有正確的審美情趣。
四、注重自身發展,加強科研素養
在新課程標準中提到音樂課應當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技能得到開發并從中受益。教師在注重學生個性發展的同時還要注重自身的專業發展。科研能力是當今社會的關注點,音樂教師不僅應該加強自身專業素養,還要涉足科研領域。科研可以拓寬教師的知識面,培養教師的思維能力、研究能力與創新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在專業發展方面有所突破。
新課改開始不久,對于我們大多數教師來說,依然是摸索著前行。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們應該對自己的教學過程加以思考:所采取的教學方法是否正確,是否有效?只有不斷地反思和改進,不斷地吸取經驗教訓,新課改下的音樂課程才會逐漸豐滿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