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金融學
  • 段軍山
  • 5994字
  • 2019-12-20 18:03:06

1.2 貨幣的職能

由于貨幣本質觀的不同,對貨幣職能的認識也就不同。貨幣的本質決定貨幣的職能,貨幣的職能是貨幣本質的具體體現。貨幣在交換發展中,逐漸形成了價值尺度、交易媒介、儲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5種職能。

1.2.1 價值尺度

貨幣的價值尺度,是指貨幣職能表現和衡量商品價值量大小的標準,也就是貨幣作為衡量和比較商品價值的質和量的大小的工具。它是貨幣的首要職能。

商品交換的基本原則是等價交換。等價交換的前提是不同的商品價值量可以進行比較和度量,但各種商品的使用價值難以直接進行比較,如綿羊、斧子和布匹等不同的商品我們無法衡量與確定它們的價值量及相互交換比例。就像尺子可以用來衡量物體的長度一樣,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可以用自身的價值尺度來衡量一切商品價值量的大小,以便于比較與交換。

基于不同商品的價值量不同,表現為貨幣的數量也不同,要發揮貨幣價值尺度的職能,就必須比較貨幣的不同數量,因此需要規定一個貨幣計量單位。這種人為規定的貨幣單位及其等分稱為價格標準,如人民幣的價格標準為“元”。有了價格標準,所有的商品都可以直接標價以便交換。假如市場標價一只綿羊300元、一把斧子30元、一匹布100元,則一只綿羊可以交換10把斧子,也可以交換3匹布。

然而,商品價值量的大小是由凝聚在該商品中的勞動時間決定的,商品所凝結的勞動時間越多,價值量就越大,因此勞動時間是商品的內在價值尺度。但是,勞動時間不能自己表現出來,必須借助于貨幣這種外在形式。從這一意義上說,貨幣只是商品的外在價值尺度,是勞動時間的必然表現形式。

但是,貨幣在執行價值尺度的職能時,只是想象的或觀念的貨幣。這是因為,當貨幣發揮價值尺度職能時,商品的價值形式就轉化為價格形式,而價格只是一種觀念形態,并不需要現實的貨幣。例如,我們走進琳瑯滿目的商場或熱鬧喧嘩的集市,只要一看商標,一問價格便知商品價值幾何,而不用出示現鈔。商品生產者給予商品價值以價格形式時,他并沒有把自己的商品轉化為貨幣,而只是為了用貨幣來衡量眾多商品的價值,并以此作為交換的依據。

1.2.2 交易媒介(或流通手段)

貨幣在商品流通中充當交換的中介和橋梁時,就發揮著交易媒介或流通手段的職能。價值尺度與交易媒介是貨幣的兩個最基本的職能。

交易媒介是貨幣最基本的職能之一(W-G-W),這不僅因為貨幣的出現克服了物物交換的困難,方便了商品流通,這因為其使商品實現價值成為現實,貨幣執行交易媒介職能具有兩個特點:第一,必須是現實的而不能是觀念上的貨幣。商品流通過程中,商品出賣者要換得現實的貨幣,商品購買者必須支付現實的貨幣,即所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第二,作為商品交換的媒介物——貨幣,在商品買賣中“轉瞬即逝”,其只是交換的手段,而不是交換的目的。只要貨幣能為大眾所接受并具有購買力,至于貨幣是否足值無關緊要。因此,貨幣在執行交易媒介職能時,可用不足值甚至是毫無價值的符號如紙幣等來代替。

貨幣出現之前是物物交換(W-W),以物易物的直接交換方式其交換成本高且交換效率低,其主要局限性表現為要使交換圓滿實現必須滿足以下兩個基本條件。

第一個條件是“供需的雙重巧合”。也就是說,要完成一項交易,首先必須使參加交易的兩種產品恰好是雙方互相需要的產品,即你的供給品恰恰是我的需求品,我的供給品恰恰是你的需求品。例如,羊的主人出售的羊必須是出售石斧的人恰好所需要的,而出售的石斧必須是恰好羊的主人所需要的。但是這種雙方的供需同時彼此滿足的情況很少見。所以,在大多數情況下,每一個希望能夠達成交易的人都很難在市場上找到交易對象,他們需要反復在市場上尋覓合適的交易對象。這一尋覓過程,會使商品交換的效率大大降低,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第二個條件是“時空的雙重巧合”。也就是說,一個人要想賣出商品時,恰好有人在同一時刻、同一地點需要這種商品,在時間和空間上雙方應當是統一的。這一點在現實的經濟生活中也是非常少見的,例如羊的主人盡管需要石斧,但是他不一定馬上就要購買。在這種情況下,交易就不能隨時進行。尤其對于一些季節性較強的生產過程來說,其產品的出售與需求之間必然存在不同步的問題。

時空的雙重巧合問題可以通過市場來解決。如我國古書中記載:神農氏時“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即中午時分人們都帶各自的勞動產品到一個約定的集市進行交易。而供需的雙重巧合問題則只有通過貨幣才能解決。因為在物物交換中(W-W),兩種物品都是特殊等價物,人們交換時既要考量交易品的價值,但更重要的是要滿足交易者對使用價值的需求。而貨幣充當中介時(W-G-W),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是在購買商品和勞務或清償債務時被普遍接受的東西,可以同任何商品相交換,所以人們可以先將自己的勞動產品同貨幣交換,然后再用貨幣去交換任何自己想要的商品。因此,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替代了作為物品的特殊等價物之后,成為人們在交換中普遍接受的東西,供需的雙重巧合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商品交換的效率還取決于進入市場的商品的交換比率。在物物交換條件下,如果把進入市場的商品種類定義為N,那么人們在交換商品時,存在NN-1)/2個交換比率,而在貨幣交換條件下,只需要N-1個交換比率即可。我們可以用表1-1來說明,只有在進入市場的商品極少的情況下,物物交換才是可行的。但是隨著商品數量的增加,交換比率呈急劇增加的趨勢。例如有1 000種商品,則交換比率多達499 500個。更何況在現代社會商品的種類何止千種,其交換比率之多將是難以計數。面對這樣多的交換比率,在經濟主體進行交換時,就必須花費時間和精力去收集交換信息,以便進行決策。這樣所付出的各方面成本將會是相當大的,也使交換過程的不確定性增強。而在貨幣作為交換媒介的市場交換經濟中,由于從商品世界中獨立出來一個特殊商品(貨幣),由它來單獨表現每個商品的交換比率(交換價值),則交換比率的數目就會從物物交換經濟的NN-1)/2個減少為(N-1)個。這一數目比前者小了許多。結果使收集交易信息變得比較容易,因而使交易成本和交易的不確定性大大降低。交換雙方因為使用貨幣作為媒介,可獲得更多信息,很容易找到自己希望得到的商品,順利地達成交易。這樣會使交易雙方節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并將這些時間和精力用于其增加社會財富和福利的經濟活動之中。

表1-1 物物交換與商品交換的效率對比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貨幣交易雖然是一種間接交換,但是,由于它能夠免受供需“雙重巧合”條件的限制,所以能夠節省許多尋覓交易對象、搜集市場信息的時間和資源。這些節省的時間和資源可以用于生產更多的商品和勞務。

貨幣的產生不僅節省了交易費用,而且還使購買力一般化,從而為資源的市場化配置提供了有效工具、市場經濟從根本上說是資源按照市場的原則進行配置的一種經濟形式。而資源的市場化配置是與貨幣的運動分不開的。因為一旦貨幣作為交易媒介服務于商品交換,那么商品的所有者出售自己的商品之后,所獲得的就是一般的購買力——貨幣。這些貨幣盡管也是一種商品,但它是一種特殊商品。由于它是人們普遍可接受的,所以它代表任何一種商品或勞務的購買力,持有貨幣的人可以享有購買任何自己所需要商品勞務的自由。這一點對于市場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總之,市場是交換關系的總和,貨幣是交換的媒介和橋梁,商品經濟實質上是貨幣經濟:貨幣方便了市場交換,使交易者各得其所,提高了市場效率;貨幣保證了社會需求的實現,促進了市場對資源的有效配置。

1.2.3 支付手段

當貨幣作為獨立的價值形式,作單方面的價值轉移時,就執行支付手段職能。它是交易媒介職能的擴大和延續。

支付手段職能最初是由商品交換中的賒銷和預付而產生的。在賒銷的情況下,先有商品實體即使用價值的轉移,在契約到期時才有貨幣作為價值的單向運動。在預付的情況下,先有貨幣作為價值的單一運動,然后才有商品使用價值的轉移。在這兩個環節中,貨幣都不是直接在流通過程中充當交換的媒介,而是在商品流通的起始和終止環節中直接代表價值獨立運動、單向轉移。這種由支付手段產生的借貸行為,同時成為信用制度產生的基礎和前提。如果說貨幣的產生和貨幣交易媒介職能的出現便利了交換,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那么貨幣支付手段的出現則更進一步促進了商品經濟的飛速發展。在貨幣發揮流通手段職能時,商品交換必須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錢貨兩清,否則,就不能成交。而各種商品生產時間有長短,季節有先后,銷售市場有遠近等,作為單個的商品生產者隨時都可能因錢貨在時空上的不均衡導致再生產過程終止。而貨幣支付手段職能出現后,沒有錢可以先進貨,沒有貨可以先收錢,在時間、地區、行業之間大范圍地調節資金和貨物的平衡,使社會生產得以順利進行。特別是在當代社會經濟中電子貨幣就是非常便捷地執行著支付手段的功能。但不能不看到支付手段所帶來的新問題:由于賒銷預付在全社會形成一個互相影響互相制約的債務鏈條,賒銷的人不能按期收到貨款,預付的人不能按期收到貨物,以及貨幣價值的變化,都可能使債務關系不能如期清償,而債務鏈條中的任何一個環節斷裂,都可能導致全社會再生產的麻煩和困難,甚至釀成經濟危機。此外,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發揮作用時也要求市值穩定,否則會在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造成財富不合理的再分配。

1.2.4 價值儲藏

當貨幣退出流通領域,被人們當作財富保存、收藏和積累起來時,貨幣就執行價值儲藏的職能。貨幣儲藏的重要條件是,必須是現實的貨幣,且具有實在的價值,否則就無法發揮這一職能。因為儲藏貨幣的實質是利用貨幣積累和儲存價值,沒有價值的貨幣符號,就不可能發揮這種作用。因此,觀念上的貨幣或者價值符號都不能執行價值儲藏的職能。只有現實的、具有價值的貨幣,才能發揮價值儲藏的功能,如金、銀等,而紙幣則不具有嚴格意義上的價值儲藏的職能。

貨幣儲藏最初是由交換的中斷而強制出現的即W-G↓…W。貨幣所以會從流通中取出,并且作為儲藏貨幣儲存起來,是因為商品在出售以后,沒有接著進行購買。在商品交換還不很發達的時候,人們通常是為儲藏而儲藏,如把剩余生產物換成貨幣窖藏起來。這是最原始、最樸素的價值儲藏形式。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貨幣儲藏漸漸變成了一種手段。這是由于市場的自發性和盲目性,使商品生產者面臨各種風險。為了保證生活不發生困難和生產的順利進行,商品生產者必須儲藏一定數量的貨幣作為交換與支付的準備金,以應付意外事件。此外,通過儲藏貨幣還可以換取財富,提高社會地位和增加支配別人的權力。

貨幣價值儲藏的職能對經濟的主要貢獻是:第一,在金屬貨幣流通條件下,可以自發調節市場貨幣流通量。流通中的貨幣需要量隨商品流通規模和貨幣流通速度的變化而變化。當商品流通規模收縮或貨幣周轉速度加快時,一部分多余的金屬貨幣會自動退出流通領域,被人們所儲藏,從而減少了市場貨幣流通量;相反,當商品流通規模擴大或貨幣周轉速度減緩時,被儲藏的金屬貨幣又會重新投入流通領域,從而增加市場貨幣流通量,貨幣儲藏既像蓄水池,又像排水池,自發調節著市場貨幣流通量,使之與商品流通所需的貨幣量相適應。但必須指出,關于貨幣蓄水池的作用是需要有一定條件的特殊社會經濟現象,并不具有普遍意義。第二,為擴大再生產提供物質積累。擴大再生產的前提是一定數額價值物的存在。由于實物儲藏存在著價值難以長久保存和使用價值的固定性等諸多缺陷,因此,貨幣就成了儲藏的價值物。貨幣儲藏不僅可以隨時與任何商品相交換,而且還沒有數量上的限制,因而更能適應擴大再生產對價值物儲藏的要求。

在現實經濟生活中,為了擴大再生產,生產單位需要積累和儲存貨幣,個人為實現一定的消費目的或者為應付不時之虞也要儲備貨幣,但是,金銀已退出流通,以儲藏金銀來保存財富的現象已不再普遍存在,作為國際清算最后手段的金銀,主要由國家集中儲藏,而人們儲藏的通常是價值符號。

價值符號本身并無價值或只有微小的價值。從理論上講,價值符號不能發揮儲藏的職能。那么,為什么人們樂意儲藏價值符號以積累財富呢?這是因為價值符號是一般的購買手段和支付手段,掌握一定數量的價值符號,也就擁有了一定的購買和支付能力。但是,價值符號儲藏和金屬貨幣儲藏是不同的。金屬貨幣因具有內在價值而不會發生貶值,而價值符號的儲藏是有條件的。價值符號只有在穩定地代表一定數額的價值前提下,即以幣值的穩定為前提條件下,才能發揮價值儲藏的功能。

1.2.5 世界貨幣

當貨幣超越國界,在世界市場上發揮一般等價物的作用時,其就開始執行世界貨幣的職能。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提到貨幣還有一個職能就是世界貨幣,即當一國貨幣脫下其自身的“民族服裝”,走向世界時就成了世界貨幣。貨幣在充當世界貨幣時,其職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作為一般的支付手段,用來支付國際收支差額。因為國際間的政治、經濟、文化聯系,會引起相互之間的貨幣支付關系。由于這種關系帶有相互的性質,所以并不需要每筆支付都以現實的貨幣來支付,而只要對抵消后的差額用國際貨幣進行國際結算。第二,作為一般的購買手段,即用國際貨幣向外國購買商品。第三,作為國際之間一般財富的轉移手段,即作為社會財富在國際間轉移,如戰爭賠款、貸款、援助、贈與等。

最初,國際貨幣是由貴金屬來充當的。在一國范圍內,國家發行的貨幣憑借國家權利可以充分發揮其職能,但一旦越出國內流通領域,便失去了在這一領域內獲得的價格標準、鑄幣、輔幣和價值符號等地方形式,又恢復原來的貴金屬的形式。如今黃金已經由于其天然稀缺性的制約而退出流通領域,各國流通的大多是不兌現的信用貨幣,但只有少數經濟發達、實力雄厚的國家的信用貨幣,才有資格充當世界貨幣。盡管如此,當今世界各國都仍然保持一定數量的黃金儲備,作為本國國際清償能力和經濟實力的象征。

專欄1.2

人民幣首次納入SDR貨幣籃子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在2016年10月1日將人民幣首次納入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SDR)貨幣籃子,美元、歐元、日元、英鎊和人民幣在SDR的相對權重重新確定,IMF將固定每隔5年進行一次重新檢查。IMF表示,因為復雜的舍入計算(Rounding Calculations)以及其他問題,此前計算貨幣權重的方法已經引發結果和目標權重之間的偏差。在2010年的再平衡計算中,原有方法導致美元權重超出董事會目標權重近0.5個百分點;新方法將采用更簡單的舍入計算至5位有效數字,并有可能舍入計算至6位有效數字,以更精確地符合目標權重。人民幣于2016年10月1日成為該籃子中的第五種貨幣。SDR籃子納入人民幣后,各種貨幣的權重將分別為:美元41.73%,歐元30.93%,人民幣10.92%,日元8.33%,英鎊8.09%。IMF認為,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將使得貨幣籃子多元化,并更能代表全球主要貨幣,從而有助于提高SDR作為儲備資產的吸引力。人民幣納入了SDR的一籃子貨幣,作為世界各國貨幣支付與儲藏的手段,人民幣真正成為了世界貨幣。

以上貨幣的5個主要職能不是相互孤立的,由貨幣本質特征決定的貨幣職能具有內在的有機聯系。它們分別從價值的衡量、價值的實現、價值的轉移和價值的儲藏等諸方面進一步表現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的特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枣阳市| 桃园市| 新巴尔虎右旗| 旌德县| 新巴尔虎左旗| 东乡族自治县| 广昌县| 平谷区| 三穗县| 忻州市| 嘉峪关市| 闵行区| 南澳县| 安康市| 永和县| 上栗县| 沐川县| 刚察县| 滨州市| 宝丰县| 深圳市| 内乡县| 仁化县| 永定县| 邓州市| 忻州市| 尼木县| 昌都县| 湖南省| 南溪县| 舟山市| 鸡泽县| 岗巴县| 两当县| 盈江县| 孝义市| 沙洋县| 楚雄市| 南平市| 云南省| 敖汉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