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化學
- 楊娟 李橫江 曾小華
- 1529字
- 2020-02-26 13:06:28
4.3 溶液酸度的計算
4.3.1 質子平衡式
酸(堿)水溶液是一種多重平衡系統,各物種平衡濃度間的數量關系復雜。按照酸堿質子理論,酸堿反應的實質是質子的轉移。當反應達到平衡時,堿所得質子的量等于酸失去質子的量,其數學表達式稱為質子平衡式(proton balance equation),用PBE表示。常利用質子平衡式來處理酸堿平衡時溶液酸度的計算。
通常選擇在溶液中大量存在并參與質子傳遞的物質,如溶劑和溶質本身,作為得失質子的參照物,作為參考水準。從參考水準出發,根據得失質子的物質的量相等的原則,即可寫出PBE。
例如,Na2C2O4水溶液中,大量存在并參與質子傳遞的物質是H2O和,故選擇兩者為參考水準,其質子傳遞情況為:
所以Na2C2O4水溶液的質子平衡式是:
其中H2C2O4與參考水準相比是得兩個質子的產物,所以在濃度前乘以2。
根據PBE可求得溶液中H3O+濃度和有關組分濃度之間的關系式,用于處理酸堿平衡中的有關計算。
4.3.2 一元弱酸(堿)溶液酸度的計算
一元弱酸HA在水溶液中存在下列解離平衡:
還有水本身的自解離平衡:
因此,一元弱酸HA的PBE為:
由平衡常數式可得:
代入PBE中得:
或 (4-4)
當時,
可忽略,水解離所產生的H+可以忽略。因此由式(4-4)得:
(4-5)
濃度為ca的弱酸HA溶液的平衡濃度為:
c(HA)=ca-c(H+)
代入式(4-5),可得:
(4-6)
整理得: (4-7)
這是計算一元弱酸水溶液酸度的近似式。
當,且
時,可認為ca-c(H+)≈ca,由式(4-6)可得
(4-8)
這是計算一元弱酸水溶液酸度的最簡式。
當,但
時,則水的解離不可忽略,但ca-c(H+)≈ca,得
(4-9)
【例4-3】 計算溶液0.10mol·L-1HAc的pH和解離度。已知。
解 ,且
所以可用最簡式求解:
【例4-4】 計算0.10mol·L-1CHCl2COOH(二代氯乙酸)溶液的pH。
解 已知ca=0.10mol·L-1,
,但
,用近似式(4-6)求算:
【例4-5】 計算0.10mol·L-1氨水溶液的pH。
解 已知cb=0.10mol·L-1,。
由于,且
,故可采用最簡式計算,可得:
pOH=2.89
pH=14.00-2.89=11.11
4.3.3 多元弱酸(堿)溶液酸度的計算
多元弱酸(堿)是分步解離的,一般說來,多元弱酸各級解離常數>…>
,如果
,可以認為溶液中的H3O+主要由第一級解離生成,可忽略其他各級解離。因此可按一元弱酸處理。多元弱堿也可以同樣處理。
【例4-6】 計算0.10mol·L-1H2C2O4溶液的pH。
解 H2C2O4的,
,
,可按一元弱酸處理。
又,且
,采用近似式:
4.3.4 酸堿平衡的移動
酸堿解離平衡與任何化學一樣都是暫時性的、相對的動態平衡,當外界條件改變時,平衡就會移動,結果使弱酸、弱堿的解離度增大或減小。
由于酸堿反應大多是在常溫常壓下的液相中進行,所以只考慮濃度的變化對平衡的影響。
在弱電解質溶液中加入與弱電解質含有相同離子的強電解質,使弱電解質的解離度降低的現象稱為同離子效應。例如在HAc溶液中加入強酸或NaAc,溶液中H3O+或Ac-濃度大大增加,使下列平衡
向左移動,反應逆向進行,從而降低了HAc的解離度,又如往氨水中加入強堿或NH4Cl,情況也類似。
如果加入的強電解質不具有相同離子,如往HAc溶液中加入NaCl,同樣會破壞原有的平衡,但平衡向右移動,使弱酸、弱堿的解離度增大,這種效應叫鹽效應。
這是由于強電解質完全解離,大大增大了溶液中離子的總濃度,使得H3O+、Ac-被更多的異號離子Cl-或Na+所包圍,粒子之間的相互牽制作用增強,大大降低了離子重新結合成弱電解質分子的概率,因此,解離度也相應增大。
當然,存在同離子效應的同時也存在鹽效應,但同離子效應比鹽效應要大得多,二者共存時,常常忽略鹽效應,只考慮同離子效應。
下面通過計算進一步說明同離子效應。
【例4-7】 從【例4-3】可知,0.10mol/L HAc的H+濃度為1.3×10-3mol·L-1,解離度為1.3%,pH為2.89。(1)在其中加入固體NaAc,使其濃度為0.10mol·L-1,求此混合溶液中H+濃度和HAc的解離度及溶液pH。(2)在其中加入HCl,使其濃度為0.10mol·L-1,計算混合溶液pH和解離度α。已知:,忽略溶液體積的變化。
解(1)加入NaAc后:
解得,c(H+)/mol·L-1=x=1.8×10-5,pH=4.74
(2)加入HCl后:c(H+)≈0.10mol·L-1,pH=1.00
可見,在HAc溶液中,無論是加HCl,還是加NaAc,其作用都是使解離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