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潤滑脂配方與制備300例
- 李東光
- 853字
- 2020-01-19 11:53:00
復合磺酸鈣基潤滑脂(1)
原料配比
制備方法
取潤滑基礎油及高堿值合成磺酸鈣加入開口反應釜,攪拌混合均勻,升溫至50~70℃加入轉相促進劑、冰醋酸和水,攪拌混合均勻,升溫至70~90℃,保溫反應30~40min,待物料稠化后,升溫至100~110℃時,加入氫氧化鈣、脂肪酸和硼酸,攪拌混合均勻;并保溫復合反應50~60min;繼續升溫至120~140℃,保溫脫水20~30min;然后升溫至最高溫度210~220℃進行高溫煉制,保溫10~15min后,將物料移至中間釜,冷卻降溫,當溫度降至100℃以下時加入抗氧劑,繼續均化后用120~125μm濾網過濾后包裝。
原料配伍
本品各組分質量份配比范圍為:潤滑基礎油40~55,高堿值合成磺酸鈣30~40,轉相促進劑5~8,冰醋酸0.5~1,水3~5,氫氧化鈣3~6,脂肪酸2~4,硼酸0.5~1,抗氧劑0.1~0.3。
所述潤滑基礎油為石蠟基礦物油、聚α-烯烴油或其混合物,其100℃的運動黏度為5~30mm2/s。
所述高堿值合成磺酸鈣的堿值為380~500mgKOH/g。
所述轉相促進劑為碳酸鈣、十二烷基苯磺酸、二氧化碳、異丙醇、乙醇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抗氧劑為二烷基二苯胺、二叔丁基對甲酚、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鋅中的一種或其混合物。
所述的脂肪酸為十二羥基硬脂酸或硬脂酸。
質量指標
產品應用
本品主要應用于電機生產企業、鋼鐵廠、造紙廠等設備的潤滑。
產品特性
本品以適當黏度精制油為基礎油,以多種復合鈣皂為稠化劑,最后加入抗氧劑,其具有優良的抗水淋性能,79℃水淋流失量不大于1.5%;具有優異的高溫性能,滴點高于340℃,高溫使用壽命長;具有良好的極壓抗磨性能,PB大于1176N,PD大于4900N;具有突出的抗剪切性能,延長工作錐入度(10萬次)與工作錐入度(60次)差值在5%以內;具有優良的泵送性能,該脂完全符合泵送要求;具有優良的防銹性能,在有海水存在的環境中亦表現出良好的防銹性;具有優良的加水剪切安定性,潤滑脂加水10%后延長工作錐入度(10萬次)與工作錐入度(60次)差值在5%以內;本品轉相稠化效果明顯,經多家電機生產企業、鋼鐵廠、造紙廠等試用證明,使用本品生產的復合磺酸鈣基脂性能表現突出,相同工作條件下減少了換脂次數,延長了設備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