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英雄的成長之旅

約瑟夫·坎貝爾(Joseph Campbell)在他1949年出版的《千面英雄》一書中,首次提出了“英雄之旅”的概念。對于有意攻讀博士學位的人來說,“讀博”就是某種意義上的“英雄之旅”,兩者有著密切的關聯。

坎貝爾認真研究了幾百個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神話故事,他發現神話中關于釋迦牟尼、摩西、基督耶穌等英雄圣人的故事都是按照一致的套路來發展的,因此他提出:不同文化、情節各異的神話故事基本上都遵循著同一種“發展模式”。在當時,不同文化難以交流,各種文化之間也沒有任何了解,所以這種共同的“發展模式”不太可能是透過文化交流而廣泛傳播開來的。因此,坎貝爾得出結論: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中的“英雄”,神話中英雄圣人的發展模式其實潛藏在人類的基因里,與生俱來。

在坎貝爾的描述中,“英雄”指全身心奉獻此生,把偉大、崇高、有意義的事業看的比自我還重要的人。“英雄之旅”是一場讓自己變得更好,越來越接近理想自己的旅程,其中也伴隨著犧牲和奉獻。不論是攻讀博士學位,還是去圣地亞哥朝圣,都是踏上了一場“英雄之旅”。“英雄之旅”可以指真正意義上挑戰體能的冒險之旅,更多時候,它指內心的修煉,一場自我成長的蛻變之旅。

在文學中,“英雄之旅”的例子隨處可見:從《貝奧武夫》《奧德修斯》這些古代經典文學著作到《星球大戰》《蝙蝠俠》《哈利波特》等現代作品,講述的都是“英雄之旅”的故事。

攻讀博士也絕對算得上是一種“英雄之旅”了。坎貝爾將這段旅程大致地分為幾個階段,每個階段可以依照特定的情形,靈活地進行詮釋。神話故事中常常用隱喻來傳達更深層的涵義,因此看到比喻時,請注意,不能完全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

1.普通世界。這一階段,由于認知有限,英雄難免心浮氣躁,但知道自己想要有所作為。神話故事中,英雄往往一出場就處于兩難的境地,令觀眾心生同情。他跟主流的大環境、歷史背景往往是背道而馳的,英雄自己人生中的兩難、矛盾、糾葛往往掀起故事的高峰。

2.歷險的召喚。不論是因為外界的刺激,還是內心深處的啟發,一旦英雄逐漸意識到他的使命和召喚,他會開始面臨改變。

3.拒絕召喚。面對未知的恐懼,英雄拒絕接受使命和召喚。他不想冒險,試圖逃避。與此同時,會有人告訴他前方有多少未知的危險等著他。

4.與智者相遇。當英雄遇到有經驗的智者,或者找到了勇氣和智慧的來源時,英雄會克服恐懼。智者可能會提供訓練,給予工具,給些中肯的建議,幫助英雄踏上旅程。

5.跨越門檻。在第一幕結束時,英雄會離開普通世界,進入一個新的世界。那里的規則制度都是他所不熟悉的。

6.試煉,盟友,敵人。在歷經磨煉、屢次試錯的過程中,英雄找到了通往“特別世界”的路。

7.靠近。英雄和他新結交的盟友準備去“特別世界”,迎接更艱巨的挑戰。

8.磨難。接近故事中場時,英雄到進入了“特別世界”的核心地帶,他會面臨死亡威脅,和內心的恐懼抗爭。一旦克服恐懼,完成蛻變,英雄新生。

9.回報。英雄直面死亡的威脅,贏得珍寶。可能會慶賀一番,也可能再度失去珍寶。

10.返程。在故事還剩下四分之一的時候,英雄要做最后的沖刺,離開特別世界,將珍寶帶回家。這時往往有英雄被追捕的場景,渲染整個歷程的緊迫與危險。

11.重生。在故事最精彩的部分,英雄在距離故鄉咫尺之遙時,還得經歷一場嚴峻的考驗,他(她)不得不做最后的犧牲,再一次置之死地而后生,提升至更高的境界,方才功德圓滿,修成正果。

12.滿載而歸。英雄帶著珍寶回到故鄉,或者繼續游歷四方。這些珍寶有著改變世界的力量,就像之前改變了英雄一樣。

這些看似是一個人獨特的奮斗經歷,與他人完全沒有相似之處,其實自古以來,人類的奮斗都無外乎遵循著同一種模式。你可以從坎貝爾的著作中學到這種模式,從而形成自己的人生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水县| 云梦县| 马山县| 洛扎县| 武鸣县| 漯河市| 三门县| 怀集县| 大姚县| 巧家县| 南宁市| 昌吉市| 延川县| 临澧县| 望江县| 托克逊县| 韶山市| 宁安市| 育儿| 萝北县| 大名县| 伊春市| 嵩明县| 武强县| 囊谦县| 上林县| 汝城县| 邯郸县| 闵行区| 巢湖市| 德保县| 来凤县| 武城县| 通山县| 高青县| 定襄县| 中卫市| 临朐县| 徐水县| 大宁县| 麦盖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