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上管理:與你的領導相互成就
- 蕭雨
- 931字
- 2019-06-04 18:11:12
“做人如山,望萬物,而容萬物。做人似水,能進退,而知進退。”知進退,不僅是一項重要的人生哲學,也是成熟職場人的重要標志。
未入職場時,往往對職場生活心存幻想。憑著青春熱血盲目自信,把一切都不放在眼里。面對同事的競爭、領導的壓力,往往會憤憤不平。“領導為什么看不到我的優秀?”“領導為什么這樣做事?”疑慮在心中生長。你往往不會質疑自己的判斷,而是堅信領導性格偏執、不接地氣、沒有走進你的內心。于是你開始埋怨、憤怒,甚至索性選擇離職。然而,很多時候這種“爭”是無謂的。即使贏了也是“慘勝如敗”,反而會使你與領導頓生嫌隙,阻礙你真正有所作為。想要在職場有所作為,必須要知道“何時為士兵”。在適當的時候選擇妥協,有的功勞需要讓出去,有的錯誤需要擔起來。“進”不一定代表“贏”,而“退”也不一定就是“輸”。
面對重重壓力,心有畏懼是難以避免的。畏懼領導,便盡量避免與領導接觸;畏懼出錯,便盡量少做事,或多提出一些穩妥而平庸的方案,不求無功,但求無過;畏懼困難,便盡量“少出頭”,職場表現平淡無奇,卻也兢兢業業。然而,“不爭”往往代表平庸。你不主動爭取機會,沒有人會替你爭取。你不主動出彩,領導便很難在一眾員工之中發現你的特別之處。想要在職場有所作為,必須要知道“何時做將軍”。在適當的時候挺身而出,施展自己的才華與能力,主動為領導排憂解難。畢竟,“進”不一定代表“贏”,但“不進”不一定就是“輸”。
職場之上,應當明確自己的定位:何時做將軍,何時為士兵。要有所“爭”,有所“不爭”。力爭上游,努力奮進,充分發揮自己的實力,在工作的過程中和結果上為領導帶來驚喜。同時,積極“爭責”,勇敢承擔更大的責任,勇敢為領導分憂。通過“爭”,塑造一個有能力、有擔當的員工形象,足以令領導眼前一亮,印象深刻。不爭權,不爭利,不爭功。時刻保持謙遜,做好一個下屬員工該做的事情,維護領導的權威。“不爭”不僅不會使你失去應得到的利益,反而會贏得領導的好感,收獲更多更寶貴的機會。
“爭”與“不爭”是一門學問。何時應當“爭”?何時應“不爭”?應當“爭”什么?應“不爭”什么?這其中,蘊含著職場的大智慧。只有參透其中的玄機,在該做將軍的時候勇敢挺身,在應為士兵的時候自覺妥協,才能使自己的職場生涯風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