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中華巴士
- 重生之科技香江
- 紅色火山
- 2171字
- 2019-08-12 06:00:00
三人商討出收購中巴公司的策略后,石莫又讓袁天帆在買入中巴股票的同時,不動聲色的吸納另一家香港電燈公司的股票。因為石莫有心把港燈攫取到手,這個香港電燈公司石莫就沒再交給石振國了,而是由新世界公司負責。
隨后石莫就讓霍建檸他們先回去做自己的事,也做一些收購前的準備工作,等石莫跟石振國通氣之后就正式開展收購行動。
到傍晚,石莫下班回到家,一家人吃完飯,過了一會,石莫就拿著收購計劃書來到了石振國的書房。
石莫進書房后見石振國正在辦公,就示意石振國自己有重要的事找他商量。
兩人在書房角落的茶幾周圍坐好,石莫沒有廢話,直奔主題,說道:“爸,我想讓您去收購中華巴士公司,這是計劃書,請您過目。”說完石莫就把收購計劃書遞給石振國。計劃書中除了記載中巴公司的詳細資料,還有收購策略,以及收購完成后對中巴的改革措施等。
石振國一臉懵,搞不懂石莫怎么突然叫自己收購一家巴士公司。因此沒有說話,而是接過后先看了起來。
石振國仔細看過計劃書后,不敢相信的說道:“兒子,這份關于中華巴士公司的資料都是真的嗎?中巴的股票被嚴重低估了?他們的大片地盤及零散物業,價值至少可翻四至五倍?”
“是的,沒錯。而且中巴成為我們獵物的主要原因是‘藏寶惹禍’,中巴的寶,是早年獲得的修車廠、停車場等大批廉價的土地。這些地盤,隨著港島地產業火爆起來,如今已身價百倍,而中巴卻不去發展利用,這種情形如同暴殄天物。
若強者藏寶,一般人是不敢下手,若弱者藏寶,奪寶的人就會比比皆是。如今經營不善、董事局不和的中巴,就是弱者,現在就是我們出手的最好時機。”石莫對石振國說道。
石振國想了想,覺得有道理,但有一個問題他想不明白,于是說道:“收購中巴是個好投資。但你既然發現了這個有潛力的優質公司,為什么你自己的新世界公司不去收購,反而讓我的太陽玩具公司去收購呢?”
石振國覺得都是自家人,沒有必要分的這么清楚,家里就一個兒子,以后自己的公司也都會交給石莫的啊。
石莫答道:“因為您以后要主營地產業,如果把中巴交給您來收購,這樣您就可以方便合理的開發其大批土地。到時我們家的房地產公司就可以真正在香港站穩腳跟,放眼未來,以后這些資產可以傳給第三、四代人,我們家就無憂了。”
“至于我的新世界公司不一定會傳給下一代,我對其有另外的安排,以后您會知道的。”
石莫現在賺了這么多錢,可以預見未來二三十年會賺到更多。石莫除了發展科學技術的興趣外,這些多余的錢要怎么處理呢?
其實石莫并不想把這些財富全部交給下一代,有石振國的公司就足夠他們衣食無憂了。學某些富豪玩裸捐?石莫裸捐是不可能裸捐的,覺得那樣沒有多大意義。
石莫現在是打算在幾年后學習華為的任總,搞華為的那一套分配制度,這樣一來公司就可以一直為世界做貢獻,為人類做貢獻。
新世界公司未來就可以源源不斷的創造出對人類有價值的事物,推動社會的發展,真正做到科技改變世界,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石振國點點頭,既然石莫都這么說了,相信這個做事老道的兒子不會讓他失望,也就沒有再追問,讓自己收購就自己收購吧,只是幸苦一點而已。
石莫見石振國答應了,就繼續說道:“爸,1980 年初,現在中巴發行的股份有3500萬股左右,每股市值在 25—28港元之間徘徊,那么,中巴的市值充其量不超過 10 億港元,這明顯是低估了。
現在我們已經購入中巴的股份4.9%。另外我們接下來再從市場暗吸500萬股,這樣,我們就擁有中巴19.5%的股權。”
石振國再次點頭,說道:“你這資料里不是寫著顏黃兩家不和,自黃旺財作古后,后代逐漸減少股份,中巴就成了顏家的天下,顏成坤任主席,其子顏杰強任董事,主持行政事務。
中巴長期以來,顏家坐大,黃家掛邊,我們可以對中巴董事黃耀南進行‘策反’,使其讓出所持的8.35%的中巴股份,這樣一來,我們就控有27.85%的中巴股權,僅次于控有28%股權的顏家。
到時即使股市有了反應,顏家洞察出事情不妙,知道我們要收購中巴,立即部署反收購,我們也有把握成功收購中巴了。”
石莫說道:“可以,收購黃耀南的中巴股權這件事就由您出面去做吧,暗中吸納股份的事,我可以交給袁天帆來完成。”
兩人商量好后,石莫還提到,如果收購成功了,石振國要按照計劃書中的意見結合他自己的意見對中華巴士公司進行改革。
石莫知道如果不這樣做,到1992年時,因為“中華巴士”的服務不合乎公眾要求,香港政府會決定將原屬于中華巴士的28條線路交給城巴有限公司經營。這是自1933年香港實行專利權制度以來,首次有兩家巴士公司在同一地區服務,打破了一家巴士公司專營港島巴土的局面,香港巴土首次出現面對面的直接競爭。
如果石家收購了中華巴士,石莫可不想出現這樣糟糕的局面,因此有必要現在就進行改革,石莫就在計劃書中提了很多好的改革意見。
一個月后...
下午,由于袁天帆那邊已經差不多完成任務,石振國就打電話約黃耀南在文華酒店的咖啡廳會晤。石振國沒說什么事,但黃耀南意識到事關重大。
到咖啡廳后兩人經過簡短寒喧,馬上進入實質性的問題。沒有過多的解釋,兩個聰明人即刻就能猜透對方的用意,并衡量自己的利益;更沒有喋喋不休的講數,方案對雙方都有著數(合算)。
黃耀南現在在中巴已經失勢,心里正憋著一口悶氣,早就想報復顏家了。兩人一拍即合,達成了君子協議,黃耀南把手中的8.35%中巴股份,以每股作價30港元賣給了石振國。
隨著黃耀南的售股,立即在股市引起反映,中巴股從不到30港元抬高到了34港元。
事情到了這一步,石家和顏家兩方的資本大戰即將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