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患難時見真情(上)
- 帝國之天命
- 凌霄志
- 3208字
- 2019-04-26 09:09:09
回到家,夏宇生看見父母已經把飯菜做好。吃完飯之后,夏宇生便和父親講了今日之事。平時夏宇生和父親很少交談,倒是和他的先生交流更多。
夏志俊一聽兒子如今有前途可奔,而且是去當朝嚴大人手下謀事,倒著實替兒子高興,便吩咐王小蘭趕緊準備一點干糧,讓夏宇生可早日赴帝都。這幾日,夏志俊看慣了人情冷暖,歷盡了世態炎涼,便也不想夏宇生還在家里,倒是盼他能早日出人頭地。
夏宇生知道自己父親心中所想,便回房收拾自己的東西。說起來,不過是一兩件換洗的衣服,一些筆墨紙硯和書籍罷了。不過,這回收拾東西倒和一個月前收拾東西赴帝都時的心情截然不同。
一個月前,夏宇生還是一介書生,滿心所想不過是皇榜題名罷了。一個月之后,夏宇生再次落榜,又一次成為了笑話,便是連自己的母親也受自己連累,去舅父家借銀子還挨罵。不過,夏宇生這回去給嚴大人做書童,雖說不是拜在嚴大人門下,倒是可以自謀一條生路,免得父母再為自己受苦擔心。
第二日一早,夏宇生早早洗漱之后,便收拾行李直奔帝都。雖說是清早,但太陽已然升起來了,便如下火一般。夏志俊非要送送自己的兒子,和以前赴帝都科考不同,此回是給嚴大人做書童,便是受人管束,只怕下回回來都不知何時了。
送到村口,眼見再走便是山路了。夏志俊再次殷殷相囑,不過到底是田地人家,無非是讓夏宇生自己注意吃、穿而已,若是干的不稱心,便早日回來,明年再科考罷了。
看著父親耳邊的白發,夏宇生鼻子莫名一酸,“父親,孩兒走了,您老人家多保重!”說完,夏宇生便頭也不回地走上了赴帝都的山路。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夏宇生怕自己若是再呆一會,眼淚便要流下來了。
走出老遠,夏宇生頓了一下,回頭看見自己的父親依舊站在村口,看見夏宇生回頭,用力地揮揮手。夏宇生也和自己的父親揮揮手,轉過彎,便是回頭也看不到了。
一路無語,到了第二日下午,便已經到了那座破廟,從此廟去帝都便只有半日行程罷了,眼見太陽已西斜,夏宇生便決定今夜照例在破廟過夜了。
收拾好行李,吃過家里帶的干糧之后,夏宇生拿出竹筒喝了一大半。由于是山里的泉水,倒是沁人心脾,登時便沒有那么熱了。睡又睡不著,夏宇生便繞著觀音大士神像轉了起來。
雖然神像上已經落了很多土,但觀音大士慈眉善目仍舊可見,如此一座巨大的神像,便知此廟以前必定是香火鼎盛。不過,一般廟里供奉的不過是佛祖之像、土地之像等罷了,像這類觀音大士之像,多半便是求子問前程罷了。
到了第二日,夏宇生早早地起來,換上了那身還算干凈的衣服,又在附近的山間小溪仔細地梳洗一番,便再次踏上了去帝都的路。
遠遠地便看見了帝都的城墻,作為帝國最大的城池,也是一座堅固的要塞。帝都的城墻高約二十丈,城墻前便是數丈寬的護城河。夏宇生拍了拍身上的灰塵,便直奔帝都的城門而去。
和月前相比,此回在城門值守的士兵倒是多了一倍不止,而且對進入帝都的平民盤問的更加仔細,有的平民的包袱甚至還被打開。一看便是城內有事發生。
夏宇生排上隊,到了他的時候,一個士兵過來檢查,除了檢查包袱,還把夏宇生的背簍仔細看了一下。不過一看有筆墨紙硯,料想是學子,便再沒有仔細檢查,揮揮手算是通過。
進入外城,夏宇生也不知道嚴大人府上哪里,便在城門內側等待,不多時就見到了一賣柴的老漢,挑著一擔整整齊齊的木柴。夏宇生便上前行了一禮,“這位先生,在下問個路,敢問老丈可知嚴大人府邸何處?”
夏宇生知道,這些賣柴之人,多半便是將木柴賣往官宦之家。要知道,木柴日日皆用,但尋常百姓之家一來有柴可用,二來也無銀子支付柴火費用。便只有那些宦官之家,才會買柴來用。因此,這些賣柴之人便是對帝都里的官宦之家一清二楚。
那老漢挑著一擔沉重的柴火,光顧著腳下道路,猛然聽見有人問路,抬起昏花的老眼,見一學子正向自己行禮。“這位小哥,你是說吏部次使嚴生嚴大人?”
夏宇生一聽,便知自己問對了人,“不錯,正是吏部嚴大人。”
那老漢上下打量了夏宇生一番,料想不過是又一個投奔的學子罷了,不過見夏宇生一身洗白的干凈長衫,心內頓生好感。便指著旁邊一條路,“你沿此路一直走,待走到兩顆柳樹那條胡同,便順著拐進去,不多時你便到嚴大人府上了。”
“多謝老丈指點。”
夏宇生順著那賣柴老丈的指點,看見了兩條大柳樹的胡同便拐了進去,走了不多遠,便看見一座偌大的府邸,門口掛著嚴府的牌匾,兩邊掛著兩個燈籠,立著兩尊半人多高的石獅。由于是中午,兩扇大門緊閉,倒是沒有見看門的小廝。
夏宇生理了一下長衫,便敲響了門上的兩個銅環。不多時,便出來一個小廝,年紀不甚大,長的倒是眉清目秀的。開門一看,見夏宇生穿著洗白的長衫,又看見背著背簍,便料想是投奔嚴大人的,“這位大哥,敢問何事敲門?”
夏宇生將手中李先生的書信遞上,恭敬地說,“這位小哥,煩請將此書呈于嚴大人,便說故友弟子前來拜望他老人家,嚴大人一看便知。”
那小廝說了句,“嚴大人正在午睡,煩請等待。”雙手接過書信,便自顧自的關上門回去了。
夏宇生倒也不生氣,所謂宰相看門三品官,意思是說宰相家里看門的都和三品的官差不多。夏宇生見門前有兩棵碩大的梧桐樹,樹下一片蔭涼,便走過去把背簍放下,也不嫌地下泥土,席地盤腿而坐。
樹上的知了一直在不停地叫,叫的夏宇生的心里煩躁的很,加上本身天氣就很熱,一時間夏宇生竟無法入睡,便從身邊的背簍里拿出了一本雜經。
看了約莫一個時辰,嚴府的門一下子就開了,當先出來了兩個小廝,身后跟著一個年約四旬的長者,身上穿著一身得體的蘇綢,腰上墜了一塊玉佩,一眼望去便不是凡品。夏宇生雖然沒有見過嚴大人,但見從嚴府里出來,一股上位者的氣勢,知道這便是嚴大人了。便趕緊將書合上,塞到背簍里,執弟子禮上前拜見。
“李先生門下弟子夏宇生,拜見嚴大人!”
那嚴生從開門時便見夏宇生端坐在梧桐樹下讀書,便覺親近了許多。雖說這些年嚴大人浸淫官場,但讀書一事卻絲毫不曾放下,無意中更是對讀書人高看一眼,加上看過了李先生書信之后,對李先生極力推崇的這位弟子也很是好奇,便親自出來看看這位李先生口中的奇子如何。
“免禮便是!”嚴生微微一擺手。
夏宇生禮罷站定,抬頭望見嚴生正看向自己,雖不甚慌亂,倒是汗水汩汩流下。
“不知道李先生可曾對你說起本官之事?”嚴生看夏宇生如此,開口相詢。
“李先生略有提及,還請嚴大人垂詢。”
“罷了,你且入內吧,本官下午要入宮面圣,待回來之時再與你詳說。張陽,你且帶他入內,不時你爹回來之后,暫且安頓一番,換身衣服,待本官回來之后帶到書房里來。”
身邊剛才開門的那個小廝恭敬地回了一聲,便引夏宇生入內。
穿過一面八仙祝福的影壁墻,便是直通客廳的路,兩邊種著一些名貴的花草,雖然沒有見過,但夏宇生知道這些花草不是普通人家所有。比如旁邊那株曼陀羅,花朵碩大,一看便不是凡品。東側小道旁邊,便是一個很大的花園,一池泓水,紫色的睡蓮開的正旺。西側便是家臣、護院、下人所住之所。
張陽便是開門的小廝,由于年齡相仿,一路上倒也和夏宇生相談甚歡,由于夏日正午,倒是沒有進到什么人,引導夏宇生到了偏院之后,由于張陽的父親尚未回來,便把張陽拉到了自己房內。
“夏兄請坐,家父替大人辦事未歸,兄弟我不敢私自做主,待家父回來之后,替夏兄安頓便是。”
“如此,有勞小哥。”
“無妨,不知道夏兄府臺何處?找嚴大人何事?”張陽給夏宇生倒了一杯涼茶,開口相詢。
“多謝小哥,在下家住善縣,如今奉恩師李先生之命,前來嚴府。”夏宇生沒有實情相告,但也算是回過了張陽。
張陽便替夏宇生開了一間偏房,雖然沒有什么名貴物什,倒也清潔。
“你先收拾一下,待大人回來召見,我便引你去見大人。”
“有勞了。”
待張陽走后,夏宇生便將自身的背簍卸下,將簍里的書拿出來放在了枕頭旁邊,拿起桌上的茶壺,卻發現沒有水,不僅啞然失笑,暗道自己是來做書童的,可不是做什么老爺的,便把背簍里竹筒的水一口氣喝完了。回頭見床上有一套簡陋的被褥,雖不知道已經多久沒有換洗了,但夏宇生也不在意,頓時覺得一股困意襲來,便和衣躺下了。
也不睡了多久,一直到張陽再來時,已是華燈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