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法語言政策研究(第三輯)
- 李宇明
- 2225字
- 2020-08-27 15:00:46
地方語言的推廣和保護
羅伊克·德佩克
法國文化與通訊部法語及法國境內語言總司總司長
能與大家交流,我感到十分榮幸。法國有100多種日常使用的語言,甚至可能更多,因為所有語言尚未完全統計。我們還在研究和思考這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比如梅茲附近的幾個村莊講法語的同時也講盧森堡語,那是否需要將盧森堡語納入到地方語言范疇呢?問題在于我們是否能夠接受將盧森堡語納入法國的地方語言。
我們要區(qū)分三種主要語言類型:地方語言、手語和法語,這在政治層面具有重要意義。由此可以避免相關沖突,不管是政治層面,還是涉及講這些語言的人。
法語在法國享有官方語言的重要地位:它是憲法規(guī)定的語言。法蘭西共和國憲法第二條規(guī)定:“共和國的語言是法語。”
地方語言是指什么呢?它是在法國和世界上一個特定領土范圍內所講的語言。比如在阿爾薩斯講阿爾薩斯語,在科西嘉講科西嘉語。我們都知道科西嘉是一個島嶼,科西嘉語就是在這個島嶼上使用的地方語言。
我們有另一種地方語言,我認為并不能真正稱為“地方語言”——古老的移民語言。比如意第緒語,這是中世紀甚至更早的時期來到法國的猶太人使用的語言,至今仍被使用。15世紀時,逃避西班牙宗教迫害的人又將西班牙猶太人的語言帶入法國。近代還有1915年以來,來自土耳其的逃避迫害的亞美尼亞人帶來的西亞美尼亞語。近期,隨著大批北非移民來法國避難或就業(yè),阿拉伯語在法國盛行。這些人也經常講柏柏爾語。這些語言就是所謂的“法國境內語言”,偶爾得到使用,而法語則在社會生活的各種行為中被廣泛使用。
手語應該被予以特殊地位。它不久前被承認為法國的一種語言,我個人稱之為“全境”用語。
法國憲法第75—1條指出地方語言屬于法國文化遺產,一種地方語言屬于其本土或海外的某一領土。另外,語言是一種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所謂的“非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范疇。1994年8月4日通過的關于法語使用的94665號法令也指出,其條款并不反對使用地方語言。
關于語言法規(guī),剛才中國教育部田立新司長所說,中國有1000多個關于中國通用語言文字的法律法規(guī)。法國沒有這么多,但具有多種法律條文。現行法律主要是有關法語使用的憲法規(guī)定和1994年8月4日法案。還有幾項現行規(guī)定涉及教育體系中法語和地方語言的使用。法語及法國境內語言總司出版了一部法典,匯總了法國的主要語言政策,便于厘清這些文本(《法國境內語言》,達洛茲出版社,2014年)。我們也參考了一些國際法律文本,其中有《聯合國文化遺產公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82年),關于文化多樣性的法規(gu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1年)和關于非物質文化多樣性的法規(gu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年)。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文本,即《歐盟基本權利憲章》(2000年)。因此,在法國我們有語言領域的規(guī)定,但我們也應該在語言治理和保護方面,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歐盟的法律文本保持一致。總方針是保護和促進語言多樣性,也因此尊重每個人的文化。這是歷史的方向,我們希望在這個領域與中國這樣的大國合作。
今晨在簽署我們兩國文化交流協議時,我強調過,法國是一個政治統一、文化多元的國家。因為很多出生在法國的人保持著自己出生地或家鄉(xiāng)的傳統。比如說法國北部,我就是這個地區(qū)的人,我們對自己的身份、文化和語言懷有很深的感情。這種感情可能體現在一種甚至多種地方語言上,或體現在地區(qū)性的法語口語的變化上。地區(qū)法語的詞語和表述可能與標準法語不同。我們非但不想竭力推行統一標準,還特別關注這些具有地區(qū)特色、甚至有時是一個城市或一個村莊所特有的語言。即便在教學方面,我們承認推行標準法語十分必要,文化部依然十分注重推廣100多種法國地方語言,我們認為這是一種財富,并盡力重視、維護并促進這些地區(qū)的多樣性文化。我們去年專門成立了一個奧克語(法國南方語言)公共機構,旨在更好地發(fā)展這種語言。核心觀念是在既講法語又講奧克語時,人們依然認為自己是地道的法國人。
我現在要談的問題對于我們的合作來說是最基本的。因為這個方向能使復雜的語言多樣性及其管理工作變得從容不迫。我們應能發(fā)展對雙語甚至三語人才的教學和培養(yǎng)。這是現代性的方向。學習一種語言就是學習一種文化,更好地理解他人并面向世界。認同一種語言就如同和一個人結婚,同時也要融入另一種文化。法國有很多外國學生。伊拉斯謨計劃讓歐洲學生自由流動,在年輕一代當中推廣了歐洲各國語言,也增進了歐洲年輕人之間的理解。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陰影總會削弱我們去其他國家的意愿。現在的歐洲年輕人學會了互相理解,這種理解不斷加深,甚至不斷升華。統計顯示約有40%的伊拉斯謨項目學生之間會結為伉儷!
對法國來說有一個關鍵問題:在一些海外地區(qū),法語并不總是或很少是當地人的母語,比如在法屬圭亞那或留尼汪島。所以在這些地區(qū)要特別推進法語教學,使之與母語別無二致。
因此,地方語言的研究工作前景廣闊。可能在未來的幾年內,我們要在法國起草法案來促進地方語言與法語的和諧發(fā)展。我們的法學家應注意對此出臺現實的條文,在維護國家統一的基礎上,更好地保護法國地方語言并提升其價值。這要一步一步地實現,但構想已經有了,我在眾參兩院的會談中可以驗證這一點。
這就是我想簡要談的問題。再強調一下對我來說什么是語言政策:這是一種夙愿和一系列長期措施,能讓每個人講自己的語言并在自己的文化中和諧地生活。這絕不會影響使用一種共同語言來更好地融入社會。也不會影響外語學習,這是向世界開放的保證。
我們希望能夠和中國這樣的大國合作,共同實施21世紀所需要的語言政策,共建一個和平和永久和諧的世紀。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