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法語言政策研究(第三輯)
- 李宇明
- 1723字
- 2020-08-27 15:00:52
二、歐盟多語制政策
多語制是歐盟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歐盟28個成員國有24種官方語言,60多種區域語言或方言,以及數百種移民語言。作為具有語言文化多樣特點且不斷擴大的政治經濟聯盟,歐盟不可能推行單語制或雙語制,因為那樣不符合絕大多數人的政治訴求。多語制似乎是歐盟在語言問題上的最佳選擇。語言文化多樣性是歐盟的客觀現實,多語制是建盟的政治基礎和目標,多語政策則是實現目標的具體措施。
歐盟的多語政策以個人多語能力發展為主導,意在達成三個目的:(1)鼓勵語言學習,促進社會語言多樣性的發展;(2)促進多語經濟的健康發展;(3)使歐盟公民有能力用熟知的語言了解歐盟立法、運作程序和有關信息。29多語政策旨在對社會穩定與發展、經濟繁榮,乃至歐洲一體化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多語制是歐盟政策中的常見關鍵詞,涉及多語制的文件繁多,但主題一致。本文根據歐盟多語制政策的新文件做一個簡要介紹和分析。2014年6月14日的《歐盟官方工作日報》30發布了《歐盟理事會2014年5月20日關于多語制和語言能力發展的決議》31,非常全面地闡述了歐盟多年來關于多語制的觀點和建議。
該決議繼續遵照歐盟過去的相關規定和決議,包括:(1)《歐盟運作條約》的165、166條款(內容包括歐盟致力于通過成員國的語言教學和語言傳播發展教育);32(2)2002年3月15至16日歐洲理事會巴塞羅那決議(呼吁成員國采取措施提高公民的基本語言技能,尤其是從兒童時期開始學習至少兩門外語,呼吁成員國建立語言能力指標體系);(3)2006年5月19日歐盟理事會關于建立歐洲語言能力指標體系的決議;(4)2008年5月22日歐盟理事關于多語制的決議(呼吁成員國加強多語制政策方面的合作,采取適當的步驟提高語言教學效率);(5)2008年11月21日歐盟理事會關于歐洲多語制戰略的決議(要求成員國推廣多語制,加強跨文化交際,以便提高人們的競爭力、流動能力和就業能力);(6)2009年5月12日歐盟理事會關于歐洲教育及培訓合作戰略框架的決議(該框架突出了增強語言能力的重要性);(7)2011年9月28至29日歐盟理事會關于語言能力促進勞動力流動的決議(決議強調掌握好外語的重要性,外語是走向現代社會勞動力市場的關鍵);(8)2013年12月11日歐洲議會及歐盟理事會的第1288/2013號(歐盟)條例(Regulation (EU) No 1288/2013)(該條例包含提高語言教學水平的目標)。
歐盟理事會的新決議一如既往地認為,語言多樣性是歐洲文化和跨文化交際的核心要素,外語交際能力是歐盟公民應當努力獲得的關鍵能力之一;歐盟的語言景觀復雜多樣,既有影響語言學習的具體國情,也有語言及語言教育立法和實施方面存在的差異;多語言能力有利于歐洲公民,尤其有利于年輕人的流動、就業和個人發展,符合歐洲2020年發展與就業戰略的目標;雖然過去幾十年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是語言學習條件在不同國家還有相當大的差距,許多歐洲年輕人的語言技能還有待提高。決議甚至提倡學習古希臘語和拉丁語,因為這些語言是許多現代語言的前身,有助于現代語言的學習,也有益于維護歐洲的共同傳統。
歐盟理事會認為歐盟和成員國應當考核評價語言能力發展狀況,每一個國家都要根據國情為歐盟的語言能力發展做出貢獻。語言能力考核應當涵蓋聽說讀寫四項技能,應當有助于推行多語制、提高語言教學水平。語言能力考核宜由歐盟層面的專家組負責,考核參照成員國具體情況實施。專家組由成員國選派成員組成,與語言能力標準常任專家組協同合作,以保證各成員國語言能力標準尺度具有最大限度的可比性。語言能力考核遵照歐盟的有關規定(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Regulation (EU) No 1288/2013),由歐盟(2014年1月開始實施的)最新大學生交流行動計劃提供資助,經費按年度預算撥付。語言能力考核要求學生所在學校提供必要的支持,成員國負責有關內容的報告事宜。
歐盟理事會的這一決議要求成員國大力推行多語制,學校教育從兒童時期開始教授兩門外語,包括采取措施教授移民后裔學習祖籍語言;鼓勵語言教學及評測手段的創新,充分利用《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做好教學經驗交流等。歐盟理事會還請求歐盟委員會研究成員國評測語言能力的可行性,加強與歐洲委員會33及其歐洲現代語言中心的合作。
從決議的主要內容可以看出,歐盟多語制的實施不但有非常明確的政策支持,而且有歐盟層面就語言教學和語言能力考核提出的具體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