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中法語言政策研究(第三輯)作者名: 李宇明本章字數: 1817字更新時間: 2020-08-27 15:00:51
二、多語制構建中的法國經驗
法語曾是一門久負盛名的國際性語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國際地位和廣泛深遠的影響力。法語曾在17和18世紀是歐洲的外交用語。在歐洲的國際會議上,各國外交官把法語作為口頭談判的首要語言,幾乎所有的國際條約都以法語書寫。二戰后,法語的國際地位受到英語的強烈沖擊,法語作為國際通用語的地位極大弱化,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不過法語仍是當今世界舞臺一門重要的有生命力的國際交流語言。目前,法語在國際組織的地位僅次于英語。如果國際組織有多種官方語言或工作語言,法語一般是其中一種。此外,設在法國或法語國家的國際組織數量較多,法語也具備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優勢。相比其他語言,法語更具備與英語抗衡的基礎和能力。
不能否認的是,國際組織單語局面的形勢是由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多重非語言因素決定的,不能光從語言本身來看。盡管語言間的角力充滿挑戰和未知,但單語并非不可抗拒。為維護國際組織的多語制,將國際組織章程中的語言平等變為現實中的語言平等,重建一個充滿活力的平衡穩固的語言環境,葡萄牙語、西班牙和法語等幾個大的語言集團都各自開展了行動。法國和法語國家組織的行動尤為突出。
法國認為,法語是能與英語單語霸權相抗衡的重要力量,在國際組織維護多語制是法國的責任。這不是單純為了捍衛法語的地位,更是為了捍衛語言多樣性。官方語言及工作語言在國際組織內部的公平使用理應受到廣泛重視。因此法國的立場非常堅定,在語言問題上絕不讓步,有意識地發動一切力量和手段,積極維護國際組織的多語制。如果沒有法國的執著精神,現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很可能只使用英文,其他幾種官方語言或工作語言的使用率也會大大降低。
法國政府不單單依靠法國自身的力量,更多地依靠法語國家組織的支持開展聯合行動。
(一)法國政府本身的行動
1. 1996年法國文化部成立法語監測機構,搜集法語在全世界的使用及演變情況,然后進行分析和概括。每年公布的《法語使用報告》和每四年出版的《法語在世界》中都有關于法語在國際組織中使用情況的詳細數據報告。
2. 從2002年起,法國政府聯合幾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實施“歐洲計劃”,先后對6萬名非法語國家的國際職員進行了法語培訓,這些國際職員不限于外交官,還包括翻譯、行政人員、記者等。
3. 對國際組織的筆譯和口譯等服務提供技術支持,借助于電腦軟件等進行機器輔助翻譯。
(二)法語國家組織的行動
法語國家組織(又稱法語共同體)成立于1970年,其前身是結構松散的文化和科技合作局。這是一個基于共同語言的國際聯盟,宗旨之一是凝聚和壯大法語世界的力量,弘揚法語文化,維護法語的世界地位。目前,該組織共有58個會員國和26個觀察員國,分布在世界五大洲,涵蓋8.9億人口。法國政府意識到,維護法語在國際組織中的地位、倡導多語政策單靠法國的力量是不夠的。法國需要通過法語國家組織將所有講法語的國家和地區聯合起來,形成合力和網絡,共同將國際組織多語制的主張傳播開來并落到實處。法國借此成功地將法國的語言政策與外交政策巧妙地結合成法語國家組織的政策。
法語國家組織一直關注多語制問題,是語言多樣性的最積極倡導者之一。法語國家組織多次發表宣言,支持法語在國際組織中官方語言的地位,支持并發展語言多樣化政策。法語國家組織在一些重要國際組織內部創建多語種觀察和保護委員會,設立多語種協調員,負責提出有效執行多語制的戰略行動計劃,以確保國際組織內部各門工作語言的使用。
2006年法語國家組織通過了《法語在國際組織內部的使用推廣手冊》,旨在促進各成員國的國際官員和職員以積極的方式在國際組織中推廣法語使用和多語制。該手冊是法語國家組織維護多語制的重要一步,是法語國家組織的各個成員國對當前國際組織語言格局深度思考后共同形成的政治宣言,體現了這些國家為促進多語種發展和在各國際組織內部推廣法語使用的決心和承諾。從2008年起,法語國家組織每兩年公布一次對該手冊的《追蹤監測報告》,內容非常翔實。監測報告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對法語國家組織主要成員國兩年內在一些重要國際組織會議中對手冊執行情況的觀察和分析,第二部分是對法語在聯合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歐盟、非盟等幾個重要國際組織中使用情況的具體呈現和說明。
手冊實施10年以來,取得一些令人鼓舞的成績,但仍有不少問題:比如部分國際職員語言意識淡薄,思想上仍不重視,并沒有采取真正的行動。考慮到手冊缺少一個實施細則,法語國家組織又在2011年出臺了針對《推廣使用手冊》的《實施指南》,確保手冊的有效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