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五、余論

面對國家發展與環境治理,西方發達國家的做法是:先發展,后治理;中國則是:邊發展,邊治理。在語言治理方面,一些發達國家實行“先同化,后多樣化”的戰略,但“語言多樣化”往往流于形式,沒有實際意義;中國堅持實行“主體多樣”的語言戰略(周慶生,2015), 協調處理大力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與科學保護各民族語言文字的關系,科學保護能落在實處。

以中國語言保護的實踐為依托,本文嘗試從定義、類別、主體、特性等方面,揭示“語言保護”概念的豐富內涵,得出以下結論:

語言保護是指為了應對語言生態受到的破壞,政府、語言群體和專家對不同語言狀況采取的各種保護措施或治理措施。具體包括:對瀕危語言,實行搶救記錄語言資料,匯集出版;對各民族語言、漢語方言及口頭語言文化,實行科學記錄并加工成語言資源數據庫,進一步開發利用,永久保存;對傳統優秀語言文化遺產,實行申報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或納入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的保護項目,認定其代表性傳承人,傳承和傳播該語言文化遺產;對少數民族語言,實行依法保障少數民族語言的學習使用和發展;對受污染的語言,實行依法整治,維護語言健康。

人類對生態保護的認識,從沒有保護意識到生態保護立法,達到今日的水平,大概用了一個多世紀的時間。我國對語言保護的關注只有十幾年,社會對語言保護的看法還存在一定分歧,語言保護的理論和實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參考文獻

[1] 曹志耘 2009 《論語言保存》,《語言教學與研究》第1期。

[2] 戴紅亮 2014 《走整體把握和協同合作的民族語言保護之路》,《民族翻譯》第1期。

[3] 范俊軍 2006 《少數民族語言危機與語言人權問題》,《貴州民族研究》第2期。

[4] 方小兵 2013《語言保護的三大著眼點:資源、生態與權利》,《民族翻譯》第4期。

[5] 郭友旭 2010 《語言權利的法理》,云南大學出版社。

[6] 黃行 2014 《科學保護語言與國際化標準》,《民族翻譯》第2期。

[7] 李宇明 2012 《科學保護各民族語言文字》,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組編《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12)》,商務印書館。

[8]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瀕危語言問題特別專家組 2003 《語言活力與語言瀕危》,《民族語文》第3期。

[9] 錢冠連 2005 《語言:人類最后的家園——人類基本生存狀態的哲學與語用學研究》,商務印書館。

[10] 瞿靄堂 2010 《民族語言文字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民族翻譯》第4期。

[11] 張世平 2014 《中國的語言國情和語言政策》,丁文樓主編《雙語教學與研究》第八輯(上),中央編譯出版社。

[12] 周慶生 2010 《語言規劃發展及微觀語言規劃》,《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期。

[13] 周慶生 2015 《語言生活與語言政策:中國少數民族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襄汾县| 泽普县| 交城县| 登封市| 连州市| 会宁县| 龙江县| 龙岩市| 怀仁县| 花莲市| 镇远县| 重庆市| 赫章县| 同江市| 瓦房店市| 涡阳县| 织金县| 葵青区| 鄂温| 高邮市| 安宁市| 怀仁县| 淮阳县| 香港| 准格尔旗| 房产| 海丰县| 红桥区| 工布江达县| 莱芜市| 五家渠市| 馆陶县| 定南县| 洪江市| 拉萨市| 门头沟区| 法库县| 高碑店市| 夏邑县| 十堰市| 重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