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語言保護的類別

要進一步搞清語言保護的內涵,需要從不同的視角,給語言保護分類。

 

(一)靜態語言保護與動態語言保護


從語言形態上,語言保護分為靜態語言保護和動態語言保護兩種。

靜態語言保護也稱語言保存,主要包括“語言資源保護”和“少數民族瀕危語言搶救和保護”。

“語言資源保護”已列入國家語言文字工作規劃,命名為“語言資源保護工程”,由教育部和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主管,旨在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記錄、整理和存儲各民族的語言包括瀕危語言、漢語方言和口頭語言文化。記錄保存下來的語言材料是一種語言資源,具有文化承載價值、文化展示價值、科學研究價值和經濟開發價值。計劃用5年時間完成。2015年度調查80個少數民族語言(含瀕危語言)點、50個漢語方言(含瀕危方言)點和30個語言文化點。18

“少數民族瀕危語言搶救和保護”已列入國家少數民族事業“十二五”規劃,定名為“少數民族瀕危語言搶救和保護工程”,由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管,旨在調查20種少數民族瀕危語言,出版《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保護叢書》。19

動態語言保護,旨在保護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語言文化遺產,由各級政府文化主管部門負責管理。“語言文化遺產”是指一個民族或族群世代相傳的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其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是以人為本、以語言作為主要載體的一種傳統口頭文學表現形式。20該類語言文化遺產要經國家或地方政府文化主管部門批準,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中公布,可以認定其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各種相關的傳承、宣傳、教育、媒體、出版、展示等活動。該類另外一些語言文化遺產,作為保護項目,設在了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的保護項目中,如2007年設立的閩南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將“閩南方言文學”定為該區十大保護項目之一。

 

(二)科學保護與依法保護


從語言保護的方式上,可以分出科學保護和依法保護這兩種主要的類別。

科學保護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焦點在如何解讀“科學”一詞。狹義科學保護多指實施兩個語言保護工程,一個是由教育部和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主管的“語言資源保護工程”,旨在采用現代化科學技術手段,記錄保存語言,建立大規模、可持續增長的多媒體語言資源庫。另一個是由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管的“瀕危語言搶救與保護”工程,需要解決“瀕危語言身份認定、語言瀕危標準、瀕危語言保護的執行標準、瀕危語言調查保護操作規范、瀕危語言多媒體數據庫開發等科學保護語言的規范與標準問題”(黃行,2014)。

廣義科學保護中專家學者對“科學”的解讀相對寬泛,有的提出,“語言生活觀”“語言保護規劃”和“語言保護方法”要科學(李宇明,2012),有的則提出,要以科學發展觀、辯證觀21或多視角觀22指導來保護語言,旨在構建“科學保護各民族語言文字”的概念體系。

依法保護又稱語言權利保障,旨在通過法律法規及行政措施等手段,保障各民族特別是少數民族享有語言選擇上的自由,享有學習使用和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的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將語言文化遺產列為保護對象。截至2013年底,全國已有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出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或民族民間文化保護條例。

語言權利既包括主體民族的語言權利,也包括少數民族的語言權利,但通常情況下是就“少數民族語言權利而言的”(郭友旭,2010)。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2010年發布的《國家民委關于做好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管理工作的意見》第9條規定“依法保障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在相關領域的應用”,第15條規定“加強少數民族瀕危語言的搶救—保護工作”。23

近年出臺的國家相關文件,都對依法保障各民族學習使用和發展語言的權利,提出了明確要求:

依法保障少數民族學習使用和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的權利。推進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規范化、標準化和信息處理。建設中國少數民族瀕危語言數據庫。24

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宣傳,深入實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大力推廣和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依法保護各民族語言文字,推動文化遺產教育與國民教育緊密結合。25

國家在保護和發展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同時,也在全國各地(包括民族地區)的公民中推廣漢語普通話。“任何個人和組織都不能以保護和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為借口,抵觸或反對推廣、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26

 

(三)語言生態保護與語言健康保護


從語言生命狀態上,分語言生態保護和語言健康保護。

語言生態也稱語言多樣性、語言環境,是指特定語言與所在族群、社會、文化及地理環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生存發展狀態,是語言和語言文化賴以立足的生命家園。語言的活力、變化、健康和傳承都跟其生態環境密切相關。

語言生態保護,旨在使現有生存環境中的語言,特別是有重要價值的瀕危語言和衰變語言可持續生存發展,避免語言生態系統失衡。

迄今我國只建立了文化生態保護區,沒有設立語言生態保護區,語言生態保護是通過對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中語言文化遺產的保護來實現的。

語言健康保護也稱語言規范使用,旨在維護語言形體的健康,使其免受語言差錯、語言暴力、低俗語言、外語侵蝕等方面的污染。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神木县| 洛川县| 石河子市| 横峰县| 宜章县| 太康县| 岳阳市| 明光市| 讷河市| 务川| 屏东县| 安康市| 钦州市| 同德县| 商河县| 嘉义市| 南昌县| 台北县| 河曲县| 黔西县| 万载县| 南华县| 龙南县| 海南省| 南陵县| 新田县| 芦山县| 柳林县| 磐石市| 盐亭县| 志丹县| 邯郸市| 古田县| 兴宁市| 纳雍县| 汕尾市| 砀山县| 句容市| 常州市| 上饶县| 阿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