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賦張斗墅家古松五粒

有人獨(dú)立空山,翠髯未覺霜顏老。新香秀粒,濃光綠浸,千年春小。布影參旗,障空云蓋,沉沉秋曉。駟蒼虬萬里,笙吹鳳女,驂飛乘、天風(fēng)裊。 般巧。霜斤不到。漢游仙、相從最早?。皴鱗細(xì)雨?,層陰藏月,朱弦古調(diào)?。問訊東橋?,故人南嶺?,倚天長嘯?。待凌霄謝了?,山深歲晚,素心才表。

[箋 注]

張斗墅:疑為張斗野(張?zhí)N別號(hào))之錯(cuò)訛。朱《箋》:“《南宋群賢小集》:邗州張?zhí)N字仁溥,有《斗野支稿》。按尤袤詩注:斗野亭在江都邵伯鎮(zhèn)梵行院之側(cè)。仁溥,邗人,或取以為號(hào)。徐光溥《自號(hào)錄》作斗埜。‘墅’字疑兼涉‘野’‘埜’而訛。”古松五粒:即幼小的華山松。華山松每穗有五片針葉,稱“五鬣(l)松”,因“鬣”“粒”二音相近,故又稱“五粒松”。李賀有《五粒小松歌》。

“有人”句:屈原《九歌·山鬼》中有“若有人兮山之阿”“表獨(dú)立兮山之上”等句。

翠髯:形容松針形狀。李賀《五粒小松歌》:“細(xì)束龍髯鉸刀剪。”姜夔《洞仙歌》:“自種古松根,待看黃龍,亂飛上、蒼髯五鬣。”

新香、綠浸:均來自李賀《五粒小松歌》:“新香幾粒洪崖飯”“綠波浸葉滿濃光”。

參(sn)旗:星宮名,又名天旗、天弓,屬畢宿,共九星。《晉書·天文志》:“參旗九星在參西,一曰天旗,一曰天弓。”

駟:古代一車套四馬,故乘一車駕四馬或駕四馬之車為“駟”。“駟”也是星名,亦作天駟、天龍,是蒼龍七宿的第四星。《國語·周語中》:“駟見而隕霜。”蒼虬(q):即蒼龍。虬,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龍。屈原《離騷》:“駟玉虬以乘鹥兮,溘埃風(fēng)余上征。”

笙吹鳳女:化用蕭史弄玉故事。據(jù)《神仙傳》載:蕭史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鶴。秦穆公女好之。公妻焉,建鳳凰臺(tái)以居之。后夫妻各騎一鳳仙去。

驂飛乘:即“驂乘”,古代乘車在左右陪乘的人。《漢書·文帝紀(jì)》:“乃令宋昌驂乘。”顏師古注:“乘車之法,尊者居左,御者居中,又有一人處車之右,以備傾側(cè)。是以戎事則稱車右,其余則曰驂乘。”裊(no):搖曳的樣子,在此形容“天風(fēng)”吹拂狀。屈原《九歌·湘夫人》:“裊裊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

般巧:指魯般之巧。魯般:公孫氏,名般,春秋時(shí)魯國人。“般”與“班”同音,故俗為魯班。古代建筑工匠之祖師,曾創(chuàng)造攻城的云梯與磨粉的硙(i,石磨),相傳發(fā)明木作工具。

斤:斧頭。《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時(shí)入山林。”霜斤:指秋風(fēng)的摧殘,綠葉枯黃。

?漢游仙:暗用“赤松”兩字。《史記·留侯世家》:“愿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耳。”

?皴(n):皮膚受凍而皴裂;又形容皮上有褶皺,故曰“皴鱗”。李賀《五粒小松歌》:“蛇子蛇孫鱗蜿蜿。”細(xì)雨:杜甫《古柏行》:“蒼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

?朱弦:染成紅色的琴瑟之弦,又稱朱絲。鮑照《白頭吟》:“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李善注:“朱絲,朱弦也。”這里代指古弦樂器所彈奏的《風(fēng)入松》等曲。白居易《夜宴惜別》:“箏怨朱弦從此斷,燭啼紅淚為誰流?”

?東橋:代指竹。杜甫《重過何氏五首》:“問訊東橋竹,將軍有報(bào)書。”

?南嶺:代指梅。南嶺,又名東嶠、梅嶺,在今廣西大余與廣東南雄交界處,又稱大庾嶺,五嶺之一,其上多植梅。秦嶺稱北嶺,大庾稱南嶺。詞寫松,但兼及松、竹、梅歲寒三友。

?長嘯:撮口發(fā)出長而清越的聲音。古人常用長嘯之聲來發(fā)泄胸中抑郁不平之氣。《晉書·阮籍傳》:“籍嘗于蘇門山遇孫登,與商略終古及棲神導(dǎo)氣之術(shù),登皆不應(yīng),籍因長嘯而退。至半嶺,聞?dòng)新暼酐[鳳之音,響乎巖谷,乃登之嘯也。”岳飛《滿江紅》:“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凌霄:即凌霄花,紫葳科落葉木質(zhì)藤本植物。凌霄之得名,是因其能攀援直上數(shù)十丈,似有凌云之志,但無木可攀,便只能長三尺之高。白居易《有木詩八首》其七“有木名凌霄”中說:“偶依一棵樹,遂抽百尺條。托根附樹身,開花寄樹梢”,“一旦樹摧倒,獨(dú)立暫飄搖。疾風(fēng)從東起,吹折不終朝。朝為拂云花,暮為委地樵”。

[譯 詩]

是誰巍然挺立

在那空曠的高山

翠綠的髯須飄拂

看不出經(jīng)霜的面容進(jìn)入老年

清新的香氣彌漫

籽粒成熟飽滿

濃翠的輝光是綠的浸染

百載千年不過短短一個(gè)春天

你的陰影拉得很長很長

成為懸掛參星大纛的旗桿

樹冠仿佛是蔽空的大傘

沉沉秋夜很難發(fā)現(xiàn)早霞的璀璨

是誰驅(qū)趕著蒼龍

駟馬高車盤旋樹端

又像是鳳笙吹奏

仙女從樹梢裊裊臨凡

御者驂乘駕車飛奔

卷起的天風(fēng)也漸淡漸遠(yuǎn)

 

都說魯班的技藝精湛

他的斧頭也砍不出你健美身段

漢代的名仙赤松

邀你同游云漢

皴皺如同蛇子蛇孫的細(xì)鱗

蒼勁沐雨的胸圍難以估算

層層樹陰成為月的家園

為你彈奏的是古調(diào)朱弦

你問候的是東橋翠竹,還有

早開的紅梅寄身在嶺南

你倚天長嘯,盡情感嘆

抒發(fā)積年累月的憂思憤怨

盡管凌霄花趨炎附勢爬得很高

總有一天枯萎凋謝跌落地面

而你,即使山深歲晚

也傲對(duì)冰雪嚴(yán)寒,把素心呈現(xiàn)

[說 明]

此為詠物詞。歌詠五粒古松,李賀已有作在先,詞人卻別開化境,著重刻畫古松健拔特異的清高形象。首二句從“古”字起筆。次三句繪“五粒松”的特征。再三句寫其壯健凌空,遮天蔽日。一結(jié)三句再從有關(guān)神話傳說與聽覺感受等方面來烘托其氣勢不凡。下片著重抒寫古松的清奇品德,并聯(lián)系歲寒三友強(qiáng)化其“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的本性。結(jié)拍再與趨炎附勢、青云直上的凌霄花對(duì)比,使此古松神形兼?zhèn)洌瑤子票隍v飛。雖詠物,卻具有強(qiáng)勁的現(xiàn)實(shí)針對(duì)性。詠物實(shí)亦詠人,詠詞人自身的品格與價(jià)值。詠物至此,方為當(dāng)行。

[匯 評(píng)]

吳夢窗有《水龍吟》,賦張斗墅家古松五粒詞。向不知“五粒”為何,后閱段柯古《酉陽雜俎》及周公瑾《癸辛雜志》,乃知“五粒”即“五鬣”。《名山記》云:松有兩鬣、三鬣、五鬣。高麗所產(chǎn)松,亦每穗五鬣。粒、鬣聲近,故稱者異。李賀有《五粒古松歌》,岑參詩“五粒松花酒”,陸龜蒙詩“霜外空聞五粒風(fēng)”,徐凝詩“五粒松深溪水清”,林寬詩“庭高五粒松”,皆可證也。

——張德瀛《詞征》卷五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谟县| 五河县| 惠东县| 邮箱| 朝阳县| 成安县| 澜沧| 普兰县| 南充市| 无棣县| 搜索| 万盛区| 青阳县| 应用必备| 南丹县| 巴林左旗| 和硕县| 上犹县| 若尔盖县| 五家渠市| 绩溪县| 桂东县| 香港| 屏东市| 肃北| 正镶白旗| 揭阳市| 延川县| 家居| 崇明县| 呈贡县| 扎囊县| 乌兰县| 合水县| 乐至县| 兴文县| 新密市| 西乌珠穆沁旗| 新兴县| 梅州市| 启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