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夢幻的窗口:夢窗詞選
- 陶爾夫
- 1641字
- 2020-08-19 14:31:29
水龍吟
無射商 惠山酌泉①
艷陽不到青山,古陰冷翠成秋苑②。吳娃點黛,江妃擁髻③,空濛遮斷。樹密藏溪,草深迷市④,峭云一片。二十年舊夢,輕鷗素約,霜絲亂、朱顏變。 龍吻春霏玉濺⑤。煮銀瓶、羊腸車轉⑥。臨泉照影,清寒沁骨,客塵都浣。鴻漸重來⑦,夜深華表⑧,露零鶴怨⑨。把閑愁換與,樓前晚色,棹滄波遠⑩。
[箋 注]
①惠山:又稱慧山、惠泉山,在江蘇省無錫市西郊,周圍約二十公里,為江南名山之一。惠山以泉水著稱,有天下第二泉、龍眼泉等十多處,酌泉即其名泉之一。
②秋苑:滿是秋色的園林苑囿。
③江妃:傳說中的女神。見前《解連環》(暮檐涼薄)注?。
④迷市:毛滂《南歌子》:“綠暗藏城市,清香撲酒尊。”形容市井草木蔥蘢茂密。
⑤龍吻:惠山名九隴山,因山有九隴(峰),又名九龍山。泉出龍首,為第一山。龍吻,即泉水從龍口噴出。春霏、玉濺:形容泉水噴出的特色。
⑥羊腸:形容狹窄曲折的小路。此用羊腸路上顛簸的車聲來形容煮茶,并暗示品茶的欲望急切。黃庭堅“茶詩”:“煎成車聲繞羊腸。”(《以小龍團及半挺贈無咎并詩用前韻為戲》)
⑦鴻漸:唐代著名茶葉專家陸羽,字鴻漸。著《茶經》三篇,對茶原、茶法、茶具均有深入研究。(參《新唐書》本傳)
⑧華表:設立在宮殿、城垣等建筑物前作裝飾、標志用的大柱。《搜神后記》卷一:“丁令威,本遼東人,學道于靈虛山。后化鶴歸遼,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累累。’遂高上沖天。”
⑨露零:即零露、降露;又解作一顆顆的露珠。《詩經·鄭風·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兮。”鶴怨:孔稚珪《北山移文》:“蕙帳空兮夜鶴怨,山人去兮曉猿驚。”
⑩棹(zhào):船槳的一種。這里作動詞用,即劃船遠去。
[譯 詩]
陽光無比嬌艷
卻似乎照不到青山
濃密的翠陰
冷森森地使人感到有萬載千年
于是,這美好景觀
竟變作秋氛籠罩的林園
是吳地的美女
把黛眉點染
是江上的女神
梳起高高的髻鬟
空濛彌漫
竟然隔斷了塵凡
茂密的樹林
藏著溪水潺潺
瘋長的野草
把通向城市的道路遮掩
峭壁上的飛云
一片接著一片
是真實還是夢幻
那是二十年前
就像是同鷗鳥相約
心地純潔、輕松、簡單
繁霜卻已刷向兩鬢
頭發好似亂麻一團
少年時的容顏
如今已全然改變
九隴山的龍頭
泉口便是起點
龍口里噴出霏霏春雨
像玉石的碎珠在迸濺
銀瓶里煮著什么
是什么聲音傳來耳畔
聽來似車輪滾動
在羊腸小路上顛簸旋轉
面向泉水
身影清晰展現
神爽透骨
升騰的水汽使人森寒
長期浪跡天涯
滿身塵灰被洗得清凈爽干
如果當年的陸羽有知
再次來此第二名泉
深夜,他也會像丁令威那樣
立在華表上深有感嘆
想到“零露”詩句的名作佳篇
想到《北山移文》的“猿驚”“鶴怨”
啊,這莫名的閑愁
用什么才能把你替換
是站在樓前望遠
還是晚霞的秀色可餐
是小船的槳聲遠去
還是詩興蒼茫,融入無際天邊
[說 明]
此為登臨之作。時當夏秋之交,唯有如此,方能進入“古陰冷翠”之中,給人以身在“秋苑”之感。此種冷感,又似與南宋瀕臨滅亡在深層次上密切相關。“樹密”“草深”諸句,讀之不禁令人想到杜甫《春望》中的“城春草木深”。盡管惠山很美,甚至在三茅峰上可以望到太湖的空濛浩蕩,特別是湖上著名的三山,猶“吳娃點黛”“江妃擁髻”,如夢如幻,然而詞人感受最深的卻是時代的巨變以及個人悲劇的一生(“霜絲亂、朱顏變”)。二十年前的“舊夢”“素約”,如今已化為泡影。對此怎能不感慨萬端?上片大處著眼,作時空的形象概括。下片小處落墨,從泉口迸濺出的細小水滴起筆,這是眼之所見;次寫耳之所聞,銀瓶煮茶之聲;再寫臨泉照影,洗盡客塵。“鴻漸”以下三句將唐代茶葉專家陸羽與丁令威化鶴歸來的故事交織一起托出,表現物是人非的感觸。對《北山移文》的化用,似暗含對隱者出而入仕的諷喻。結末三句,抒登樓之所感,使人神遠。全篇大氣包舉,感慨深沉,明顯帶有向豪放詞風傾斜的痕跡,卻絕不失自家本色。
[匯 評]
字字精練,其秀在骨。點染處不滯于物,純是一片客感。結得鎮紙。
——陳廷焯《云韶集》卷八
點染處不留滯于物。
——陳廷焯《詞則·大雅集》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