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夢幻的窗口:夢窗詞選
- 陶爾夫
- 2110字
- 2020-08-19 14:31:28
夜飛鵲
黃鐘商 蔡司戶席上南花①
金規印遙漢②,庭浪無紋③。清雪冷沁花薰④。天街曾醉美人畔⑤,涼枝移插烏巾⑥。西風驟驚散⑦,念梭懸愁結⑧,蒂剪離痕⑨。中郎舊恨⑩,寄橫竹?、吹裂哀云?。 空剩露華煙彩?,人影斷幽坊?,深閉千門。渾似飛仙入夢?,襪羅微步?,流水青?。輕冰潤□?,悵今朝、不共清尊。怕云槎來晚?,流紅信杳?,縈斷秋魂。
[箋 注]
①司戶:杜佑《通典》:漢魏下有戶曹掾主民,為郡佐吏。北齊始稱戶曹參軍。唐制在府曰戶曹參軍,在州曰司戶參軍,在縣曰司戶。南花:南枝,即嶺南梅花。大庾嶺多梅花,由于嶺南嶺北氣溫相差很大,山南梅花既落,北枝始開,故有南枝、北枝之別。宋之問《度大庾嶺》:“魂隨南翥鳥,淚盡北枝花。”
②金規:月輪。漢:銀漢,銀河。印遙漢,從周邦彥詞句中化出。周邦彥《倒犯·新月》:“駐馬望素魄,印遙碧,金樞小。”
③庭浪:形容月光如水,灑滿庭院。無紋:平靜而無浪痕。
④“清雪”句:形容梅花高潔。蘇軾《阮郎歸》:“雪肌冷,玉容真,香腮粉未勻。”又《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再用前韻》:“玉雪為骨冰為魂。”
⑤天街:古代稱都城的街市為天街。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其一:“天街小雨潤如酥。”周邦彥《長相思慢》:“夜色澄明,天街如水。”曾醉美人畔:《晉書·阮籍傳》:“鄰家少婦有美色,當壚沽酒。籍嘗詣飲。醉,便臥其側。籍既不自嫌,其夫察之,亦不疑也。”周邦彥《迎春樂》:“解春衣、貰酒城南陌。頻醉臥,胡姬側。”
⑥涼枝:即南枝。烏巾:便帽,隱士所戴的便帽。杜甫《南鄰》:“錦里先生烏角巾。”
⑦西風驟驚散:周邦彥《玲瓏四犯》:“又、片時一陣風雨惡,吹分散。”
⑧梭:梅枝。愁結:周邦彥《三部樂·梅雪》:“欲報消息,無一句、堪愈愁結。”
⑨蒂:果實與枝莖相連處。周邦彥《浣溪沙》:“日射欹紅蠟蒂香。”
⑩中郎:蔡邕。《后漢書·蔡邕傳》:“初平元年,拜左中郎將。”因與蔡司戶同姓,取譬。
?橫竹:指笛。《蔡邕傳》注引張騭《文士傳》曰:“邕告吳人曰:‘吾昔嘗經會稽高遷亭,見屋椽竹東間第十六可以為笛。’取用,果有異聲。”伏滔《長笛賦序》云:“柯亭之觀,以竹為椽,邕仰而眄之曰:‘良竹也’。取以為笛,奇聲獨絕。”
?吹裂哀云:即響遏行云。見前《滿江紅》(結束蕭仙)注?。以上三句暗喻《梅花落》笛曲在席間演奏。
?露華:露珠的光華、露氣。李白《清平調》:“春風拂檻露華濃。”
?幽坊:指妓女所居之地。唐制,妓女所居曰“曲坊”。周邦彥《拜星月慢》:“小曲幽坊月暗。竹檻燈窗,識秋娘庭院。”
?飛仙:許飛瓊,傳說中古代仙女。《漢武帝內傳》:王母“又命侍女許飛瓊鼓震靈之簧”。入夢:孟棨《本事詩·事感》:“詩人許渾嘗夢登山,有宮室凌云,人云此昆侖也。既入,見數人方飲酒,招之,至暮而罷,賦詩云:‘曉入瑤臺露氣清,坐中唯有許飛瓊。塵心未斷俗緣在,十里下山空月明。’他日復夢至其處,飛瓊曰:‘子何故顯余姓名于人間?’坐上即改為‘天風吹下步虛聲’。曰:‘善’。”
?襪羅微步:曹植《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喻相思入夢,見飛仙款款而來。
?青:見前《瑞鶴仙》(淚荷拋碎璧)注?。
?□:楊《箋》擬補“玉”字。
?云槎:見前《瑣窗寒》注⑧。
?流紅:用唐人紅葉題詩故事。范攄《云溪友議》:“盧渥舍人應舉之歲,偶臨御溝,見一紅葉,命仆搴來。葉上乃有一絕句。……詩云:‘水流何太急?深宮盡日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后盧生與一才女巧成婚緣,女方原來就是在葉上題詩宮女。
[譯 詩]
金色的月輪似圓形圖印,
鐫刻在遠天銀河的水濱。
月光如水,灑滿庭院,
不見半點兒波紋。
似清雪過濾后的靜夜,
梅花的冷香徹骨,散播幽芬。
都城鬧市,曾有狂狷士子,
在美人身邊半醉微醺。
梅花那冰冷的涼枝,
曾斜插頭上的烏巾。
忽一陣西風驟起,
驚得花朵兒凋落離群。
枝丫空懸,花蒂斑駁,
滿是被刀剪剪出的傷痕。
中郎舊時的憾恨,借《梅花落》笛曲的哀音
吹裂滿天愁云。
如今,只剩有露珠的光彩,
還有薄霧的煙氛。
曲巷幽坊,不見人影,
緊掩了萬戶千門。
是仙女從天而降?
還是許飛瓊在夢中現身?
踏著凌波微步,
依舊是羅襪生塵。
流水搖動著青,
輕冰美玉般潔白溫潤。
遺憾的是,今天
不能共飲此美酒一樽。
是擔心云漢星天的木筏晚點?
是擔心紅葉上的詩句得不到回音?
又怎能不使人柔腸寸斷,
愁煞這去國悲秋的詩魂!
[說 明]
此為詠物詞,歌贊嶺南早開的梅花。起二句,為梅的出現烘托環境氛圍。第三句“清雪”承上,“花薰”啟下。“美人”“烏巾”為其盛時,“西風”“愁結”“離痕”為其衰時。一結,用中郎橫笛《梅花落》一曲,對梅的凋殞表示惋惜,其中也雜有人世盛衰之感。換頭,就夜深人靜為入夢張本。“飛仙”“襪羅”轉寫夢中之人,使花與人兩相契合,不見痕跡。“輕冰”以下寫人世仙界兩相暌隔。結拍就“云槎來晚”寄寓悵望之失。亦花亦人,亦虛亦實,夢窗專擅此長,不獨此一首也。
[匯 評]
半塘五例第二條有云:“若幽芬之作幽芳,繡被之作翠被,浪費楮墨,何關校讎。”今按《夜飛鵲》詞:“人影斷幽芬,深閉千門。”鈔本“芬”作“坊”,與芬芳字義有尺咫之別。此必一本有“幽芳”作“幽芬”,而“芳”又“坊”之訛,讀書顧可恃乎哉?使半塘得此,必躍然以喜矣。
——陳銳《袌碧齋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