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經絡的秘密
- 唐頤
- 877字
- 2019-09-29 14:15:52
針灸經絡皇甫謐與《針灸甲乙經》
在經絡的發展歷程中,不得不提皇甫謐及其著作《針灸甲乙經》,此書被稱為“中醫針灸學之祖”,為后世針灸經絡治病樹立了典范。
針灸療法創始人
人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經絡不暢通,而要想經絡暢通,針灸就是其中最主要的方法之一。提起針灸,就不得不提起被稱為“針灸之祖”的皇甫謐,及其所著的《針灸甲乙經》。
皇甫謐生活于東漢末西晉初,他從小就有志于醫學,自讀了許多醫書,尤其對針灸學特別感興趣。但由于參考書奇缺,這給皇甫謐編撰工作帶來很大困難。然而值得慶幸的是,皇甫謐沒有在困難面前低頭。他用百折不撓的精神,設法借來了需要的醫書,經窮搜博采,獲得了大量的資料。他把古代聞名的三部醫學著作《素問》、《針經》、《明堂孔穴針灸治要》纂集起來,加以綜合比較,并結合自己的臨證經驗,終于寫出了一部為后世針灸學樹立了典范的巨著——《黃帝三部針灸甲乙經》,也稱《針灸甲乙經》,簡稱《甲乙經》。他一生以著述為業,在醫學史和文學史上都負有盛名,除此《針灸甲乙經》外,他還編撰了《帝王世紀》、《列女傳》、《元晏先生集》等書。
《針灸甲乙經》
皇甫謐所著的《針灸甲乙經》,共分十卷,128篇。其中主要講了臟腑、經絡、腧穴、病機、診斷、治療等,校正了當時的腧穴總數的穴位654個,記述了各部穴位的適應癥和禁忌癥,說明了各種操作方法。晉以后的許多針灸學專著,大都是在參考此書的基礎上加以發揮而寫出來的,也都沒有超出它的范圍。唐代的醫署更是把它作為醫生必修的教材。直至現在,我國的針灸療法,雖然在穴名上略有變動,而在原則上均本于它。1600多年來,它為針灸醫生提供了臨床治療的具體指導和理論根據,被人們稱作“中醫針灸學之祖”。
此書也傳到國外,受到各國特別是日本和朝鮮的重視。公元701年,在日本法令《大寶律令》中明確規定把《針灸甲乙經》列為必讀的參考書之一。足見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影響之深遠。
世界針灸學之祖
皇甫謐著《針灸甲乙經》

皇甫謐,字士安,自稱玄晏先生。編著了我國第一部針灸學的專著《針灸甲乙經》,書中對經絡學說進行了比較全面的整理研究,成為后世針灸學說的理論依據。
《針灸甲乙經》的成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