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羅馬法與現代
  • 黃右昌
  • 1340字
  • 2019-12-27 13:57:22

第五章 德意志、法蘭西、英吉利為羅馬法之后知后覺者

今日歐洲大陸諸國,其受羅馬法系之支配,不待言已,即英美法律,何一非汲羅馬法之源。若就各國法律與羅馬法之關系而分述之,殊嫌煩難,寺院法者,12世紀之中期,意大利波倫亞大學,研究羅馬法。教會欲使寺院法,與羅馬法相頡頏,乃亦編纂寺院法以抵制之:(一)高僧《格拉梯亞尼Decretum Gratiani法令集》;(二)法王《格銳哥耳九世Gregor IX法令集》;(三)法王《波尼發茨八世Bonifaz VIII追加法令集》;(四)《克列面梯耶五世法全集》(Clementiae);(五)《法王約翰二十二世追加法令集》(Extravagantes Johannis XXII)。此五種法令集,為寺院法重要之法典,后雖稍加改正,不更大旨,1580年,法王格銳哥耳十三世(Gregor XIII)集以上諸種法令集,編為全集,名曰《羅馬寺院法全典》(Corpus Juris Canonici)。第述德意志、法蘭西、英吉利三國之法律,為羅馬法之后知后覺者:

一、德意志

德國法制,受羅馬法影響,實在中古時代(古代文物再與時代Renaissance)。先是日耳曼干戈相踵,兵亂未有止息,自無法律之可言,及社會漸靜,羅馬文物、滔然輸入,法律思想、大蒙影響,羅馬法遂壓倒德國之固有法矣。

溯12、13世紀之頃,德國未建大學以前,歐人多入意大利波倫亞(Bologna)大學,研究羅馬法,就中占最多數者惟德人,回國之后,咸醉心羅馬法,本其所學,參與立法司法事務,當時有德皇為羅馬皇繼承人之語。1495年,創設高等法院(Reichs kammergericht),裁判官吏,皆以法學博士充之,是羅馬法之侵入德國,程度增加,于斯為盛,故自15世紀后半葉,以訖16世紀前半葉,百余年間,歷史家稱為采用羅馬法時代(Rezeptionszeit)。

至16世紀之中葉,忽焉中落,其行于德國之羅馬法,非純粹之優帝法典,乃寺院法、日本法學博士奧田義人所著《法學通論》,論羅馬法與歐美諸國之關系,略曰:“英國法之勢力,存在于公法,羅馬法之勢力,存在于私法。而羅馬法及于歐洲之強弱,可分四類:第一類羅馬法勢力所及之最強者,為西班牙、葡萄牙及南美諸國是也,西葡兩國私法,全部殆由羅馬法而成,雖間有寺院法及封建法之痕跡,然亦微矣;南美諸國,則又繼受西葡之私法者也。第二類羅馬法勢力所及之次強者,為德意志、法蘭西、意大利、瑞士、比利時及荷蘭等國之私法,其私法由羅馬法、蠻民法、寺院法及固有之習慣法而成云。第三類羅馬法勢力所及之稍弱者,為斯堪的納維亞(Scandinavia)諸國,即瑞典、挪威、丹麥、舊俄羅斯等國之私法是也,諸國私法,專由斯堪的納維亞之習慣法而成,故帶羅馬法之元素甚少,然亦非全無也。第四類羅馬法勢力所及之最弱者,英國法、回回法(土耳其、波斯,阿拉伯屬此)等是也,此雖出于羅馬法系以外,然亦間有羅馬法痕跡之存在焉”(奧田義人《法學通論》緒論第19頁)。然余主張推翻公法私法之區別,不如易其辭曰,英國法之勢力,存在于國法,羅馬法之勢力,存在于民法之為當也。意大利習慣法、德國習慣法、德國法律四法與優帝法典之混合物,謂之德國普通法(Pandekten),高等法院采用者即此。18世紀末期,普通法亦漸衰微,以德國全部人口計之,僅能支配三分之一。1794年《普魯士民法》;1804年《法蘭西民法》一體行于萊茵河左岸;1809年《巴頓民法》;1811年《奧國民法》;1863年《索遜民法》相繼制定,其有效區域內,漸不行羅馬法矣。

1887年德國《民法草案》(即第一次草案,Entwurf erster Lesung)脫稿,且附精詳浩翰之理由書(Motive zum Entwurf)。翌年政府以此草案及理由書,公刊于世,將欲博訪周咨,籍覘全國識者之評論。至1890年之末,改任調查委員(Zweite Kommission)以輿論為傾向,而著手修正,故該委員之調查,全取公開進行之法,加以詳細周密之研究,幾經討議,始于1895年,全部修正告竣,謂之第二章案(Entwurf zweiter Lesung),更經聯邦委員會(Bundesrat)之修正,謂之第三草案(Entwurf dritter Lesung)。翌年正月,提出議會(Reichstag),同年7月又復稍加更改,余悉可決,且經聯邦委員會之承認,然后確定公布,此法典之實施期為1900年1月1日,即所謂《德意志現行民法》(Bürgerliches Gesetzbuch für das Deutsche Reich)是也。

此法頒行后,羅馬法遂失其效力矣。然此新民法之實質,含有羅馬法者甚多,且其學理,實以羅馬法為基礎,故近世德國法學者,尚研究羅馬法而未有艾也。

二、法蘭西

法國古昔,分全國為二:一曰習慣法地方(Pays de droit coutumier),一曰成文法地方(Pays de droit écrit)。習慣法地方,屬法之北部,與德意志接壤,一采舊來之習慣以為法律;成文法地方,屬法之南部,與意大利接壤,概行羅馬法。

自大革命以后,各種成文法律,接踵而來,拿破侖起,編纂法典,于1800年,遴選委員,從事編輯,越4年而告成,相沿迄于今日,雖屢易名稱,其實質要多根于羅馬法,如物權債權,尤大受羅馬法之影響。他如1811年《奧地利民法典》、1865年《意大利民法典》、皆以《法國民法典》為藍本,而《法國民法典》,實以羅馬法為母法,就中如《瑞士債務法》,有聞于世者,實折中于《法國民法典》及羅馬法而出也。

三、英吉利

英國法律,在歐洲法律中比較之,其受羅馬法之程度較淺,然非全未受羅馬法之影響也。如衡平法(Equity Law),采用羅馬法之處,固甚繁多;普通法(Common Law)亦受羅馬法之影響不少,舉其一二例以明之,如契約原則、遺囑制度、信托規則,淵源于羅馬法,尤大彰明較著者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阳县| 尉氏县| 宁强县| 沈阳市| 新绛县| 宽甸| 安塞县| 会泽县| 龙山县| 九江县| 佛教| 横山县| 佳木斯市| 苗栗市| 尉氏县| 化隆| 弥勒县| 太仆寺旗| 方山县| 萨迦县| 车致| 郴州市| 兴海县| 青铜峡市| 海城市| 阿城市| 玉林市| 康乐县| 德钦县| 临夏市| 庆城县| 宜良县| 永清县| 贵州省| 通辽市| 布尔津县| 新河县| 壶关县| 阜新| 甘肃省| 兴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