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理論詞典學作者名: 張志毅 張慶云更新時間: 2019-05-06 16:47:43
第六章 義位和義項
第一節 義位和義項的關系
義位,是語義學術語。是語義學家給語義劃分出的最基本的單位,多用來指多義詞的一個義項;具有自由性,能獨立運用;是義素的綜合體,是圍繞一個中心的具體意義、實際意義或語義特征的概括、抽象常體,它包括義值(基義和附屬義)和義域。一個語義場切分有粗細之別,即編碼度有別,這是受古今、中外、職業團體之別制約的。
義項,是詞典學術語。是詞典作者給字或詞解釋出的一個個意義單位,包括不能獨立運用的單位,即不成詞的語素意義,對這樣的意義《現漢》不標詞性,語義學不認為它是一個義位。
義位和義項,相當而不相等。辭書中的一個條目的義項數目,常常比義位多。義項多少,受辭書規模、性質、時代、編者的認識等因素制約。辭書規模越大,義項越多。學習詞典比普通語文詞典義項偏細。例如英語go,《簡明牛津詞典》8版給出28個義項,《牛津高階學習詞典》給出35個義項,《朗文當代英語詞典》給出48義項。再以中等辭書《現漢》“手”條為例,比較義位和義項:
【手】① 名人體上肢前端能拿東西的部分。②拿著:人手一冊。③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冊|手折。④親手或親手寫的:手訂|手抄|手稿|手令|手跡。⑤手段;手法:手辣|眼高手低。⑥(~兒)量用于技能、本領等:他真有兩手|學得一手絕活兒。⑦擅長某種技能的人或做某種事的人:選手|能手|操盤手|拖拉機手。
上面例子顯示,“手”有7個義項,其中只有1、6意義是義位。這是多數學者的看法。此外,也有少數語義學者不用“義位”這個術語,只用“義項”,把二者等同。
劃分義項有粗細,義項有大小之分。大義項,可能包括兩個義項。如20世紀70年代以前的《新華字典》“家”的第一義項“家庭和所住的地方”,包括《現漢》“家”的一、二義項:“家庭;人家”“家庭的住所”。
義項,還有主次之分,如《現漢》“擔綱”:“指在藝術表演或體育比賽中擔任主角或主力,泛指在工作中承擔重任”,逗號前是主義項,逗號后是次義項或準義項,俄國人叫“意味”。次義項,隨著頻率的升高,可以升為一個獨立的義項。
義項,還有母子之分。如《現漢》“子·zi”名詞后綴。a)加在名詞性詞素后,b)加在形容詞或動詞性詞素后。a、b是子義項。
義項還有義項群及其概括義。如《現代漢語規范詞典》“打”①擊。a)用手或用器物擊打。b)被擊而破碎。c)(用武器等)攻擊;攻打。d)(風、雨等)擊打。“擊”是義項群的概括義,abcd是4個義項,因為可以概括一個意義,所以合并為義項群。《劍橋國際英語詞典》《新牛津英語詞典》等都是這樣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