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詞位和條目
第一節 詞位和條目
條目不完全等于詞位,詞位指同一語音形式及其變體所包含的各個義位。
在現代詞典中,詞位和條目的協調原則是:詞位是正條,并予釋義、舉例;詞位變體是副條,一般不釋義、舉例,很少用的也不單獨出條,只括注在主條之后。主條和副條,是不能等量齊觀、相提并論的。
在現代早期的詞典中,詞位和詞目常常是不協調的。
1847年俄國科學院第二所編纂、出版的《教會斯拉夫語和俄語辭典》(收詞114749條,4卷本,圣彼得堡)還沒有詞位觀念。至少在下列三個方面是違背詞位理論的:
(1) 把陽性和陰性名詞,等量齊觀為兩個詞條;有的名詞應該以陽性為主條,有的名詞應該以陰性為主條。
(2) 把某個名詞及其指小、指大構詞變體,等量齊觀為三個詞條;應該把變體作為副條,釋義為“……的指小(指大)”,舉例多應省略,有時舉例是提示引申用法。
(3) 把同音詞作為一個詞條。無論同形的和異形的同音詞,都是意義沒有聯系的,應該是兩個詞位。
1935~1940年出版的烏沙闊夫《俄語詳解詞典》把兩個同音詞當作一個詞條/詞位,這種錯誤也不是罕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