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我的大刀饑渴難耐】
- 我拿了若干影帝
- 吃奶小羊羔
- 2737字
- 2019-04-01 21:09:43
第十四章【我的大刀饑渴難耐】
賣力鼓掌的人是被李昆吸引來的那些人,
這些人大部分是馳潤輝影視傳媒文化娛樂公司的人,也有一部分來這里辦事經過這的,
他們被震撼到了,有感而發地給了李昆“所做的詩”以極大的肯定,
幸好這些人有一定素養,而不是冒失,
要是在大街上隨便的一些愛發朋友圈的瓜眾,恐怕要闖進來跟李昆合影發圖了,
接待女子聽到身后打雷一樣的掌聲,這才意識到門是打開的,
工作謹慎的她,立刻意識到自己的失職,連忙轉身朝門外的人揮揮手,小聲說了句“不好意思,面試呢,不適合觀看”,馬上把門關好,從里面叉了,回過頭來,不敢正眼看三位面試官,低眉順眼地肅立站好,
三位面試官,不同于門口那些過客,
他們要保持理性,
所以,當李昆朗誦結束,杜醇從詩的意境中拔出來,含蓄地拍了一二三,三下巴掌,
左右地,和導副還有女助理對了一下眼神,互相點點頭,等接待女子把門關好后,杜醇發話,
他沒有褒揚李昆的詩,也沒有表揚李昆,
“可以來一段感情戲嗎?”杜醇壓下心里起的波瀾,臉上換了一絲和氣地說道,
聽他說話的語氣,從命令式變成了征求式,
選演員,要看演技,
杜醇讓李昆朗誦詩歌,只是考查一下他吐字歸音是否到位,
結果,“讓暴風雨來的更猛烈些吧”,全詩最后一句剛一落地,三位面試官已經把印象分給李昆達到最高,
這個李昆可以啊,先說詩的質量,絕對不是一般胸懷的人能寫出來的,
再說李昆的表達能力,那還用說嗎,招來門口那多駐足者,掌聲的熱烈程度足以說明,
聽到杜醇的新考核項目,李昆眨著眼睛,略一思考,
“杜導,那我演《過了十八歲》中的一個片段。”這部衛視熱播過都市情感劇,是李昆這具身體的前身留給李昆的記憶,
給面試官演戲,當然要演他們熟悉的,才更有代入感,
當然,難度自然也就大了起來,看過的劇,必然會有先入為主的效應,
如果表演得的感情不如原劇中角色充沛,那會減分的,
杜醇微微點頭,“來吧,我跟你搭詞兒。”
沒有醞釀太長時間,3,2,1,三秒鐘過后,李昆演得許京飛來了,
只見李昆靠在椅子上,把雙腿翹到會議桌上,瞇著眼打盹,
杜醇那里配合一下,啪地,一拍桌子,
李昆唰地把雙腿從桌子上撤下來,往右邊瞅了一眼,右邊沒人,趕忙再把腦袋扭到左邊,笑嘻嘻,賤賤地喊了聲:“老婆,啥時候來滴?”
杜醇厲聲配合李昆,道:“誰是你老婆。”
李昆賊眉鼠眼地,抬起屁股往周圍看了一眼都在假裝埋頭苦干的公司同事,又將屁股放下來,把空氣想成老婆蘇暖的胳膊,搖著撒歡,小聲求饒道:“老婆大人饒了我,回家咱再制裁嘛,一日三餐,洗衣做飯,擦地板倒垃圾,老公全包圓,并且……”
停頓一下,洞察一下蘇暖的臉,
“并且以后絕不會再和女同事出去吃飯,”李昆說這句話時,把底氣泄下去,
關于絕不如何如何,這樣的話,已經是第N次說了,
杜醇朝女助理示意一下,女助理過去揪了李昆耳朵,
李昆立馬“哎喲哎喲,老婆老婆,輕點輕點,擰死老公你可就守寡了,”
“哎喲哎喲,我要是再敢跟女同事出去吃飯,我就是王八蛋,要是再敢K歌到深夜才回家,我出門被車給撞……哎喲哎喲,”
“停吧。”杜導臉上露出一絲笑意,
跟杜醇一起工作的人都知道,要是能看到杜醇對誰笑一笑,堪比跟國家總統握一回手,太稀缺了,
笑,代表杜導對李昆的認可,
“不錯,”杜醇歪頭跟導副小聲說了一句,
女助理回到原位坐直,
杜醇繼續,“試試鏡吧,”
聽杜醇這么一說,李昆心里“我去”,剛才的這些累,不算呀,
挑戰還開始啊,
杜醇朝接待女子揚了一下頭,“讓攝影師帶設備過來吧,”
很快,腦袋頂上扎著小揪揪辮兒,下嘴唇下方蓄了阿拉伯數字1字胡的攝像,扛著攝像機進來,
其實,不見得真錄像,
就是把鏡頭擺在李昆眼前,考察他的鏡頭感,
有的演員被鏡頭對準時,會產生一定的心里壓力,從對表演效果產生不良影響,
這正是劇組在面試演員時,必須要讓演員試鏡的道理所在,
因為在演員上了片場真正拍戲時,你是必須要面對鏡頭的,
作為演員,不應該怕鏡頭,要視鏡頭如自己的愛人和孩子,乃至父母,要喜歡它,甚至愛上它,愿意為它付出,
“你過來,把這段戲看一看,你演張耀燾,十分鐘之內開始,”杜醇把一沓A4紙交給李昆,他起身出去了,
可能是去廁所,或者去喝水,
導副和女助理,見導演出去,他們先后也走了,
十分鐘呢,相當于一個課間,
在這里等著,多沒意思啊,出去回復個微信消息啥的,會抽煙的抽袋煙,
劇本拿到手后,上面給李昆勾選了一小段戲,
李昆連著看了三遍,
第一遍,先把要表演的劇本部分和這部分之前的內容,粗略過一遍,對故事構成和要表達的事件有一個大概的整體了解,
《出鞘》是一部戰爭劇,題材依然是圍繞著國.共抗日,
李昆試鏡要演的張耀燾,是我軍獨立團團長趙云鵬的警衛員,
因為趙云鵬幾乎每天都是活動在小鬼子兵團的牙齒上,
所以,作為趙團長貼身警衛員的張耀燾,每時每刻都有保護團長的職責,
只要有趙云鵬在,基本上都會有張耀燾在,直到張耀燾犧牲,
第二遍,李昆逐句逐字地細看他要表演的這段,已經不能用嚼字形容,應該說一頭就扎進了劇本人物角色里面,
注意力高度集中,那個女接待來到李昆身邊給他換了一杯熱水放下,李昆居然沒覺察到,真的太投入了,
如果此刻李昆能分出神來,把自己當下這種專注程度跟拿大獎系統聯系一下,他會更加深刻地懂了系統里“演技周邊能力”這個參數是什么含義,
這么高度專注,李昆在高考時都做不到,
等把這段戲看完,李昆基本上在心里形成角色形象,并且,把故事發生地已經置景,呈現給觀眾的視覺感受以及心里感受也已定位準確,
第三遍,他背臺詞兒,
并不是像學生背七律詩那么,只把話過喉,而是將語言和人物當時的心理狀態以及表情,有機地結合起來,
李昆驚奇地發現自己背詞兒背得相當快,
看一句臺詞兒,望一眼天花板想一下,就準確地記下來了,
要不是有那個女接待在房間里面,李昆會出聲試一試的,他胸間好像有一簇小火苗子,表演的渴望噴薄欲出,
老話說的好啊——我的大刀饑渴難耐,
他很喜歡張耀燾這個角色,
杜醇給他劃定的這一段劇情,挺合李昆胃口,輕松幽默,最后還大獲全勝,把一屋子鬼子軍官全部干翻,表演起來會爽感十足,
三遍過后,大概用了七分鐘,
覺得沒有太大問題了,李昆才戀戀不舍地從戲里把自己拔出來,低頭看到水杯,端起喝了一口,這才想起女接待給送的水,朝她笑笑說了聲“謝謝你”,
女接待很實在,看李昆喝了半杯下去,過來拿了李昆的杯子,又跑去飲水機給他接,還雙手放到李昆跟前的桌子上,眼睛里滿是欽佩,
李昆心想,這個丫頭不會是文青吧,聽到《海燕》被染到了,
接下來,用了不到一分鐘,李昆把要表演的戲段過了一遍腦子,臺詞兒順著就跟下來了,
抬頭剛一看墻上的石英鐘,還差一分鐘就到了十分鐘,杜醇他們三位進來了,
李昆站起來微笑,同時心里在想,杜大導演的時間觀念超強,說十分鐘內,真是內啊,
三位面試官坐到原先的位置,杜醇沒問李昆是不是準備好了,直接就說:“開始吧。”
這就是傳說中的雷厲風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