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互聯網浪潮下的跨界與融合

  • 跨界營銷
  • 吳正峰
  • 6316字
  • 2019-02-01 17:57:15

互聯網是發展變革的驅動力,其有著強大的顛覆能力,“互聯網+”推動了互聯網與各產業的融合發展,對提升企業的創新力和生產力有著重要的意義。在互聯網浪潮下,傳統企業將何去何從?又將如何應對整合?融合與跨界將是企業當下主流的發展趨勢。

“互聯網+”是產業跨界融合的推動力

如今,我國已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互聯網大國,網絡基礎設施日益完善,互聯網對經濟社會的幫助作用日益凸顯。經過近些年的發展,中國的互聯網企業、產業的應用規模在世界上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一切都得益于“互聯網+”概念的提出。

“互聯網+”的概念一經提出,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里就席卷了全國,引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互聯網革命,即計劃利用互聯網的自身優勢對所有的傳統產業進行相應的改造升級,然后以此為跳板,引領全國經濟的全面轉型和升級。

馬化騰說:“移動互聯網就像電一樣,過去有了電能讓很多行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有了移動互聯網,每個行業都可以拿來用,改造自己的行業。”“互聯網+”不僅正在全面應用到第三產業,形成諸如互聯網金融、互聯網交通、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教育等新業態,而且正在向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滲透。總的來說,互聯網對產業的跨界融合的影響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信息技術推動產業跨界融合

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逐漸形成了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產業跨界融合新模式。比如近年來,互聯網思維被運用到了各個行業,其普及性在行業內可謂人人皆知,甚至出現了“無互聯網思維,無存在感”的趨勢。

企業進行跨界融合,就是為了進行信息流、資金流以及物流的集合。企業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對信息進行有效控制,致使資源和物流出現相應變化。當下,互聯網企業對傳統企業的顛覆愈演愈烈,正在快速發展成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所以,傳統企業利用“互聯網+”思維進行自我變革,加快企業自身的轉型與升級勢在必行。而互聯網是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之間連接融合的橋梁,也是產業跨界與融合的重要保障。

2.技術升級與變革引領不同領域融合

如今,制造、能源動力、電子、互聯網等方面都在技術上進行著不斷的突破與創新,同時也引領著不同產業之間的跨界與融合。例如,電子領域發生了以互聯網信息技術為依托的一系列技術革命,動力領域產生了以新能源和動力裝備為依托的變革,制造領域則形成了以3D打印技術和智能制造技術為核心的制造新模式等。

隨著各項技術的不斷突破與創新,以及幾大技術領域的跨界與整合,整個傳統行業都進入了產業變革之中。所以,無論是舊的生產模式,還是舊的商業模式,抑或是舊的營銷模式,都已經跟當下的發展形勢格格不入,亟須尋找一種新的發展方式,跨界與融合便成為趨勢。

3.“互聯網+”新需求推動產業跨界融合

目前,隨著“互聯網+”概念對社會市場的影響逐步擴大,無論是互聯網市場,還是傳統市場,都出現了一些新的需求,也正是這些新的需求推動了產業的跨界和融合,并加快了跨界融合的速度。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新的市場需求遲早會出現。不過,這些市場需求還需要經過產業的有效整合,才能發揮作用,從而滿足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

隨著新興科技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各個領域越來越難以滿足市場需求,這就需要各領域之間進行有效連接,逐漸融合起來,以滿足日漸增長的市場需求。而產業間的跨界融合必然會滿足更多的市場需求,這種跨界與融合相輔相成,共同發展。

移動互聯網引領社會形態發生巨變

十年前,手機主要的功能還是打電話,人們還泡在網吧上網,如果你想用移動網絡看電影?或是替代電腦,那就是癡人說夢。然而如今,手機除了可以打電話,還可以看電影。許多人不再經常打開電腦,而是利用手機就可以滿足自己的需求。

這一切的變化,都要歸功于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互聯網+”一詞頻繁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可能很多人不清楚這個詞的意思,但它卻存在于生活中的各個角落,使社會形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捷。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1.生活方式出現新形式

互聯網的出現,讓世界各地的人們可以利用互聯網進行信息交流和資源共享,電腦網絡連接著人們的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領域,使人們的生活方式,包括購物方式、閱讀方式、學習方式、工作模式等出現了新的形式。

2.不同領域邊界變得模糊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流動起來,行業壁壘在信息洪流沖擊之下變得越來越脆弱,行業融合、領域交互成為新趨勢。過去小范圍的知識傳遞,變成了無邊界的網絡社交。不同思想的交流碰撞,必將使得不同領域在未來涌現出越來越多的“跨界人”。

3.社會利益結構多元化發展

互聯網的發展促進了社會利益結構的多元化,使得原有的社會分層結構發生變化,導致社會群體的關系更加復雜。傳統社會結構出現了巨大改變,網絡社會結構則重新依據興趣、愛好等方式進行重組。

4.價值觀念和行為模式得以重構

互聯網是一個信息流動的平臺,自然也有它固有的文化屬性。具有虛擬性、匿名性、快捷性、開放性等特點。尤其是互聯網作為人們長期參與其中的虛擬社會,有著獨有的網絡論壇文化特征,互聯網提供的資源在空間上重塑了人們的活動場所,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模式。

互聯網跨界顛覆利益分配模式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加速發展,智能產品和服務出現了井噴的現象,傳統企業紛紛跨界進入移動互聯網。只要打開百度糯米、團800等生活服務網站,無論是K歌、吃飯、看電影,還是打車、訂機票,都可以輕松搞定。跨界移動互聯網已為傳統企業帶來顛覆式的盈利模式,使用戶與產品之間的連接更加便捷。

1.連帶產品跨界使企業的盈利模式得到擴展

大多數人認為,跨界只是某一種產品或者某個行業與其他產品或行業的合作。其實,這種理解是不科學的,跨界可以是多方面的,甚至可以形成連鎖反應。

舉個例子來說,你開了一家書店,可以跨界經營茶飲行業、購物行業、講座行業等。打造不一樣的主題,給用戶帶去多元化的體驗。這樣的連帶跨界不但能讓你的產品更有賣點、更好玩,還能帶來更大的盈利。

再拿粉絲經濟來說,粉絲經濟最早來自于“超女”,超女粉絲們都有充滿食欲的名稱,如玉米、涼粉、盒飯等。粉絲團長們振臂一揮,粉絲們奔走相告,這些粉絲群體的聚集和行為催生出粉絲經濟的雛形。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粉絲經濟搖身一變,粉絲群體成為明星們吸金的重要方式,形成了一種嶄新的商業形態。當然,明星要掙錢,粉絲舍得花錢,兩相情愿。直到今天,粉絲經濟依然存在,而且不僅僅限于明星,產品制造商也開始玩起了粉絲經濟。這種連帶跨界使企業的盈利方式也得到了擴展。

2.跨界符合用戶需求,就能獲得利潤

跨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想要跨界成功,就必須符合用戶的需求。因為只有客戶需要的產品,才有可能賣出去,企業才能獲得利潤。鮮花餅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鮮花餅的跨界,起初是由幾位“多年寂寞的人”在微信朋友圈進行的一場赤裸裸的表白。有意思的是,他們示愛的對象不是某個人,而是一盒名叫“我是花吃”的鮮花餅。這場“秀”讓“我是花吃”鮮花餅人氣暴增。在內測期就月銷8萬枚,上線一個月銷量就突破20萬枚,并頻繁與《羅輯思維》、褚橙等同時亮相。

在互聯網知識社群《羅輯思維》為慶祝粉絲突破250萬而舉辦的Party上,“我是花吃”創始人受邀參加。此外,“我是花吃”還出現在《羅輯思維》眾籌實驗室推出的主題“這些企業也都很牛,我們愿意為他們背書”中。

“我是花吃”緊接著又與褚橙搭檔亮相于本來生活網,9粒褚橙+6枚鮮花餅組成“兩種關于香甜的欲罷不能,一種關于創業的向上力量”主題禮盒,一度售罄。

這兩次跨界營銷都為“我是花吃”帶來了不錯的曝光率和銷量,品牌觸達率迅速提升。當然了,這并非“我是花吃”的全部,鮮花餅只是“我是花吃”的尖刀產品,他們想要做的,是立足云南的鮮花產品,打造一條豐富的鮮花衍生食品鏈條。由此可見,跨界營銷不僅能夠給企業帶來銷售的增長,而且還能實現互贏。

在個性化消費時代,跨界是個性化的表現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也意味著個性化消費時代的到來。個性化消費是指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更加注重通過消費獲得個性的滿足,精神的愉悅、舒適及優越感,能夠以個人心理愿望為基礎挑選和購買商品或服務。這個時候,人們所選擇的不僅僅是商品的實用價值,還充分體現了個體的自身價值,這種消費觀念越來越得到普及。

值得一提的是,個性化消費時代的到來,給企業帶來了新的機會,但同時也使得部分傳統企業的大規模生產、流水線作業等優勢變成了一種負擔。面對這種形式,這些企業該如何應對呢?個性化定制可謂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其實,對中國的傳統制造業而言,從整個生產形態上說,就是從大規模生產轉向個性化定制,使整個生產的過程更加柔性化、個性化、定制化。比如,小米手機的生產,就是根據粉絲的需求,以個性化定制贏得更多的用戶。

這表明企業打造傳統的B2C平臺,建立與消費者溝通的入口的重要性。當然,企業還應該建立移動互聯網溝通平臺,讓每位用戶都參與進來,讓他們都成為產品經理人,和企業一起構建屬于自己的產品體驗。褚橙就是最好的個性化定制案例。

以往的橙子都是遵循流水線裝箱、發貨、售賣。然而,褚橙卻另辟蹊徑,走出了一條與普通橙子不一樣的道路。褚橙根據人群的不同,設計了十幾款個性包裝,并將網絡流行語印在外包裝上,分別鎖定不同的人群。這樣新奇的方式很快在網絡上火了起來,褚橙也成了人們心中的“勵志橙”。

可見,企業應該根據消費者的需求生產產品。例如,當人們處于溫飽狀態時,企業提供最基本的食品就能滿足消費者;當消費者追求流行時,企業則需要生產符合流行趨勢的產品才能滿足他們;而當消費者追求個性化時,企業就需要為他們量身定做個性化產品了。

因此,面對個性化消費的浪潮,企業應該把握好個性化定制,適當地進行產品跨界。比如在產品的設計、生產與營銷方面,努力追求產品的個性,以滿足不同年齡、不同層次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然后通過跨界營銷手段,吸引更多的消費群體。

互聯網時代傳統企業的出路

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大量傳統企業困境重重,紛紛走上轉型之路,企業之間的競爭變得更加復雜和難以預料。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使用戶、體驗、平臺、跨界、創新等元素成了企業生存的決定性因素。在這種形勢下,傳統企業只有兩條路可走:要么迎頭跟上腳步,探索新型的經營模式;要么堅守老路,在掙扎中求生存。

幸運的是,互聯網的到來為企業的跨界提供了便捷。跨界成了一場顛覆活動,確切地說是互聯網行業對傳統行業的顛覆。傳統企業想要在顛覆中重新崛起,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打破原有的利益分配模式,顛覆原有的商業模式。只有進行這樣的顛覆性變革,企業才有機會實現更好的盈利,實現跨界的成功。

很多傳統企業之所以會陷入發展的困境,往往是因為不重視新生事物。歷史已經證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往往一個不起眼的新生事物卻帶來巨大的變革。當下,跨界是企業發展壯大的必經之路。大企業,可以通過強強聯合,共享雙方優勢資源;中小企業則可以通過與大企業的跨界合作,借他人的大樹來為自己庇蔭。

某白酒企業一直采用單一的傳統經營模式,一開始業績不錯,但隨著互聯網的興起,業績開始下滑,甚至一個月都賣不出幾箱酒。不得已,企業的負責人被迫進行了戰略調整,于是與一家叫作“食尚國味”的飯店合作,借助“食尚國味”已經比較成熟的線上和線下營銷渠道來銷售白酒,開始利用互聯網營銷。

這家企業具體的做法是:從“食尚國味”微生活會員卡中篩選出一些高端消費者,然后單獨針對這些用戶開展營銷活動,比如通過微信公眾號為用戶推送消費達一定額度即免費贈酒的活動消息。

通過這種互聯網營銷活動,該企業的酒類產品迅速由滯銷品變為了暢銷品,銷量一路攀升。如今,這家企業在跨界思維的引導下,改變了原有的經營模式,先后與多家不同行業內的企業合作,市場口碑越來越好,品牌影響力也越來越強。

通過這個案例,你可能會認為只要實現了線下商品的線上化,或者在電商平臺上開店,在微博、微信上做營銷和宣傳,吸引一些線上用戶參與線下的活動,就完成了企業的互聯網化,就能夠像這家白酒企業一樣實現跨界的成功。

其實,這只是傳統企業跨界的皮毛而已,跨界成功的精髓在于傳統企業要具備互聯網思維,并善于用互聯網思維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只有抓住了這一點,傳統企業才能從根本上跨界到互聯網行業。

跨界的本質:高效率整合低效率

在互聯網時代,企業面臨著諸多困境。要想順利地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尋找新的思維、新的方法。跨界思維就是一種新型的策劃理念與思維模式,其通過嫁接其他行業的價值對企業進行創新改造,制定出全新的企業和品牌發展的戰術,讓原本毫無關系甚至相互矛盾的行業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從而在融合的過程中碰撞出新的火花,實現共同贏利。

我們知道,在進入互聯網時代之前,傳統企業牢牢控制著市場。然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使跨界成為一種新的潮流。為什么變化會如此之快呢?因為進入互聯網時代之后,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得一切基于信息不對稱的中間環節被取代,更加高效的模式應運而生,顛覆傳統企業的跨界商業模式便誕生了。

事實上,跨界之所以能夠實現,其本質在于消除了信息的不對稱,使得更加高效的商業模式浮出水面,同時顛覆傳統企業的銷售模式。這里我們以新東方集團和滬江網為例來進行說明,兩者都受到了互聯網的沖擊,但不同的策略造就了不一樣的結果。

新東方集團的線下教育培訓曾經做得紅紅火火,尤其是其出色的英語培訓,讓一些二、三線城市的求學者也為之瘋狂,不惜花費大量費用到北京、上海等地進行現場培訓,目的就是聽培訓師講一兩節課。

不過,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更多的培訓課程視頻被放到了網上,雖然有些視頻是收費的,但是價格比較便宜,學習方便,受到了越來越多用戶的歡迎。如此一來,培訓課價值傳遞的過程中的效率差被打破,新東方曾經的優勢漸漸消失,面臨著困境。

再看滬江網,同是專注于英語學習,滬江網開創了在線學習的新模式,讓學員節省了大量的時間、金錢和精力,如今已成為新東方的頭號競爭對手。

可見,跨界競爭帶來的是讓原有的商業秩序重新洗牌,讓企業面臨著被淘汰的危險,如果你不迅速跨界,別人就會走在你的前面,比如滬江網的新模式對新東方造成的影響。

那么,在互聯網時代如何實現跨界呢?從本質上來說就是高效率整合低效率。因為信息量的爆發以及傳播方式的變革,使得不對稱的信息得以顛覆。互聯網能夠對傳統行業進行顛覆,是因為互聯網企業從工具到思維,從產品到人才都比傳統企業的效率要高出許多。

因此,傳統企業非常重視互聯網人才以及植入互聯網基因,其重要性在于從思維到技術,從人才到產品,互聯網企業擁有更高的效率和技術,可以實現對傳統要素和傳統生產關系的重新分配,從而提升價值傳遞的效率。因此,對于跨界而言,只有改善傳統企業的低效點,企業跨界才能夠得以成功。

那么,什么是低效點呢?其實指的就是一切用戶需求不能很好地得到滿足、高交易成本對效率低下的或者說是存在用戶痛點的缺陷性因素。這些都是阻礙企業發展的因素。對低效率進行改善是跨界成功的保障。舉個例子來說:

水費、燃氣費和電費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用戶需要到營業廳或者小區的物業部門繳費,但是由于大部分人受上班時間限制,往往會延遲繳費,導致出現被斷電、斷水的情況,這種低效率給用戶帶來了不便。

后來,隨著網上支付的發展,阿里巴巴的支付寶業務上線,人們可以很方便地在網上繳納水電費、煤氣費。這樣,繳費效率大大提高,相應機構的工作壓力也大大減輕,這便是低效率向高效率的轉變。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無論是跨界企業對傳統企業低效點的顛覆,還是傳統企業的自我跨界、自我逆襲,都要用心審視傳統企業自身及其整個價值鏈條中存在的低效點,以完成自我革新或顛覆。只有具備顛覆和打破的精神,跨界才會取得成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庆县| 中阳县| 搜索| 梁河县| 兰溪市| 拉孜县| 阿合奇县| 昌邑市| 博白县| 噶尔县| 册亨县| 多伦县| 宁津县| 钟祥市| 高青县| 都昌县| 双峰县| 昌黎县| 博客| 吴旗县| 新龙县| 长垣县| 昌图县| 和静县| 罗平县| 泾阳县| 武隆县| 石棉县| 富裕县| 景谷| 永丰县| 武清区| 城固县| 邳州市| 乌苏市| 东至县| 科技| 达州市| 南投县| 炎陵县| 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