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人的詞作的就是好,他的《惜紅衣》中的句子說:“岑寂,高樹晚蟬,說西風(fēng)消息。”是好極了。還有那篇詠歌“江左名都”的《揚州慢》更是風(fēng)流無比了。他譜了曲子,他也能唱,他的聲音經(jīng)歲月而不凋,還在流響。昨晚看金文達《中國古代音樂史》忽然就看到他了。他一輩子也沒有做官,靠自己寫詞譜曲過活,有一段時間,反復(fù)過好幾次,他把自己寄居在范成大家里,范是年老退居,整日里閑來無事,養(yǎng)了一幫子樂工與歌妓,以聲色自娛。詞人覺得他就像梅花了,寫了《暗香》、《疏影》兩個曲子,取悅主人,主人也越來越覺得自己像梅花了,飄飄然陶醉起來。有一日,忽然高興,隨手把身邊一名色藝雙全的歌妓贈給了他。歌妓叫小紅。詞人這回高興地帶著小紅回家了,路過蘇州城東的垂虹亭時,詞人詩性大發(fā),高興地唱到:“自琢新詞韻最高,小紅低唱我吹簫。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
有了小紅以后,詞人也變了,他的詞中就很少有國事愁懷的意緒,徽、欽二帝在異國他鄉(xiāng)受罪,也用不著他來呼喊,詞人從此后也不責(zé)備別人“偷安”,他帶著小紅“偷安”去了。偶爾也會說些愛國的詞句,那明明是偷安者心滿意足茶余飯后的余事了。
詞人是姜夔,歌妓是小紅,小紅是上帝關(guān)在籠中的一只靈狐,詩人范成大不小心放了出來,詞人姜夔抓到了,小紅改變了詞人,小紅也改變了自己。
人間的煙火燒得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