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章

  • 母親
  • 徐鐸
  • 5726字
  • 2019-01-21 10:51:27

鄧佩玉已經是二年級的小學生了。她在實驗小學讀書,實驗小學是全縣的重點學校,縣里的干部子女都在這所學校讀書,看著那些干部子女的穿戴,鄧佩玉很羨慕,回家也跟爸爸媽媽要一雙紅色的小皮鞋。要在平時,鄧仁修會答應女兒,給女兒買她想要的東西。可是,一連串的花銷,讓他也捉襟見肘了。花光了積蓄,還欠了外債。女兒這時候向他要皮鞋,他的心里一下子就躥出了一股子火氣。他說:“你小小的年紀,就要穿紅皮鞋,不行,不能你要什么就給你買什么。”

因為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子,鄧佩玉真的是嬌縱慣了,聽說不給她買想要的鞋子,她來了倔脾氣,飯也不吃,學也不上,坐在那里慪氣。

鄧仁修見這情景,也來了脾氣,慪氣不是嗎?你給我罰站去,站到門外,什么時候不再慪氣了,什么時候才不罰站。

鄧佩玉也毫不示弱,她就站到了門外,噘著小嘴,跺著小腳,她要慪氣到底。

下班回家的許英蓮看到了門外的女兒慪氣罰站,她把女兒領進了屋里。女兒甩開了媽媽的手,她說:“你答應給我買紅皮鞋了?”

媽媽說:“媽答應了,你別再慪氣了,小孩子不能跟大人慪氣,明白嗎?”

鄧仁修見了,氣不打一處來,他說:“你就嬌慣她吧,古人有話,慣子如殺子。”

許英蓮說:“女孩子跟男孩兒不一樣,女兒要嬌慣養活,男孩兒才應該讓他吃點苦。”

鄧仁修說:“因為要對付饑荒,上哪兒弄錢給她買皮鞋?”

許英蓮說:“不用花錢,等我求鞋廠的孫師傅,讓他給孩子做一雙不就完了嗎。”

鄧仁修說:“咱們欠下的是人情,難道人情不是錢嗎?”

孫師傅和他們住在一條街上,他們是挺好的鄰居,因為經常有業務往來,孫師傅與許英蓮也熟悉了,他早就要給許英蓮做一雙皮鞋,她都沒答應。這回,她答應了,可不是給她做,而是給自己的女兒做。女兒長得也招人喜歡,許英蓮想,從前,自己小的時候,因為家里貧窮,又是舊社會,沒有好吃的,也沒有好穿的。輪到了女兒,她不能讓女兒再像自己小時候那樣。好看的女兒應該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讓孩子有一種幸福感。

鄧丕鐸也上學了,也是在實驗小學讀書。他的班主任老師姓周,班上來了一個腿腳有殘疾的孩子,她就有點關注。她發現,鄧丕鐸十分聰明,同樣認字,同樣書寫,他總要比同齡的孩子超出一截。他的字寫得十分工整,他畫畫也很好,也許身體的殘疾,才促使他的其他各方面都十分的優秀。周老師得知鄧丕鐸是許英蓮的兒子,放學以后,她特地到鄧丕鐸家家訪,鄧丕鐸告訴老師他的爸爸沒有下班,媽媽也沒有下班。

周老師才跟自己的學生說起了在課堂上不能說的話:“你媽媽是個了不起的媽媽,你要好好學習,你與別的同學不一樣,他們的身體棒棒的,將來當工人,當農民,他們干什么都行,可你不行,你必須要努力學習,要有一技之長,這樣你才能生存,你才有希望。”

周老師一直等到許英蓮下班回到家里,看見孩子的老師一直在等自己,許英蓮有些不好意思。周老師來見許英蓮,無非是為孩子的事,“這個孩子與別的孩子不同,他身體有殘疾,如今看來,他一切挺正常的,作為家長一定要激勵孩子,從小就努力上進,克服一些障礙,這樣,在人生的起跑線上才不會輸給他的同齡人。你兒子很懂事,我很喜歡他。”

許英蓮說:“直到現在孩子生病落下殘疾了,我也沒有在孩子身上花費多少心血和精力,說起來都有點愧疚。我一天到晚忙工作,我每天都在商場忙十個鐘頭以上。因為身上有個榮譽頭銜,自己也逼著自己努力工作。對于孩子,真的是付出得太少了。只要他們別凍著餓著,孩子去了學校,因為學校有老師,我的心也就放下了。”

許英蓮這才想起了兒子的特長,他喜歡畫畫,天天都畫,到處畫,什么也都畫,她跑旱船時,兒子看過后,在家里的地上給畫下來了,而且畫的不是她一個人,他把那些打鼓的、吹喇叭的,還有敲鑼的、看熱鬧的統統畫在了地上。有一回,鄰居孫大哥來串門,他看見了鄧丕鋒畫在地上的畫兒,孫大哥挺吃驚的,他說:“這個孩子會畫畫,你們兩口子應該好好地培養他吧,將來他會成為一名畫家的。”許英蓮和鄧仁修沒當成一回事,想想孫大哥說的話,再加上周老師的家訪,他們倆也意識到了,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孩子。以前,他沒有動過工廠里的一張紙,培養兒子畫畫以后,他經常把工廠里用過的廢紙拿回家來,讓兒子在上面畫畫。

鄧仁修經常往家里帶廢紙,周有賢問他,帶紙做什么時,鄧仁修就說起了兒子學畫畫的事。周有賢說,畫畫應該經師拜師才行,不能讓孩子照著葫蘆畫瓢。

說到拜師,鄧仁修拍拍腦袋,現成的老師,為什么不拜他呢?老師是誰,老師近在眼前,他就是金先生。新中國成立以后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老先生的畫就入選了,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大畫家。鄧仁修要讓兒子拜金先生為師的事,許英蓮也愿意,那么好的老人,不僅可以教孩子畫畫,而且他的品德,也是值得孩子學習的。

鄧仁修帶著兒子來到了金先生面前,他向先生說明了來意,金先生撫摸著鄧丕鐸的頭,他說:“我早就說過,這個孩子與眾不同,他早晚會有出息的。仁修啊,因為孩子的腿,我真的生你們兩口子的氣,好好的一個孩子,讓他殘疾了,多可惜,真讓人心痛。”

金先生讓鄧丕鐸畫了幾筆畫,給他瞧瞧。鄧丕鐸畫了幾筆,他隨心所欲,想起什么就畫什么,看得金先生直抿嘴笑。

鄧仁修問:“怎么樣,金先生,我兒子他將來會像你一樣吧?”

金先生說:“你們老鄧家有這個傳統,你父親就能寫會畫,可惜,他畫的都是俗東西。丕鐸,你以后就到金爺爺這兒,我畫畫,你就在旁邊看。平時,自己要好好學習,好好寫字,寫好了字,畫畫才能派上用場。讀書是你的主業,課余時間再畫畫。”

金先生是個開明紳士,他小時候因為腿腳不好,父親讓他多讀了兩年書,十六歲起,他就在一家印刷廠當伙計。因為勤勞能干,他在工友當中也很有人緣。幾年后,因為工廠經營不善,近乎破產。這時候,大伙一致推舉金先生當掌柜的,帶領大伙一起干下去。金先生憑借著自己的勤懇和智慧,終于讓幾乎倒閉的印刷廠走出了困境,他也從一個伙計,成了一位有身份的人。事業成功以后,人到中年,也不想再拼搏了,于是,他把自己掙下的產業交給了兒子們經營,他請了一位四川籍的老師,開始學習繪畫。也許有著先天的靈性,而且悟性極高,學習了沒有多長時間,金先生也畫得出一筆好畫。他不僅參加了全國美術展覽,省里的、市里的展覽,他都參加過。他筆下的花卉,時而大寫意,時而半工半寫,畫得活靈活現。為了能畫好畫,金家大院里面種植的都是一些奇花異草。

鄧仁修心思還是用在了吃上面,鄧仁修一邊償還姑姑去世時欠下的債,一邊還要讓孩子們不挨餓,他也絞盡腦汁,費盡了心思。晚上睡覺前,許英蓮洗腳的時候,鄧仁修發現,妻子的小腿有些粗大,再細看一看,她的腿浮腫了。妻子最近也有了一些變化,她的小腿上突出的血管頑固地盤踞著,這是營業員的職業病,她每天都要站立十幾個小時,她還要跑前忙后,一天到晚不閑著,還不到三十歲,她已經患上了靜脈曲張這種病癥。她的腿又浮腫了,明顯就是營養不良造成的。鄧仁修很是擔心,這樣下去,怎么能行?

許英蓮卻滿不在意,商場營業員,哪個腿腳沒有這些癥候。我又不是千金小姐,真的沒那么嬌貴。都是從舊社會走過來的人,咱們吃的那些苦,比起今天來,這算得了什么。

為了能弄到吃的東西,鄧仁修還是求到了于成才的跟前。于成才也真的有辦法,第二天,他就把一包豆腐渣送到了鄧仁修的面前。豆腐渣雖然不是什么好東西,但在吃不飽肚子時,豆腐渣也成了稀罕的東西,因為它能摻在糧食里面食用。

鄧仁修沒少得到人家于成才的好處,他也應該請人家喝頓酒。這個禮拜六下班以后,鄧仁修帶著于成才走進了家門。于成才帶著一瓶酒、一包花生米,還有一包豬頭肉。本來今天下班以后,鄧仁修要帶著兒子到金先生家里去學畫的。因為于成才,他不能去了,只能陪著人家喝酒。于成才也真能喝酒,一大杯酒,幾口就喝進了肚子里。一會兒,他也就有了醉意,他的舌頭有些發直:“鄧師傅,師母怎么還沒回來?”

鄧仁修說:“她是主任,天天下班以后,她走得最晚。咱們喝酒,她一會兒就回來了。”

于成才說:“我聽說,全縣四大美女,頭一位是我師娘,二位是縣評劇團的李蘋,三是水果公司的李大娘們,四是理發館的那個日本娘們。四大美女當中最出色的,就是你的夫人,我的師娘了。跟咱說說,有個美人師娘,到底是個什么感覺?”

鄧仁修聽于成才說的話已經有點下道,他說:“咱們喝得不少了,別再喝了。”

于成才說:“那哪行啊,師母還沒回來呢,我還要讓師母敬我一杯酒,我還從沒有近距離端詳過師母呢。今天,我要好好地看一看美女師母。”

正說著話,許英蓮邁進了屋里。一進門,她就皺起了眉頭,因為一股酒氣熏得她幾乎打了個踉蹌。因為公爹酗酒,她對于酒氣有一種反感。進門看見了丈夫與工友在喝酒,她也不好意思說什么,只是說:“你們喝吧,我給孩子們做飯。”

于成才拉著許英蓮的手:“師母啊,我朝思暮想,就想著能到鄧師傅家喝頓酒。這輩子算是有幸,今天,我夢想成真了。師母真的是個美人,瞧瞧這雙手,手也是女人的另一個臉面,還有師母的這雙腳,腳可是女人的第二張臉……”

許英蓮的腳上穿著一雙涼鞋,讓于成才說得,她也有些不好意思。她竭力想擺脫于成才,因為第一印象就很不好,她甚至抱怨丈夫,怎么能把這種人叫進家門來喝酒。

于成才說:“不行,我非要師母陪我喝杯酒。”

許英蓮說:“我不會喝酒。”

于成才說:“這有什么會不會的?只有想喝不想喝。我給你們家辦了那么多的事,師母不應該陪我喝杯酒嗎?這個要求苛刻嗎?”

許英蓮皺著眉頭,強忍著喝下了一口酒。

許英蓮喝下了這口酒,于成才把瓶子里剩下的酒全部喝進了肚子里。于成才醉了,他倒在了炕上,張牙舞爪了一會兒,他倒在炕上呼呼大睡了起來。

許英蓮嗔怪地說丈夫:“瞧瞧你做的好事,你說,他醉成這樣,咱們一家人怎么辦?讓孩子們看到,成何體統?”

鄧仁修想搬動于成才一下。無奈,他醉得像頭死豬一樣,搬也搬不動。沒有辦法,他只好去找師兄周有賢。周有賢幫著鄧仁修,把于成才扶上了自行車,好歹把他弄出了家門。

于成才是喝醉了,其實他并沒有爛醉如泥。他就是想在師傅家多待一會兒,他就是想看看生活當中的師母是什么樣子,他念念不忘他握過的那只手,雖然不那么細嫩了,可那是一雙纖細的美人手。他不會忘記從她身上飄過的那股氣息,充滿了迷人的芬芳。他喜歡女人身上的氣味,并不是所有的女人身上的氣味都那么好聞,都那么迷人,美人身上的氣味真的與眾不同,它能讓人迷醉,就像酒一樣。

于成才走了以后,許英蓮還抱怨丈夫怎么把這種人請到家來。

鄧仁修說:“他三番二次要到咱們家來,我都沒答應。今天,是他自己來的,他不請自到,還帶著酒和下酒菜。我想,他也沒少幫助咱們,他到家來,我能不陪他喝點酒嗎?”

許英蓮說:“我看這個人,是歪嘴子吹風,一溜邪氣。你以后離他遠一點。眼下形勢就是這樣,缺吃少喝的,大家都困難,我還是那句話,別人家能過,咱們家也能過。”

許英蓮心里也明白,三兒子兩周歲了,可他還不會說話,叫一聲媽也是那么費力。有一天,送到托兒所的三兒子居然跑回了家里。不會說話,他進門就指著柜子上的餅干盒子,再指了指自己的嘴巴,那意思是告訴大人,他想吃餅干。可盒子里哪有餅干可吃,這把許英蓮給難的,她沒有辦法,只好撩起衣襟,將乳頭塞進了兒子的嘴里。明明知道乳房已經分泌不出乳汁了,可她只能用這種方法來糊弄孩子。眼下,這形勢越來越嚴峻,一時半會兒也不可能有所好轉。

1959年的春節,許文書帶著對象張玉娟從阜新回家過年了。他們是同學,又一起分配到了阜新,在學校讀書的時候,他們就有點相好的意思。來到外地工作,雖然不在一個單位,同學感情和友誼一直沒有淡化。經別人撮合,他們也就順理成章,做了情侶。

弟弟有了媳婦,許英蓮打心里高興。送點什么給兄弟媳婦呢?她想起當年結婚時,鄧仁修給她買的一塊布料,她一直保存著,沒舍得做成衣服。那塊料子是成仁綢緞莊的貨,真正的好料子。因為有饑荒要還,鄧仁修和許英蓮雙手空空,真拿不出什么禮物送給弟弟和弟媳婦。許英蓮說:“哪天,我帶著玉娟到成衣鋪去,給她做件衣服吧。”

鄧仁修說:“只能這樣,現在咱也拿不出什么像樣的東西,送給文書他們。等以后,咱們緩過勁來,再補他們的人情吧。”

鬧元宵的時候,百貨公司照樣要出旱船。今年不像往年,參加跑旱船的姐妹們也是個個無精打采。丁書記知道,這是因為大伙的肚子里空空的,哪里來的力氣再跑旱船?他通過副食品公司,搞了一些豬骨頭,把骨頭熬了湯,再加些蘿卜,每人喝上一碗,然后再跑旱船。肚子里有了食物,人的精神也打起來了。這一年,百貨公司的旱船敗給了皮革廠的花鼓表演。原因很簡單,人家皮革廠有從皮子上面刮下來的臭豬肉渣滓,煉成了油,再分給職工吃,他們的肚子里不缺油水,所以,人家打起花鼓來,格外有勁頭。

許英蓮盡管喝了豬骨頭湯,她打起精神跑頭船,跑頭船的人格外累,人們的眼睛也盯著頭船。許英蓮堅持了沒有多一會兒,她有點眼睛發花,頭也發暈。扮演艄公的大劉看出了蹊蹺,她小聲地問:“英蓮,你是不是有點難受?”

許英蓮說:“我有點挺不住了……”

大劉塞給了她一塊硬糖塊,讓她含在嘴里,“一定要挺住,一定要把這段曲子跑下來。”

許英蓮也給自己加油,嘴里含著這塊糖,她咬著牙堅持下來了。

百貨公司的旱船表演停了下來,可人家皮革廠的花鼓卻一直打個不停。他們把觀眾的目光吸引了過去,觀眾們也嘖嘖稱贊,瞧瞧人家皮革廠的姑娘媳婦們,個個豐滿動人,她們都是吃臭豬大油吃的。人群當中也有人起哄:“眼饞了是吧,那就娶一個皮革廠的媳婦吧。”

大劉征求許英蓮的意見:“要不然,咱們早點結束吧。”

許英蓮說:“怎么也要堅持到最后,不能讓老百姓失望。”

大劉說:“我是怕你受不了。”

許英蓮說:“我沒事,你就劃槳吧。”

看熱鬧的人群里有人喊:“讓那個跑頭船的來一個單人旱船。”一個人喊,眾人也跟著起哄:“對,讓大美人來一個,我們要看許英蓮,她不是勞動模范嗎?”

大劉還想說什么,許英蓮把旱船的背帶掛到了肩膀上,她說:“大劉,就給他們跑一個吧,滿足他們的要求。”

許英蓮一個人在場子里跑了三圈,直到她再也跑不動了,人們才不再呼喊起哄了。

一直到深夜,表演結束了。許英蓮說:“大劉啊,幸虧了你呀,要不然,我真的堅持不下來了。”大劉感嘆著:“你也不簡單,英蓮,以后,別太要強了,這會毀了你的。”

許英蓮感慨著:“我來到百貨公司,跑旱船已經跑了三年了,跑吧,看熱鬧的人能起哄,說明我還沒老。等跑到我人老珠黃的時候,再也不會有人起哄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城市| 封开县| 嘉鱼县| 游戏| 普洱| 银川市| 二连浩特市| 昌邑市| 西青区| 历史| 尖扎县| 称多县| 仙居县| 南郑县| 安平县| 修武县| 赤城县| 祥云县| 凤阳县| 六盘水市| 克东县| 陕西省| 逊克县| 荣昌县| 时尚| 栾川县| 工布江达县| 湄潭县| 浏阳市| 秦安县| 加查县| 富蕴县| 佳木斯市| 师宗县| 腾冲县| 泾阳县| 永川市| 盐山县| 镇宁| 襄汾县| 乡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