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群的時空區隔
身份的焦慮感
前段時間,針對“如果清華的學生都買不起學區房了,那么,學區房是否還值這么多錢?”這個話題引發了網友們的廣泛討論,雖然這個話題有開玩笑的成分,但也引出另一個問題:有錢人買學區房真的是為了讓孩子考清華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或許這是原因之一,但是還有更深刻的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在推動著這些超額的消費場景,這就需要我們從經濟學的角度去看待這類問題,因為經濟學對于理解人類行為的動力和模式提供了很好的解釋框架和動因分析。
之所以會存在不同檔次的消費場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人們本身就處于不同的收入水平上,收入高的人群不想和收入低的人群處在同一水平線上,同時人們又希望其他和自己收入水平相當的人能一眼辨識出自己,這樣既能產生身份上的心理認同,又可以降低互信成本,以期快速獲取友誼、情報和同等水平的互惠互利。這種心理狀態既簡單又深刻,為我們解釋很多現象提供了模型。
在教育行業有一個很顯著的特點,就是永遠把生源質量排在第一位。因為生源質量好,教學成績就會好,學生未來的成就就會更高,所以,全世界無論中學還是大學,都在爭奪優質生源。而優質生源主要分為幾方面,比如理工科里學習頂尖的學生,比如各國政商領袖的子女,比如體育、文藝明星……總之,是各個領域的佼佼者。顯然,學區房篩選出來的不一定是優質的生源,而是家庭條件更好的生源。而且中國有那么多學區房,不可能每個孩子都考上清華,甚至不能保證每一個孩子都考上重點學校。所以很明顯,學區房的溢價,是有錢的父母為了讓子女能和更多優秀的孩子一起上學,從而擁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而付出的溢價。
另外,買學區房本身也是一種投資。教育,尤其是好的教育資源,在中國一直都被視為一種剛性高端消費,無論是為了學習環境的溢價,還是為了可能存在的更好的投資機會,都支撐了“學區房”這一概念,而當這個概念被支撐起來的時候,它本身也就成為一種身份的標簽。這種標簽對于一個家庭來說,是富足的標志,是關心孩子學習和成長的標志;而對于一個未婚單身青年來說,則是收入和未來財富的極好背書,可以讓其在婚戀市場中獲得更大的“議價權”。
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與優秀的孩子在一起學習和生活,為了獲得可能存在的潛在的投資機會,為了獲得個人財富的身份標簽,這些都成為購買學區房的理由,同時也都指向了身份焦慮——對子女未來的焦慮,對自身財富的焦慮,對自己社會身份的焦慮。而這種身份焦慮的認同感,最終卻都是以一種奇怪的方式呈現的——人們迫不及待地想向更上層靠攏,也更加迫不及待地想宣示自己已經脫離并遠離了之前的階層。
人群的時空區隔
如果你不是富豪,而且不是身處在專門為高凈值人群服務的行業里,如知名醫生、銀行VIP客戶經理等,你可能很難和富豪相識,更不要提深入交往了。
在房地產行業,尤其是別墅、大平層一類的高端物業的銷售圈里,有個很出名的詞叫“圈層營銷”,它大概的意思是,在金字塔形的社會結構下,越往上人越少。而在一個地區范圍內,房地產業態高端到一定程度,就很可能意味著潛在的買家互相都認識。
不在一個圈層里,就意味著和這個圈層有區隔,離得越遠,區隔越大,這種區隔既是時間上和空間上的物理區隔,更是消費價格的成本區隔。
消費成本的不同,造就了不同人群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區隔屏障。這種區隔屏障,意味著不同的服務質量、產品質量,意味著不同的安全系數和醫療教育水平……這也就很好地解釋了為什么同樣生活在一座城市,你很難跨越區隔認識你想認識的那些人。因為走同樣的一條路,你坐在公交車里,人家則坐在豪車里;同樣去一家飯店吃飯,你坐在大堂里,人家則坐在VIP包間里;同樣是在一個區居住,你住在城中村里,人家則住在大平層里。
“認識想認識的人”這一終極社交需求是比消費體驗成本更高的成本,你可以通過一兩次的跨越消費體驗到更高的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但次數過少意味著場景社交成功的概率被無限壓低,而次數過多,你又無法承擔高昂的成本。
由于消費場景的成本無法通過一兩次的跨越消費覆蓋,所以考上好大學和進入好公司才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因為這不僅意味著自身生存資源得到改善,同時也為自己提供了和不同人群長期生活、接觸的機會。
這種生活場景的接觸,可以為你提供更長的時間、更高的頻率和更容易取得互信的認識場景,讓你更有可能認識到你想認識的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升入好大學,不僅為普通家庭的孩子提供了一個學習知識和技能的場所,也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可以認識到“貴人”的社交生活場景。
所以,想和任何人建立長久而富有成效的人際關系,不管是想談什么樣的戀愛,想讓什么樣的老板欣賞自己,想結交什么樣的朋友,都是一個挑戰,需要彼此欣賞且相互需求,需要機遇和運氣。
而阻隔了你想擁有的人脈關系的障礙,正是你和你想結交的人中間的消費成本所帶來的時空區隔。不僅如此,彼此生活場景和工作場景的缺失,使得你們難以形成長效的人際關系博弈,也就無法建立起牢靠的感情。
不知道男生有沒有這種經驗,如果你在網上或相親時認識一個女生,你非常喜歡她,但是她和你沒有共同的工作和生活圈,甚至連共同的朋友都沒有,你就會發現你們自認識以后如果不能快速進入戀人關系狀態,你們的感情將會非常脆弱。因為缺乏生活和工作場景的支持,既增加了你們互信的成本,還增加了面對面了解和增進感情的成本。但是,如果你們是在學校或公司相識的,物理距離的靠近和職業背景的相同都會降低互信門檻,而且很容易讓你們形成長效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