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重構
  • 村西邊老王
  • 3251字
  • 2019-01-29 18:01:19

不同城市的職場生態

雖然一個生活在沿海城市的年輕人和一個生活在邊遠山區的年輕人都處于同一國度,但這并不代表他們的一生中所能夠獲得的財富機會和職業發展機會是一樣的,甚至他們面對的生活狀態和面臨的情感環境,都因他們所處的地域不同而有質的不同。

產業生態導致的職場機會

在中國,地區發展不平衡的首要表現就是產業分布不平衡,這直接導致了不同地區的人所面臨的就業機會是完全不同的,他們的人生境遇和職場機遇,也將因此不同。通過圖1-1我們可以看到,各省市在滬深兩市的上市公司數量有著巨大的懸殊。

當我們把數據從省份再聚焦到城市,就會發現產業分布不平衡變得更加明顯。北京、上海和深圳這三個城市在滬深兩市中的上市公司數量遙遙領先,上市公司市值占據了A股總市值的51%。

圖1-1 各省市的中國滬深兩市上市公司數量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截至2017年。

經常會聽人說“越小的地方越靠關系”,按照產業分布的原理,這句話幾乎是對的。因為越小的城市、越偏遠的地區,其支柱產業越少,經濟資源越少,商品貿易和市場經濟越不發達,那么靠市場空間賺錢的可能性就越低,難度也越大。所以,基本上在中小城市的賺錢生態相對大城市來說會更加殘酷,因為資源太少,個人能力就顯得無足輕重,資源會向權力集中。

我在上大學的時候,經常聽同學和朋友說,一線城市是“有關系的人”去的。其實他們完全說反了,小地方才是“有關系的人”去的。

圖1-2 A股上市公司的數量及其在中國十大城市的總值

數據來源:財富號網站。左側縱坐標體現的是不同城市上市公司的數量。而右側縱坐標體現的是對應城市上市公司占中國上市公司市值的比例。

在三、四線城市,甚至更低等級的城鎮,由于人口較少且分散,商業效率低下,本地產業很難發展為大型民營企業,而外來企業一般也是以制造業和銷售業為主。在旅游區可能投資更多的是酒店、景區和房地產,適合招聘大量服務業從業者,那么其他專業的人才呢?總不可能讀了國際注冊會計師去做酒店服務員,讀了法律碩士去工廠里做質檢吧?

當然,在三、四線城市,也不是說沒有本地大型企業,只是在相當多的地區,這種大型企業可能更多的是依托當地土地、礦產、能源等資源所建立起來的國有或私營企業,或依附于政治資源所成立的企事業單位,比如城投公司。總之,這類公司的競爭優勢體現出強烈的“資源屬性”。在三、四線城市,即使可能存在一些大型民營企業,利潤高的大都也是和資源有關的生意。比如承包市政的花花草草、節假日的城市裝扮,給某大型國企單位印刷物料、廣告,給礦業、石油等壟斷國企做上下游產業鏈的配套等,從獲得業務到獲得貸款支持,甚至到成本控制,如水電費、稅費優惠等,都體現出強烈的關系資源屬性。一線城市當然也有大量關系生意、審批生意和資源型國企,但這只是一線城市經濟組成和行業構成的一部分,因為市場的發達和人口的集中,已經足以支撐大量市場性行業產生出大型的、實力強勁的民營公司。

美的、格力這樣的世界500強企業,也都是民營企業,總部基地在珠海、佛山這樣的地級市里,但和其他地級市相比,珠海、佛山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它們都處于珠三角經濟圈,擁有良好的周邊市場優勢,擁有外貿型海外市場優勢,還占據了產業先發優勢。

超大型民營經濟體,在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的三、四線城市并不少見,但在其他內陸地區就較為少見,并且在我看來這個趨勢將是長久的。

互聯網產業在不同城市的生態

“互聯網填補了信息鴻溝,因此在三、四線城市可以學到在一線城市互聯網企業里學到的東西。”時常聽到朋友表達出和上面這句話類似的觀點,但很遺憾,這是錯誤的觀點。

互聯網一直都是全世界、全社會范圍內平權化的有力工具,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互聯網確實是以填補信息鴻溝為己任的,但互聯網不是以讓每個人都能成為互聯網行業從業者,尤其是一線互聯網公司從業者為己任的。事實上,從產業的角度來看,互聯網不僅沒有填補三、四線城市和一線城市之間的產業鴻溝,甚至一直都是充當著拉大城市之間產業鴻溝的角色。

互聯網已經證明了其本身是一個不同以往的、具有諸多全新特性的偉大行業,其中一個重要特性就是,這是一個行業集中度遠超于傳統行業和線下實體行業的行業,甚至說這是一個“贏者通吃”的行業都不過分。

此特性意味著這個行業的資源是高度集中于幾家頭部公司的,而這些頭部公司,無一例外都在北、上、廣、深和杭州,這導致如果身在其他城市,想要進入到一家頭部互聯網公司學習和工作的概率非常低,即使有幸進入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在某些二、三線城市設置的分公司或工作室,你就會發現,它們要么是銷售性質的分公司,要么是人數很少的一個小型工作室,完全無法承載一個城市專業人才的工作需求。

身處一個資源高度集中的行業,你只有進入互聯網頭部公司學習和工作,才能夠接觸到頭部的商業資源、頭部的人才配置和頭部的商業模式,才能有機會學到領先的東西,有機會做出領先的成績,甚至當你決定自己創業的時候,也只有擁有頭部背景的背書,才能更容易拿到頭部的投資資源和創業團隊的支持。

而這些資源,由于互聯網頭部公司高度集中于北、上、廣、深和杭州,使得其他城市的人雖然每天都在用互聯網,但卻只是作為產品的應用者和消費者的身份去使用的,既不是產業的建設者,也很難分享產業的發展紅利。從產業的角度來看,其他大多數地方的人,事實上成了“互聯網產業無關者”。

圖1-3 2017年中國新晉獨角獸公司地點分布

數據來源:itjuzi.com, IT桔子;數據截至2017年12月1日。

不同城市的職場生態

由于產業格局的不同,一線城市的職場生態和二、三、四線城市的職場生態肯定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中國,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承接了絕大部分行業中絕大部分領先公司的總部職能,這包括了絕大部分央企總部、外企中國區總部和絕大部分熱門行業的強勢民營企業總部。雖然部分二線城市也有部分總部功能,但大都是行業內區域性而不是全國性的公司,或者是全國性公司的區域性總部而不是全國性總部。

總部職能分布的格局,造成了二、三、四線城市的職場生態普遍是分公司職場生態或區域型公司的職場生態,這意味著職場的縱深空間比較小,也就是天花板比較低。畢竟在任何一個行業,當全國性大企業CEO的難度肯定遠高于當一個區域型小公司的老板或分公司總經理。

這種總部職能的格局和職場縱深空間的區別,直接決定了工作本身的縱深度和你在職場上的價值。比如同樣是做營銷,在同一家公司,總部的營銷人員會從更高的視角審視和把控集團整體的營銷費用及創意思路,分公司的人則往往是以總部意志的承接者和落地者的身份來參與工作的,而做決策的人和執行決策的人在職場上的價值肯定是不同的,這就好比大腦和四肢。

除了總部職能的格局之外,影響一線城市和二、三、四線城市職場生態區別的更深刻的原因,其實是社會原因——陌生人生態和熟人生態之間的區別。

一座城市之所以能成為一線城市,就在于人口的增長方式主要來自外來人口遷入的機械增長。外地人或非戶籍人口比例等于甚至超過本地人口,這使得一線城市的整體人際生態和職場生態處于陌生人生態之中,加之不論是城市本身還是在職場中,流動性很大,大家會更關注職業的發展空間和未來的提升,當然也更關注現實的收益,整體風格都會更加透明、務實和高效。

二、三、四線城市則不是這樣,雖然個別二線城市的外來人口在加速流入,但還是以熟人生態為主。在這種人情社會中,二、三、四線城市的職場生態,更多的是作為本地人對本地生活的補充,不管是公司還是個人,都少有開疆拓土、引領行業和改變世界等諸如此類頗具雞血感的上進心態。

當然,無論一線城市和二、三、四線城市的產業格局有什么不同,職場的生態有什么不同,或者互聯網行業生態有什么不同,聚焦到個人的話,我并不建議人們都從二、三、四線城市擁到一線城市去,我也不認為每個去一線城市的人都會獲得預期的收益。事實上,個體命運本身是不能用概率論的思維模式去判斷的,即使是百分之一的概率,聚焦到一個個體的身上,對這個人來說都是百分之百的命運。

但一個人確實應該根據自己的家庭背景、個人能力、個人性格和職業的發展目標,并同時對產業格局和城市優勢綜合考慮,匹配自己的選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昔阳县| 黔江区| 福贡县| 新津县| 察雅县| 洪洞县| 上栗县| 兴山县| 陇川县| 凉山| 东丰县| 蓬莱市| 上高县| 平顺县| 来安县| 昌平区| 白朗县| 垦利县| 沧州市| 汝南县| 甘南县| 读书| 西充县| 如东县| 城固县| 临清市| 汾西县| 中西区| 库车县| 米林县| 灌南县| 渑池县| 安龙县| 大同市| 巫山县| 历史| 连云港市| 哈密市| 武安市| 敦化市| 四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