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2 估算每天支出總額

通過前面的考察和估算,李明大致對一家快餐店的銷售量有了感性的認識。接下來,他打算進一步考察在保持銷量的前提下,這個快餐店一天能賣多少錢,這才是問題的關鍵。要得到這個數據,首先要清楚每天的支出,然后用銷售額減去支出,才可以知道每天能賺多少錢。

1.每天的食材用量

一家餐館,除了固定的設備、房租、人員工資之外,最大的開銷恐怕就是購買食材了。所以,李明這段時間在蹲點考察外賣量的同時,也不忘收集各個快餐店的菜單,以便了解快餐店時下的菜品種類,為今后自己開餐館做準備。經過整理,他發現快餐的常見菜品原材料基本有以下幾種,如表3.2所示。

表3.2 快餐店菜品食材表

在整理這個表格的時候,李明心里也十分清楚,將來真正開店的時候,所要用到的材料肯定遠遠不只這些,但這些基本都是常用的,可以幫他大致核算一下每天食材的最低支出額度。

根據前面估算的每天660份快餐的銷量,在王叔叔的幫助下,李明大致估算出了上述食材的每天使用量,如表3.3所示。

表3.3 快餐店物料每日用量統計表

王叔叔最后提醒說,這個數據只是他自己憑借經驗幫李明整理的,在實際開店中,肯定會有一些出入。王叔叔還說,要想在今后的開店過程中更易管理,那么一些數據最好標準化,比如,一道小雞燉蘑菇的菜,雞肉要用多大的量,蘑菇要用多大的量,最好有個標準,有了標準數據,進行采購時也會更容易些。

2.一份快餐的成本價

估算每天的食材用量得憑經驗,有王叔叔的幫忙,李明很快就解決了這個問題,接下來就是到批發市場去了解一下常用食材的價格了,這個對李明來說是小菜一碟。離他家不遠就有一個很大的菜市場,每天早上都有很多做批發的大車小車來這里批發時令蔬菜。他只要在明天早上逛半個小時,這項考察就可以搞定了。

第二天四點多,李明就起床了,蹬著自行車趕到批發市場的時候,那里已經有不少人開始卸菜、賣菜了。

為了不引起別人的注意,李明故意不用筆和紙做記錄,而是事先把要了解的食材名稱錄進了手機里,打算現場問價,現場用手機偷偷地記。

很快,調查結果就出來了,如表3.4所示。

表3.4 快餐店食材批發價格表

弄到食材的批發價格之后,李明本著謹慎求證的原則,又打電話給王叔叔,匯報了自己查詢的情況,電話那端的王叔叔果然又給了他一個很好的提醒,那就是:在批發市場問價的時候,批發商給的價格一般都是按小批零售價報的,如果今后快餐后開起來,能夠確定幾家批發商,或者要的菜量比較大,那么價格還可以下調。

但王叔叔也告誡李明,在做估算的階段,最好把支出項目的數據在合理的前提下往高里調,也就是做最壞的打算,這樣當一些不樂觀的情況出現時,可以找到應對的辦法。而在做收入估算時盡量往低了算,同樣是為了避免因過于樂觀而對風險估計不足的情況發生。

快餐店開業一天的用料、用料價格都弄清楚之后,李明開始著手估算快餐店每天的食材支出費用,也就是平常所說的菜金,如表3.5所示。

表3.5 快餐店每日菜金統計表

以上表格是李明整理的每日菜金的支出統計表,為了記賬方便,李明把上面的數據都做了四舍五入的處理。

拿著剛剛統計出來的菜金賬單,李明在心里嘀咕:菜金總支出有了,每天的快餐銷量也有了,那么用總支出除以總銷量是不是就可以得出每份快餐的成本價了呢?

1265÷660≈1.9元/份

每份快餐的成本價是1.9元多一點,不到兩塊錢,不對吧?如果是這樣的話,按現在市面的大眾價,一份快餐最低賣6塊錢,那一份快餐我豈不是要賺4元多?怎么可能?!李明一邊在心里犯嘀咕,一邊拿起了電話,打給王叔叔。

電話那端的王叔叔聽了李明的困惑,朗聲笑道:“我就知道你會犯這樣的錯誤。你啊,剛才算的那個數據只是菜金成本,而一份快餐的真實成本應該是它的‘綜合成本’。”

在王叔叔的指點一下,李明很快就算出了快餐的“綜合成本”,如表3.6所示。

表3.6 每月綜合成本總額統計表

最終數據59350元是這家快餐店每月的綜合支出,每月按平均30天計算,這個快餐店每天的綜合成本是:

59350÷30=1978元/天

再用這個綜合成本除以每天售出的快餐份數,就可以得出每份快餐的綜合成本:

1978÷660=2.99元/份

這樣算來,每份快餐的綜合成本大約是3元,如果每份快餐最低售價是6元的話,一份快餐就可賺3元的凈利潤。因為沒有經驗,李明也不清楚這個利潤是高還是低,只是默默地記在了心里。通過這次估算,他的確是領教了成本的重要性。

3.一天賣多少才能賺錢

知道了每份快餐的成本,也了解了每天的綜合成本,現在李明最關心的就是:每天得賣多少份快餐才能保本!

憑著自己最基本的數學知識,李明試著列出了下面的公式:

1978÷6=330份

其中,1978是之前算出來的每天的綜合成本,而6則是一份快餐的最低定價。如果這個計算是正確的,那就意味著,李明將來開的快餐店,每天能賣出330份就是保本,少于330份就是賠,多于330份就是賺。實際是不是這樣呢?李明再次打電話給王叔叔求教。

正如李明所料,王叔叔很快指出了這個計算方式的錯誤之處。

因為這里的1978是當日綜合成本,它有一個存在的前提,就是已經購買了660份盒飯的原材料及相關的其他物料。按李明的這個算法,不管660份快餐是否賣完,都是不虧的,但實際上這是不對的。

在王叔叔的指導下,李明重新核算了保本數據,按王叔叔的說法是“損益平衡點”。王叔叔告訴李明,做任何生意,都需要找到一個收支平衡點,也叫損益平衡點。在這個點上收支相抵,剛好保本,多了都是賺的,少了就全是賠的。了解了收支平衡點,每天是賠還是賺,很快就能清楚。

具體來說,收支平衡點的計算公式是這樣的:

固定支出÷每份快餐的毛利=收支平衡點

之前算過,每份快餐的綜合成本為3元,最低定價是每份6元,那么每賣一份快餐,就可以得到3元的凈利潤。

而每個月的總支出當中,除了菜金之外,還有一些固定支出,比如人員工資、房租、水電、稅金,這些支出才是可以參與計算損益平衡點的項目。根據李明之前的考察數據,將來快餐店的固定支出統計如表3.7所示。

表3.7 快餐店每月固定支出表

在這里,我們稍微留意一下的話,就會注意到:表3.7與表3.6的開支項目基本都是相同的,表3.7只是去掉了菜金及快餐耗材兩類費用,留下每月的固定支出是17400元,這筆錢是快餐店只要還沒有倒,每個月就必須要固定支付的費用。算收支平衡時,我們要根據這個數字來算。套入之前的公式,結果如下:

17400元÷30天÷3元/份=193份/天

193份,按李明的虛擬算法,193份就是快餐店每天的收支平衡點。也就是說,他的餐館每天能賣出193份6元標準的快餐就能保本,多賣的話就是賺,少賣的話就是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闻| 漠河县| 黄冈市| 于都县| 缙云县| 容城县| 定南县| 惠东县| 平谷区| 广南县| 东乌珠穆沁旗| 平阴县| 潼关县| 嫩江县| 阜新| 尉氏县| 阳朔县| 赫章县| 偃师市| 吉安县| 金山区| 德惠市| 禹州市| 桐柏县| 嘉荫县| 稷山县| 吉水县| 静安区| 望都县| 波密县| 张家川| 德令哈市| 嘉定区| 田林县| 博兴县| 滕州市| 福安市| 盖州市| 塘沽区| 巩留县| 全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