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廳經營從入門到精通
- 李妍
- 1970字
- 2019-09-27 14:01:02
2.4 快餐店的經營模式
否定了加盟店、特色餐館的方案之后,李明有點氣餒,因為目前來看,由于自身的條件限制,可供選擇的開店模式越來越少了,難不成自己到最后還要改換投資項目?
所以,考察快餐店的投資模式時,李明心里一直在打鼓,擔心如果這種模式還是行不通的話,自己的創業計劃真是要有大的調整了。但是,李明也很理性地告訴自己,不管怎樣,都要認真考察每一處細節,不能因為希望越來越小就放寬考察的要求,否則,到頭來吃苦頭的是自己。
1.快餐店的類型
考察快餐店之前,李明先在網上搜集了許多有關快餐店的信息,同時結合考察區域內的幾家快餐店,最后總結出了這樣一個規律:雖然快餐店到處都是,但是在經營上不外乎以下三種類型:
● 以堂食為主,外賣為輔;
● 以堂食為主,沒有外賣;
● 以外賣為主,沒有堂食。
知識點:堂食,是指食客到店里來的方式。外賣,是指食客通過電話訂購,商家送餐上門的一種用餐方式。
在不考慮三種快餐形式的盈利能力的情況下,李明覺得自己更傾向于第三種,也就是“以外賣為主,沒有堂食”的這種,這種形式的快餐店的轉讓價格是最低的,因為它不需要店面,實際上只是把一些廚房器具和送餐用品轉一下手就可以了。而另外兩種以堂食為主的快餐店在轉讓的時候,還涉及店面租賃、前期裝修和設備轉讓等,所以費用相對較高。
為了做出更準確的判斷,李明決定先不急于下結論,還是要好好考察一下三種快餐模式的利與弊。為此,他在考察區域內分別選定幾家快餐店作為每個類型的代表,進行深入了解。
2.純外賣本小但利少
有店面的快餐店很容易找到,蹲點考察,而專做外賣的快餐店卻沒有地點可查找,李明在考察區內晃了幾天,都沒有發現目標。無奈之下,李明在一個創業網上發貼求援,期待能得到熱心網友的幫助,為他答疑解惑。
終于,有一天早上,一個小伙子正在路邊發廣告,李明遠遠就看見那是一張菜單,以往總是繞著走的李明這次主動走了過去。讓他驚喜的是,菜單顯示這是一家以送外賣為主的快餐店。李明打通了上面的電話,為自己訂了一份雞蛋西紅柿蓋飯做午飯,按約定的時間,一個十四五歲的小男孩把午飯送到了李明手里。李明一面故意磨蹭著找錢,一面和小孩套話,了解到這個快餐店已經開了三年了,也就是賺個生活費,小男孩是老板的親戚,在老板家里吃住,每月給三百元的零花錢,這小孩就半是幫忙地為老板送盒飯。
小男孩轉走后李明一邊吃著還算可口的盒飯一邊想,是這種模式不賺錢還是老板的經營有問題?畢竟,報紙上曾有過報道,說有一家純送外賣的快餐店開得很火,送飯的小伙子每個人都配有電動自行車,按說應該很賺錢的。李明決定再到網上碰碰運氣,也許能得到滿意的答案。
幾天之后,終于有一個網友給李明回了帖子,帖子不是很長,但是卻看得出來,帖子主人在這方面是個很有經驗的人,對問題分析得很透徹。李明稍稍整理了一下。
純外賣餐點的優勢是成本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沒有店面,少了房租這一塊大的投入;
● 轉讓費用低,甚至可以不必置備太多的設備,如果自家廚房足夠大,在家里做都可以;
● 食客對菜品要求不高,不用專門請廚師,省了一份不菲的工資。
● 缺點是利潤低,也很難做大,體現在:
● 沒有店面,形成不了口碑,很難做起來;
● 純外賣容易給人衛生條件差的印象,形象不好,很難吸引食客;
● 目標消費人群的消費水平不高,菜品定不上價,一旦物價上漲,就可能虧本。
通過網上聯絡,李明了解到,原來這位網友也曾開過餐館,對這方面的情況比較了解,他看到李明的帖子之后,仿佛看到了當年的自己,就很熱心地回了帖子。通過他的點撥,李明徹底明白了:雖然表面上看純外賣投入少,風險小,可是投資前景不看好,這是個大問題。報紙上報道的那家外賣快餐店,只是個特例,人家是一開始就靠上規模才做起來的,自己根本不具備這個實力。就這樣,投入最少的純外賣快餐形式被李明否定了。
3.先以堂食為主
排除了純外賣的快餐店模式之后,李明接下來又分別挑了四家比較有特點的店考察另外兩種快餐經營模式。考察之后,李明更傾向于以堂食為主的經營模式。主要原因在于:
● 開店初期,人手不夠,不可能堂食和外賣同時兼顧;
● 外賣還要給送外賣的快遞員額外的工資和提成,相對以堂食為主的餐館,成本要高一些;
● 外賣容易產生不可控的損失,比如送錯門,或者遇到食客退貨,不如在店里先付錢后吃飯,進賬有保障。
是否做外賣,可視堂食餐館的經營情況、店面位置再定,隨著食客認可度的提升,如果他們有這方面的需求,再慢慢開展外賣服務。
在考察過程中,李明還有一個重大發現:其實快餐店也可以有自己的特色。比如他在考察一家生意非常火爆的店時,發現這家店根據附近上班族以北方人居多的特點,推出了兩大招牌套餐——紅燒肉套餐和小雞燉蘑菇套餐,這樣一來,一方面極大地吸引了周圍的食客,另一方面又在無形中打出了自己的特色,在眾多快餐店中獨樹一幟。李明覺得這個老板真是細心又高明,自己又長了一點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