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廳經營從入門到精通
- 李妍
- 1773字
- 2019-09-27 14:01:02
2.1 自身的不利條件和有利條件
搜集整理創業資訊時,李明在一份報紙上看到一位專家對創業大學生的劣勢和優勢做的一份很詳細的分析,感覺分析得比較中肯,于是他把文章整理了一下,希望能和創業的大學生朋友共勉。
1.大學生創業的劣勢
剛畢業的大學生要創業,其不足的地方既有客觀的層面,也有主觀的層面,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表現。
(1)缺少啟動資金
大學生創業,第一筆啟動資金不會太多,這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創業的范圍。但這正可以讓涉世不深的大學生懂得創業的真正意義都是從零開始,從小起步,在艱難困苦中謀求生存。沒有這個過程,任何創業都是死路一條。不僅不現實,更重要的是從根本上違背創業投資的規律和本質。
試想,如果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得到一筆幾百萬元或上千萬元的資金,那還叫創業嗎?那很可能就變成了玩錢、燒錢,結局也通常會是一場鬧劇。
(2)缺少管理經驗
餐館生意能不能賺錢,最重要的是餐飲的定位是否準確。你的目標顧客是哪些人?他們的消費能力怎樣?消費習慣是什么?這些決定了餐館的選址、菜品定位以及菜價定位。要應付這個問題,別說是一個剛剛創業的大學生,即便是有一些經營經驗的老手,也未必都能做出準確的定位。但是,事在人為,只有經歷從無到有的過程,創業之路才會走得踏實,走得更遠。
(3)缺乏豐富的社會資源
相對工作幾年的社會人,剛畢業的大學生鮮有豐富的人際關系和商業網絡,在社會經驗和職業經歷方面也相對比較弱,這就使得創業大學生很難找到真正有商業前景的創業項目,許多創業點子經不起市場的考驗。
(4)缺乏商業信用
在校大學生的信用檔案還沒有和社會接軌,這會影響創業融資和借貸。
(5)喜歡紙上談兵
大學生對市場預測普遍過于樂觀,眼高手低,好高騖遠,看不起蠅頭小利,往往大談“第一桶金”,卻不屑于賺“第一分錢”。
(6)不能正確對待挫折
剛畢業的大學生還沒有經過現實社會的摔打,自然都還是理想主義者,對困難估計不足,常常盲目樂觀。遇到挫折和失敗,就會感到痛苦茫然,甚至沮喪消沉。其實,成功的背后曾有過更多的失敗。看到成功,也看到失敗,只有這樣,我們在創業的路上才會變得更加理智和成熟。
(7)有急功近利的想法
初次創業,大學生往往會急于求成,市場觀念較為淡薄,缺乏市場意識及商業管理經驗。雖然大學生掌握了很豐富的書本知識,但畢竟缺乏必要的實踐能力和經營管理經驗。更由于大學生對市場、營銷等缺乏足夠的認識,很難一下子勝任團隊管理者的角色。
2.大學生創業的優勢
剛畢業的大學生沒有生活的負累,父母身體尚健康,暫時也沒有小家庭要照顧,而且只要踏實肯學,創業很可能還會獲得來自家庭或長輩的支持。
● 大學生朝氣蓬勃,對事情總是充滿希望。沒有江湖越老膽子越小的成見,有的卻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而這些都是成為一個優秀創業者必備的素質。
● 大學生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對新事物有很強的接受能力和領悟能力,自主學習知識的能力強,接受新鮮事物快,一旦找到合適的創業項目,就非常有可能成為行業潮流的引領者。
● 對網絡及高科技信息產品的接受度比較高,更容易搜尋到對自己有益的創業信息,搶占市場的先機。
● 大學生往往精力旺盛,自信心較足,對認準的事情有激情去做。
● 大學生剛入社會,對事情抱有的成見少,創新精神足,喜歡挑戰傳統觀念和傳統行業,而這種創新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學生創業的動力源泉,成為成功創業的精神基礎。
● 大學生創業的最大好處在于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長經驗,以及學以致用;最大的誘惑是可以通過成功創業實現自己的理想,證明自己的價值。
● 可享受國家優惠政策。國家政策有規定: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國家限制行業除外),且工商部門注冊登記日期在其畢業后兩年以內的,自其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之日起3年內免交有關登記類、證照類和管理類收費;從事個體經營的高校畢業生,可免交涉及工商、稅務、衛生、交通、國土、公安等部門共22項費用。
● 在融資貸款方面,國家也有政策扶持:高校畢業生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的可申請2萬~5萬元的小額貸款;到縣級以下基層單位開辦創業項目的,可申請小額擔保貸款;對從事微利項目的,財政予以50%的貸款貼息(中央和地方財政各承擔25%)。
以上就是李明整理的大學生創業的劣勢和優勢。在李明看來,講劣勢的地方正好可以提醒自己,不要重蹈別人的覆轍;而講優勢的地方是對自己的勉勵,正好可以讓自己當下忐忑不安的心境找到自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