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室的日光燈管嗡嗡響著,王艷麗對著工資表上的數字發呆。“基本工資“四個字被紅筆圈了三圈,像道沒愈合的傷口,下面的“績效工資“欄空蕩蕩的,積著層薄薄的灰——距離上次發績效,已經過去十三個月零六天了。
窗臺上的仙人掌蔫了半截,是護士小周上周搬來的,說“看著它就想起咱們,再渴也得硬撐“。王艷麗捏著計算器的手指頓了頓,算珠卡著“3520“這個數——這是她這個月該發的工資,夠給冬男交學費,夠給婆婆買兩盒降壓藥,就是不夠填滿冰箱里那個空了大半的冷凍層。
走廊里傳來拖鞋拖地的聲響,是藥房老李晃過去打熱水。他的白大褂袖口磨出了毛邊,搪瓷杯上的“先進工作者“字樣褪得只剩個輪廓。“王會計,今兒能發不?“他的聲音透著股沒精打采的啞,“我家小子等著交奧數班的錢呢。“
王艷麗沒敢抬頭,指尖在鍵盤上胡亂敲著。上周劉院長拍著胸脯說“這周準發“,結果她把工資表做好了三次,每次都被“再等等“三個字打回來。財務室的鐵皮柜里,壓著五份改過的工資表,邊角都磨卷了,像疊不起的心事。
周五下午的陽光斜斜切進來,把劉院長的影子拉得老長。他推開門時,王艷麗聽見自己的心跳突然加速,像點鈔機遇上了皺巴巴的鈔票。“明天發。“劉院長把茶杯往桌上一頓,茶葉梗在水里打著旋,“今晚把表弄好,U盤拷一份,明早直接去銀行。“
王艷麗的指尖在鍵盤上飛起來,噼啪的敲擊聲里,她聽見走廊里突然炸開了鍋。護士站的笑聲、藥房的算盤響、收費處的銅鈴聲混在一起,像場遲來的雨。老李又趿著拖鞋過來,這次手里攥著袋炒花生,“給,剛從老家帶的,算提前謝你。“
夜里的財務室亮著盞孤燈。王艷麗把工資表核對到第五遍時,田娟端著碗熱湯面進來,蔥花的香味裹著暖意撲過來。“加了倆蛋。“田娟把筷子往她手里塞,“明早要跑銀行,空著肚子不行。“
面湯在碗里晃出圈圈漣漪,王艷麗突然想起剛來時,田娟也是這樣,總在她加班時帶吃的。那時田娟的兒子剛上大學,她總說“年輕人熬不起夜“,卻自己抱著賬本熬到后半夜。“劉院長這次是真籌著錢了?“田娟的筷子在碗沿敲了敲,“別又是空頭支票。“
王艷麗咬著面,沒說話。U盤在抽屜里硌著腿,像塊揣著希望的暖石。她想起冬男昨晚趴在炕桌上寫作業,鉛筆頭在“我的媽媽“作文本上懸著,“媽媽是會計,會數好多好多錢,就是不數自己的錢。“
凌晨五點,王艷麗揣著U盤往銀行趕。露水打濕了白球鞋,褲腳沾著草屑——她怕遲到,特意繞近路穿了莊稼地。天邊的魚肚白剛漫過樹梢,銀行門口已經站著幾個同事,老李舉著個塑料袋晃,“我帶了饅頭,等會兒發了工資,咱去隔壁喝胡辣湯。“
剛要進銀行大門,手機突然炸響。田娟的聲音像淬了冰,“別發!趕緊回來!“背景音里有瓷器摔碎的脆響,“總院來電話了,劉院長欠的四十萬沒還,賬戶被凍了!“
王艷麗的手猛地一抖,U盤從掌心滑出來,掉在水泥地上發出“咚“的一聲。晨光在金屬殼上跳,像顆嘲笑她的眼睛。身后的同事們“嗡“地炸開了,老李手里的饅頭掉在地上,滾出老遠沾了層灰。
“田娟這是干啥!“收費處的張姐突然拔高了嗓門,“故意的吧?就盼著咱們喝西北風?“有人跟著附和,“上次發績效也是她攔著,不知道安的什么心!“
王艷麗撿起U盤往回跑時,聽見自己的心跳比腳步聲還響。財務室的門虛掩著,劉院長的吼聲撞出來,“田娟你別太過分!四十萬是分院蓋病房借的,跟發工資有啥關系?“
“怎么沒關系?“田娟的聲音帶著哭腔,“賬戶上就這點錢,先還了欠款才能發工資!你當總院是傻子?“接著是椅子倒地的聲響,像有人揪在了一起。
走廊里很快聚滿了人。護士小周抹著眼淚,“我媽還在醫院等著手術費“;藥房老李蹲在地上抽煙,煙頭扔了一地;連平時最和氣的保潔阿姨都紅了眼,“我孫子的奶粉錢都指著這點工資“。
“去找總院評理!“不知誰喊了一聲,人群像被點燃的干柴,瞬間就著了。王艷麗被夾在中間往前涌,白大褂的袖子被扯得變了形,U盤在口袋里硌得她生疼——那里面存著的工資表,此刻像張廢紙。
彭院長辦公室的門被拍得咚咚響。劉院長站在最前面,領帶歪著,“彭院,你不能這么干!職工們等著吃飯呢!“他身后的人群跟著起哄,“發工資!發工資!“
彭院長的秘書端著茶杯出來,剛要說話就被老李搡開了。“別來這套!“老李的煙袋鍋在門框上磕得邦邦響,“我們流血流汗掙的錢,憑啥扣著不給?“
殷副院長突然從里面出來,舉起雙手往下按,“大家冷靜!半小時前已經批了特批文件,先解凍部分資金發工資!“他的眼鏡滑到鼻尖上,“劉院長,你跟我來補手續。“
人群突然靜了,只有窗外的麻雀撲棱棱飛。王艷麗看著劉院長跟著殷副院長進去的背影,突然想起田娟總說的“賬上的錢,一分都不能亂“——原來那些她看不懂的堅持,藏著這么多人的吃飯錢。
下午一點的陽光曬得人發困。王艷麗剛把冬男的校服泡進盆里,手機就響了。田娟的聲音透著股松快,“兩點去銀行,這次準了。“
“總院......同意了?“王艷麗的手還沾著肥皂泡,在手機屏幕上按出個模糊的印子。
“嗯,領導們仁慈。“田娟的聲音頓了頓,“你快點,別耽誤了。“
掛了電話,王艷麗對著鏡子發愣。鏡中的女人眼下有片青黑,是昨晚熬的;嘴角卻揚著,像朵被雨澆過的向日葵。她突然覺得和田娟之間,像隔著層磨砂玻璃——明明看得見彼此,卻總隔著點什么,或許是田娟眼里的“規矩“,和她心里的“人情“。
兩點十五分,銀行的點鈔機嘩嘩響起來。王艷麗看著一張張工資卡塞進卡槽,老李的手在旁邊抖,“可算......可算發了“。她的手機又響了,是劉院長,“來我辦公室一趟“。
院長辦公室的茶香混著煙味。劉院長往對面的椅子指了指,“坐。“他的皮帶扣換了個新的,在陽光下閃著光,“下個月起,你兼著出納吧。“
王艷麗手里的工資發放回執單突然攥緊了,紙頁的邊角硌進掌心。窗外的人群漸漸散了,有人舉著剛取的錢往菜市場走,有人對著手機笑,聲音飄進窗來,像串輕快的風鈴。
“田姐那邊......“她的聲音有點發緊。
劉院長往煙灰缸里彈了彈灰,火星子滅下去的瞬間,他突然笑了,“她年紀大了,該歇歇了。“
王艷麗望著窗外的天空,藍得像剛曬過的賬本。她想起田娟教她蓋印泥的樣子,“要穩,要正“;想起趙總監說的“財務是紅綠燈“;想起冬男作文本上那句“媽媽數錢的時候,眼睛里有星星“。
出納的鑰匙就在抽屜里,田娟昨天還說“等你能獨當一面了就交給你“。王艷麗摸出手機,給田娟發了條信息:“田姐,銀行發完了,老李兒子的奧數班錢夠了。“
發送鍵變成綠色時,她突然明白,不管是會計還是出納,手里的賬本終究要記著人——記著那些等著發工資的盼頭,記著那些熬著夜也要算清的賬,記著那些隔著分歧也藏不住的暖意。
走廊里傳來田娟的腳步聲,還是那么快,帶著股風風火火的勁。王艷麗站起身,準備去給她泡杯新茶——或許磨砂玻璃的那面,也正等著有人先遞過杯熱茶呢。
王艷麗攥著衣角的手指蜷了蜷,白襯衫第三顆紐扣硌得鎖骨生疼。劉院長的影子投在辦公桌的玻璃臺面上,像塊沉甸甸的烏云,“田娟那邊你不用操心。“他的鋼筆在煙灰缸沿上敲了敲,火星子濺起來又滅掉,“這事沒下通知前,爛在肚子里。“
財務室的掛鐘滴答響著,王艷麗盯著鐘擺晃悠,忽然覺得像在演諜戰片。上周看的《潛伏》里,余則成藏情報時也是這副緊張模樣,只是她藏的不是密信,是句會扎傷田娟的話。
兩天后的晨會剛散,董院長就晃著高低肩進了財務室。他的皮鞋一只磨了跟,走起路來像只歪腳的企鵝,“劉院長叫你倆。“田娟正在核對的發票“啪嗒“掉在桌上,紅章在“住院費“三個字上洇出個小血點。
劉院長辦公室的茉莉開得正盛,香味卻壓不住煙味。王艷麗剛坐下,就看見茶幾上的煙盒空了大半,是劉院長平時舍不得抽的軟中華。“下個月起,財務輪崗。“他的手指在“輪崗“兩個字上畫圈,像在劃一道分水嶺,“王艷麗做出納,田娟接蘇會計的活。“
田娟的算盤突然掉在地上,算珠滾得滿地都是。她彎腰去撿時,王艷麗看見她耳后的白發比昨天多了些,像落了層沒掃的霜,“蘇會計不是干得好好的?“她的聲音有點發顫,指尖捏著算珠的棱角,“我做出納十年了,換崗......“
“兼職總不是長久事。“劉院長往茶杯里續水,水汽模糊了他的臉,“再說多輪崗能全面發展,給你倆每月加五百。“最后那句話像塊糖,扔在空氣里發出輕微的脆響。
王艷麗的心跳突然快了半拍。五百塊夠給冬男買套新校服,夠給婆婆買臺小型按摩儀,夠填滿冰箱那個總空著的角落。她偷偷瞥田娟,看見她捏著算珠的指節泛白,像在數一筆算不清的賬。
“工作好壞,得看領導支不支持。“田娟突然笑了,嘴角扯得有點僵,像張沒貼牢的便利貼。劉院長的目光在她臉上停了停,沒接話,只是低頭去彈煙灰,煙灰缸里的煙蒂已經堆成了小墳。
回到財務室,田娟把賬本往桌上一摔,鐵皮柜都震得晃了晃。“調換崗位這么大的事,連聲招呼都不打?“她的指尖在“出納日志“四個字上劃,鉛筆芯斷在紙頁里,“我那些臺賬,光交接就得半個月!“
王艷麗的喉結動了動,陽光從百葉窗漏進來,在田娟顫抖的肩膀上割出明暗交錯的條紋。“田姐,我兩天前就知道了。“她的聲音比蚊子還輕,“劉院長不讓說......“
“不讓說你就不說?“田娟猛地抬頭,眼里的紅血絲像爬滿了蛛網,“我帶你熟悉業務的時候,可沒瞞著你半點!“她抓起桌上的《出納手冊》,那是她親手寫的批注,紅筆圈住的“保險柜密碼“幾個字,此刻像在瞪著王艷麗。
財務室的吊扇轉得人心煩。王艷麗看著田娟收拾東西的背影,突然想起去年冬天她發燒,田娟替她值了三個夜班,回來時凍得鼻尖通紅,卻把熱好的粥放在她桌上。“對不起田姐。“她的聲音帶著哭腔,“我當時......不知道該咋說。“
田娟沒回頭,只是把那本《出納手冊》塞進抽屜深處,鑰匙轉了三圈才拔出來。“算了。“她的聲音像被砂紙磨過,“反正我說啥也沒用。“下午三點剛過,她的身影就消失在走廊盡頭,高跟鞋的聲響比平時快了半拍,像在逃。
總院領導來的時候,王艷麗正在給新做的工資表蓋章。趙總監瘦高的身影出現在門口,身后跟著兩個穿西裝的人,皮鞋在地板上敲出整齊的節奏。“聽說要輪崗?“他的目光落在田娟空蕩蕩的座位上,像在看一道缺口。
劉院長的辦公室很快傳出爭執聲。王艷麗剛走到門口,就聽見田娟的聲音帶著哭腔:“我做出納十年,賬上沒出過半點錯!熟能生巧這話錯了嗎?“接著是劉院長拔高的嗓門,“難道你怕別人查你的賬?“
“你血口噴人!“田娟的吼聲撞在門板上,震得王艷麗手里的印泥盒都掉了。她看見田娟指著劉院長的鼻子,鬢角的白發在晨光里飛,像只憤怒的白鳥,“我那些賬,經得起任何審計!“
趙總監突然咳了兩聲,鏡片后的眼睛掃過在場的人。“這樣吧。“他的指尖在茶幾上輕輕敲著,“崗位可以換,但財務章必須田娟保管。“劉院長的臉色變了變,剛要說話,趙總監又補充道,“這是總院的規定,不相容崗位必須分離。“
田娟的肩膀突然松了,像根繃了太久的弦終于泄了勁。她從兜里摸出個紅綢布包,層層打開后,財務章在陽光下閃著冷光——那是她每天下班都要鎖進保險柜的寶貝,邊角被摩挲得發亮,像塊貼身的玉。
王艷麗看著田娟把印章往自己桌上放時,突然明白了什么。輪崗像道分水嶺,左邊是田娟守了十年的規矩,右邊是劉院長想要的變通,而那枚財務章,是田娟留在河岸上的界碑,提醒著每個人:賬可以換著記,規矩不能換著守。
下午的陽光斜斜切進財務室,田娟的座位上放著本《會計學原理》,是王艷麗剛學會計時買的,扉頁上有田娟寫的“加油“。王艷麗摸出手機,給田娟發了條信息:“田姐,我把你常用的算盤擦好了,在你新座位上。“
發送鍵變成綠色的瞬間,她聽見走廊里傳來熟悉的高跟鞋聲,不快不慢,像田娟平時查賬時的節奏。原來有些改變,就像賬本上的紅字沖銷,看著刺眼,卻能讓每筆賬都回到該在的位置——就像田娟和她,換了崗位,卻終究還在同本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