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險化學品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置:血和淚背后的教訓
- 周學良
- 747字
- 2019-03-27 15:10:14
第三節 事故隱患的排查頻次
1.裝置操作人員現場巡檢間隔不得大于2小時,涉及“兩重點一重大”(兩重點: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和重點監管危險化工工藝。一重大: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的生產、儲存裝置和部位的現場巡檢間隔不得大于1小時,宜采用不間斷巡檢方式,進行現場巡檢。
2.基層車間(裝置)直接管理人員(主任、工藝、設備技術人員)、電氣、儀表人員每天至少兩次對裝置現場進行相關專業檢查。
3.基層車間應結合崗位責任制檢查,至少每周組織一次隱患排查,并和日常交接班檢查和班中巡回檢查中發現的隱患一起進行匯總,基層單位(廠)應結合崗位責任制檢查,至少每月組織一次隱患排查。
4.企業根據季節性特征及本單位的生產實際,每季度開展一次有針對性的季節性隱患排查;重大活動及節假日前必須進行一次隱患排查。
5.企業至少每半年組織一次,基層單位至少每季度組織一次綜合性隱患排查和專業隱患排查,兩者可結合進行。
6.當獲知同類企業發生傷亡及泄漏、火災爆炸等事故時,應舉一反三,及時進行事故類比隱患專項排查。
7.對于區域位置、工藝技術等不經常發生變化的,可依據實際變化情況確定排查周期,如果發生變化,應及時進行隱患排查。
8.涉及“兩重點一重大”的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應每五年至少開展一次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HAZOP)。
9.對于發生以下情況之一的,企業應及時組織進行相關專業的隱患排查:
(1)頒布實施有關新的法律法規、標準規范或原有適用法律法規、標準規范重新修訂的;
(2)組織機構和人員發生重大調整的;
(3)裝置工藝、設備、電氣、儀表、公用工程或操作參數發生重大改變的,應按變更管理要求進行風險評估;
(4)外部安全生產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的;
(5)發生事故或對事故、事件有新的認識的;
(6)氣候條件發生大的變化或預報可能發生重大自然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