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三魂七魄
- 十殿閻羅聽我宣
- 趙公子的喵
- 2401字
- 2019-02-28 20:00:00
見吳常不說話,小劉公子便知趣地轉(zhuǎn)移了話題,問道:“司命大人,不知你對狐貍精有什么了解?”
吳常想了一下道:“不多,現(xiàn)在養(yǎng)了一只。”
嚴(yán)格意義上,吳常也不確定九兒現(xiàn)在的狀態(tài)應(yīng)該算是妖還是鬼——自從吃了吳常給它特地留下的人參果之后,九兒的毛色就變得鮮亮起來,尾巴上的九道棕紅與白色相間的尾環(huán)也充滿了靈氣,每日上躥下跳的,似乎已經(jīng)脫離了“鬼物”的范疇。
小劉公子愣了兩秒鐘,突然“噗”得一聲哈哈大笑起來。他一邊笑一邊拿手指著吳常,笑得說不出話來。
周圍的家丁見小劉公子突然哈哈大笑起來,都面露出奇怪的神色。雖然小劉公子常常表現(xiàn)出異于常人的舉動,但是在剛剛發(fā)現(xiàn)尸體的地方哈哈大笑,似乎也太過了一點(diǎn)。
“連翹的尸體還在岸邊,你就不能嚴(yán)肅一點(diǎn)?”吳常無奈地看著小劉公子,盡管他完全知道這個小孩子的外表里面裝的是金蟬子這個性格惡劣的家伙,但看著一個七歲的小屁孩在命案現(xiàn)場哈哈大笑,還是有一種詭異的錯位感。
“你養(yǎng)了一只九尾狐?”小劉公子終于笑夠了,擺擺手道,“什么尸體不尸體的,一具臭皮囊罷了,靈魂早去你管轄的范圍內(nèi)了。凡俗之人拘于禮節(jié),是因?yàn)樗麄兛床坏綄?shí)際的情況,司命大人,你什么時候也在意起這些來了?”
吳常聽得小劉公子的話,心中一動:他總覺得自己還是一個需要勘察現(xiàn)場的刑警,但作為地府的司命,他只需要將連翹的靈魂帶來問問,就可以知道事情的真相了。
吳常打了個響指,對著空氣低聲說了幾句。過了半晌,他微微皺起了眉頭,似乎有些疑惑。
小劉公子見他的神色不對,也收斂起了笑容,問道:“怎么了?”
吳常搖搖頭,他方才拘了此處的城隍土地,傳話給牛大,讓他去尋秦廣王詢問連翹的魂魄是否還在地府。結(jié)果牛大托城隍返回的消息卻令他有些奇怪,秦廣王說他遍查地府近幾日、甚至一個月以來的新鬼,都沒有這個來自東海郡的“連翹”。
而城隍又補(bǔ)充說,此地并無孤魂野鬼流浪,這個“連翹”的魂魄,他們也未曾見過。
這可就奇怪了,人死了,魂魄卻不見了,難道真像這里凡人流言所說的那樣,有妖物攝人魂魄?
吳常見小劉公子問他,便搖搖頭道:“連翹姑娘的魂魄不見了。”
“奇哉怪也。”小劉公子聽了吳常的話,也整肅起神色,有些驚詫地道,“就算是身死道消,魂魄總不會莫名其妙就不見了;連你大司命都找不到她的魂魄,此事倒是有幾分奇怪了。”
吳常閉上眼睛,半晌,他猶豫地睜開眼。
在司命浩瀚的記憶中,他尋找到了關(guān)于凡人魂魄的情況。
當(dāng)女媧最初造人的時候,凡人因其七竅只故,便有七魄;又因感天、地、靈而生,故生三魂。
在凡人死去、靈魂轉(zhuǎn)世的時候,因?yàn)槿馍硎遣荒軒ё叩模灾挥腥贽D(zhuǎn)入地府,而七魄留在身體中;但留存在身體中、沒有三魂的七魄就如無根之木,便會漸漸破損消散,最終塵歸塵、土歸土。
這也就是為什么有“失魂癥”這種說法:凡人的三魂一旦有損或者缺失,其精神就會出問題;如果失魂太久,人便無法存活。
這么說來,即使連翹的三魂無跡可尋,但是吳常還是可以采用“降靈”的方法,將自己的靈魂通過祭祀的召喚存入連翹的身體,感召其中游離破碎的七魄,倘若比較幸運(yùn)的話,還能從她破碎的七魄中拼湊出生前最后的畫面。
唯一的問題是,“降靈”這種方法需要上古的大巫才能施行,吳常自己總不能祭祀和召喚自己的靈魂進(jìn)入連翹的尸體。但這一時半會兒地,上哪兒去尋找一個大巫呢?
小劉公子見吳常面露躊躇之色,便問道:“怎么了?”
吳常嘆口氣道:“你們這里有會巫祝降神的祭祀嗎?”
小劉公子皺眉道:“東海郡原先倒是有些土著,據(jù)說是會降神之法;但劉侯來此之后,便整肅了淫祀之風(fēng),這些土人便不敢明目張膽地降神了。”
吳常聽了,倒覺得劉侯做得沒錯。所謂民間的淫祀,是沒有官方許可的祭祀活動,通常都是當(dāng)?shù)赝林舜鄠鞯牡胤缴裨挕6S多山精水怪、妖孽之流,都通過這種祭祀活動為禍一方,打著祭祀的旗號禍害百姓者十有八九。
不過盡管祭祀降神的對象不對會引起嚴(yán)重的后果,但吳常并不十分擔(dān)心,因?yàn)樗灰獙さ揭粋€巫祝祭祀,讓他用正確的方式召喚自己就可以了;何況還有金蟬子在一旁觀看糾正,這件事情本質(zhì)上沒什么難度。
“夫人,夫人!”吳常正同小劉公子說話,只見得有幾個家丁從河邊朝馬車走過去,臉上帶著驚慌的神情,“夫人且請不要下車,前面河流上飄過來好幾具尸體!”
“什么?”卓氏聽到這話,臉上也不免露出畏懼之色,但她看了看身邊嚇得臉色慘白的青蓮,深吸一口氣道,“派人去通知侯爺了嗎?”
“劉通、劉保已經(jīng)去了。”回話的家丁急忙道。
“馬上讓人把小公子帶回來。”卓氏急忙吩咐道,又補(bǔ)充了一句,“那位仙長也一同請回家中,切不可有所怠慢!”
家丁聽得主母吩咐,急忙點(diǎn)頭稱是,轎夫們急忙起轎,調(diào)轉(zhuǎn)方向向侯府行去。
……
“土人的巫祝降神?”劉侯聽得家人來報河上浮尸之事,又聽說其中有一具尸體是自己家里的婢女,急忙趕回來安慰了卓氏與青蓮;又聽兩位夫人說踏青路上遇到一位德行深重的道長,劉侯雖然不是修道之人、不信煉丹補(bǔ)氣之術(shù),但平日對道士僧人還是敬重有加,于是便在書房為吳常奉茶。
“正是。”吳常不想過多解釋巫祝降神的具體內(nèi)容,上古距離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去太久,很少有真正明白降神之理的凡人了,他只是簡短地向劉侯提出尋找當(dāng)?shù)赝林袝鬃=瞪竦募漓耄f可能會與此事有所關(guān)聯(lián)。
吳常聽說河上還有幾具浮尸的時候,就又喚來城隍土地詢問,但兩位地仙也是一臉茫然,此地并無游蕩的孤魂野鬼前去喊冤叫屈,因此他們也實(shí)在不清楚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劉侯面露難色。因?yàn)榻姑耖g巫祝淫祀之風(fēng),是他一力推行的制度,此時卻要他去尋求土著巫祝的幫助,卻是是有些為難。
吳常明白劉侯的難處,便又開口道:不必?fù)?dān)心,你只需要告訴我去何處能尋到這些土人即可;另外還需向侯爺借一輛四面封閉的馬車,將這些尸體運(yùn)送過去。”
“馬車倒是不難。”劉侯拍拍手,喚來幾個下人,對他們?nèi)绱诉@般吩咐了一番,又對吳常道,“土人中確實(shí)有會巫祝者,基本上都在白魚村那里居住,以捕魚捉蛇為業(yè)。”他猶豫地看了看吳常道,“那里土著人性情野蠻,披發(fā)文身,阿寶年紀(jì)還小,恕不能與仙長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