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2 課程設計步驟

課程設計是對培訓內容進行整體的規劃過程,其中最重要的是對課程結構的設計,相當于建造一座大樓之前先要畫設計圖紙,如果設計出了問題,那么后面的開發、實施等環節也會出問題。

3.2.1 明確課程任務

在培訓需求分析階段,通過各種需求分析方法,采用合適的培訓需求模型,可以深入探究組織問題。而在課程設計階段,首先要做的是把“問題”轉換為“任務”。

教學設計大師梅瑞爾曾指出,“任務”是將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遷移到學習場景,設計成需要完成的“任務”,學習者從知識、態度和技能等多個方面采取行動,完成一些具體的目標。而完成了“任務”,就意味著解決了“問題”。

如何將“問題”轉換為“任務”呢?“問題”只提出了問題所在,沒有給出解決方案;而“任務”是為了解決某個問題的方法,將激發人的行動。“問題”往往比較寬泛,產生問題的原因有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有很多;而“任務”會更聚焦,任務將解決主要問題和主要矛盾。

總之,確定“任務”就是分析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再將問題歸納,總結成具體的、明確的任務。

3.2.2 整體劃分三個階段

把課程從整體上劃分為三個階段,即課程導入、主要任務和課程結尾,如圖3-2所示。

圖3-2 課程整體三個階段

課程導入部分,主要用于說明課程的來由、課程將要解決什么問題、課程的意義等。比較常見的導入方式有:案例導入、問題導入、分組討論導入等。

主要任務部分,是課程設計的主要內容,也是課程設計的重點和難點。

課程結尾部分,主要用于總結、回顧課程內容,考核、評估學習掌握情況,或者引入下次課程內容。

課程結構設計要遵循兩個原則:

(1)上下級,縱向包容、先抽象后具體。

(2)同一級,橫向并列、不重復不遺漏。

如果在歸納主要任務的時候,遇到有些內容無法歸入主要任務中,可以采取三種措施:

(1)擴大:擴大主要任務,將其他內容納入主要任務中去。

(2)移位:不改變主要任務,而把其他內容移到下一層級,納入下一層級的某個任務中去。

(3)刪除:課程設計一定要遵循以學員為中心、以任務為中心和以問題為中心的原則,如果其他內容對培訓目標相關性不大,或對于學員的意義不大,可以考慮刪掉。

3.2.3 主要任務分解

將主要任務進行科學的分解,劃分成一個個相對具體的子任務,并對所有子任務進行合理的排序,如圖3-3所示。

圖3-3 主要任務分解圖

如何保證子任務的分解是科學、合理的呢?這就需要課程開發者對課程的內容非常熟悉,同時還要具備專業的業務知識和豐富的操作經驗。例如,我們正在開發一門“大客戶銷售技巧”的銷售類培訓課程,如果沒有相應的大客戶銷售經驗,怎么能設計課程結構,又怎么能對主要任務做進一步的分解呢?

如何將主要任務分解成子任務模塊?

(1)對于具體的任務,按照完成任務的順序以流程化的方式進行分解和排序。

例如,商務部要開發一門名為“商務采購入庫”的培訓課程,針對公司的銷售經理、商務人員和財務人員做新信息系統下的商務采購流程培訓。在設計課程結構的時候,就可以按照采購任務的流程和順序分解成各個子任務:用戶登錄、采購申請、采購訂單、采購入庫等,進而針對每個子任務開發課程內容,如圖3-4所示。

圖3-4 具體任務分解圖

(2)對于抽象的任務,按照任務的內部規律以模塊化的方式進行分解和排序。

例如,人力資源部要開發一門名為“中層管理者領導力提升”的培訓課程,針對集團公司和下屬子公司的所有中層管理人員,培訓管理知識,提升領導力。應用模塊化的方式來分解,就可以把課程按照“領導力”的內在規律分成五個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的子任務:與人為善、自信果敢、識人之智、追求卓越、戰略思維,如圖3-5所示。

圖3-5 抽象任務分解圖

(3)對于復雜的任務,有些內容需要按照流程順序分解,有些內容需要按照模塊結構分解,是一種綜合性的課程結構設計。

例如,某教育系統集成公司開發面向銷售人員的“大客戶銷售技能”培訓課程,對于“大客戶銷售技能”這樣的培訓主題就是一個相對復雜的任務,單純按照流程順序或者模塊結構無法科學地分解。首先,從銷售人員應該具備的銷售能力出發,按照模塊結構可以劃分為以下幾個子任務:教育信息化行業培訓、系統集成產品培訓、大客戶銷售流程培訓、商務談判培訓等;而對于大客戶銷售流程這樣的子任務,可以按照流程順序進一步劃分為更具體的子任務:客戶需求分析與引導、解決方案設計、銷售合同簽訂、售后服務規范等,如圖3-6所示。

圖3-6 復雜任務分解圖

3.2.4 最終子任務解決模式

對主要任務做層層分解之后,任務逐步由抽象趨于具體,直到成為一個個不能再被分解的獨立小任務。對于這樣的最終子任務,我們需要考慮子任務的解決思路模式。

常用的解決思路模式有兩種:

1.ASK模式

ASK模式指態度(attitude)、技能(skill)、知識(knowledge)模式,針對某個最終子任務,按照態度、技能、知識的思路來解決。當然,并不是所有的最終子任務必須分解成態度、技能和知識三項,也可以分解成其中的一項或兩項的組合,如圖3-7所示。

圖3-7 ASK模式

2.PRM模式

PRM是“現象呈現”(phenomenon)—“原因分析”(reason)—“措施及解決方案”(measures)的簡稱。PRM模式也稱“咨詢式培訓模式”,針對某個最終子任務,聚焦問題解決,直接從問題開始,關注的重點放在問題的解決上,如圖3-8所示。

圖3-8 PRM模式

經過以上幾個步驟:明確課程任務、整體劃分三個階段、主要任務分解、最終子任務解決模式,生成了一個完整的課程結構設計圖。下一步,就要基于課程結構圖開發具體的課程內容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名县| 竹溪县| 绩溪县| 剑河县| 铜山县| 白城市| 石林| 双柏县| 临桂县| 泰州市| 台南县| 桂林市| 新闻| 万荣县| 西华县| 高清| 天门市| 长武县| 大城县| 金溪县| 江孜县| 青阳县| 宜城市| 中西区| 广昌县| 神农架林区| 康乐县| 泽州县| 枣阳市| 临沂市| 涪陵区| 玉林市| 宁乡县| 莱阳市| 沛县| 冀州市| 彰化县| 平安县| 昌宁县| 方城县| 宁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