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瞞不過
- 唐氏女
- 拉肚肚
- 3251字
- 2018-12-23 21:47:00
以則一回府,也顧不上用午膳,把今日太后宮中的事簡略寫下,就趕緊派人去端王府送信。黑紙白字的,他不敢寫皇上看上了唐雀兒,要和你爭的話,只寫道:明日御前傳召,謹慎對奏。
以奔接信一看,微微一驚,知道七哥已為自己奔走,事情不太順利,但既然已經開頭,驚動了皇上,他就得硬著頭皮為自己爭取了。
輕輕一嘆,果然皇位上坐得是自己的親爹更方便,隔母的兄長,差太多了。
以奔對信使隨和道:“幫我謝過你家王爺,不知七哥還有什么話。”
這信使是王府死士,話不多,只點頭回禮:“并沒有什么話,端王殿下沒什么吩咐,奴才就回去了。”
以奔點頭,心事重重。
同時思慮重重的,還有以則。
進宮一趟,看母后身體安康,他便稍稍放心。不然柏氏權勢正盛,宮里那個皇后素來也是能作的,他怕母后一味忍讓,光武帝繁忙,堂堂太后倒讓身為小輩的皇后給欺負了去,成何體統。
不過,看著如今宮里為個唐雀兒鬧得不得安寧,以則反而對皇后的智謀略微放心些:轄制不好后宮,讓自己的丈夫看上弟婦,鬧這樣一樁丑事,皇后肯定不是個聰明人。
憑她的本事,給光武帝提鞋都不夠,難怪皇上敢縱容柏氏一族,肯定是摸清了柏氏根骨,不怕他們翻天。
“王爺,用午膳了,娘娘和唐夫人都在等著您。”書房門外傳來聲音。
他叫孩子們不用等他用膳,哪想到妻妾兩個倒是齊心,不見他上桌,是不肯動筷的。
以則匆匆去了正堂。孩子們已經吃完下桌去午睡了,午膳重新上過,今日有上好的清蒸鱸魚、白菜豆腐蝦仁湯、嫩烤仔雞,涼拌花椒芽、涼拌菠菜,幾樣面點湯粥,他們三人吃這一桌,不葷不素,不繁不簡,正正好。
徐憐意安排府中事務一直都是這樣妥帖。
“王妃有心了。”以則夸贊,落座后。
徐氏靦腆一笑,再落座,最后唐鶴兒坐下。
以則不喜歡被一堆人圍著吃飯,所以,府中用膳沒有丫鬟布菜的習慣。三人低頭吃飯,一時只聽見碗筷偶有觸碰。
徐憐意因為多日不曾侍寢,心下虛了幾分,比往日溫和許多,問唐鶴兒:“妹妹最近可有什么好繡樣,我想做件夏日涼披,過幾日賞花好穿的。”
一提繡樣,唐鶴兒臉紅起來,只覺得以則向她投過來的目光滾燙……昨晚他們兩個還說道繡樣來著,他說她繡工不好,卻對著那呆頭荷花又咬又舔……
徐憐意不知兩人的故事,可看以則似笑非笑,眼里要淌出蜜的樣子,刺眼得很。
“妾身……”唐鶴兒喏喏,這要是個乖巧的小妾,自然要忙不迭的侍奉主母,干脆就說幫王妃把這件衣服做了,可唐鶴兒自知,繡工的確拿不出手。
“她不擅女紅,繡得那玩意兒沒法看。”以則輕輕說道,替唐鶴兒解圍,眼也不抬。
唐鶴兒不敢抬頭看以則,她簡直要羞愧死,以及,被某種隱約的甜蜜給溺死。
徐憐意紅了眼眶,也低著頭,她不想因為猜測,就多心讓王爺嫌棄,更加不想讓另一個女人看笑話。
如果沒了丈夫的愛,她起碼還要握緊正妃的尊嚴。
強打精神,徐憐意笑道:“妹妹不會女紅啊,那妹妹最近跟著爺習字,習得如何了。”
“妾身愚鈍,字倒都識得了,就是寫得不好,枉費王爺一番苦心。”
這話倒不是假客氣。唐鶴兒底子薄,能識字看文章已經非常不易,要說寫一手好字,恐怕沒個幾年是練不出來的。再加上唐鶴兒一雙做粗活的手,總是羞于露在人前,每次以則想握她的手教運筆,唐鶴兒自卑不情愿,以則心疼不好逼迫,這樣一來,可不是教學緩慢。
徐憐意微微一笑,倒也沒再說什么。
男人心尖上的女子,再不好也看不見,唐鶴兒這般藏拙,她如何不懂,看懂了,心里放不開,還不是白白給自己找了一肚子委屈。
光武帝下定決心要的東西,自問從不失手。他敢問唐雀兒的意愿,自然是有辦法讓她選自己,同時死了出宮的心。
初夏晚晴天,山溪堂書房中,四下大槅扇窗大開,西府海棠橘粉色的花朵,穿過雕花的漆木的窗子,枝枝椏椏、暗香沁人。
光武帝看了一下午的折子,這會順子帶著內宮掌贊夏姑姑求見,光武帝看了一眼這位安排后宮女人侍寢的老姑姑,漫不經心。
這夏姑姑是內宮女官,早年安排女人服侍先帝,如今給自己安排女人,倒是個忠心不多話的。
“你入宮多久了?”光武帝問。
夏姑姑規矩齊全,拜過才緩緩道:“老奴入宮整整十五年。”
正元三年入宮,也算是這王朝的元老了。
“你看女人眼睛最毒,想問問夏掌贊,如今朕這后宮你看哪個女人是個好的?”
這個問題可不好答。皇后、李淑妃、榮賢妃、美人消冰、美人清卿、美人趙氏、美人范氏、美人唐氏、還有那個只有美人份例卻沒有品級的丫頭葡萄,這么一大群女子,個頂個的貌美,但要說“好”,那可真不好說。
什么是好,看對眼了才是好。
皇上這么問,便是哪個也不可心的意思,還是說,馬上就要有可心的了?!
夏姑姑笑著搖頭:“老奴看后宮各位主子娘娘都是極好的人物。皇上說哪個好,便是好呢。”
光武帝抿嘴一笑,這老奴倒聰明。
“罷了,你先下去。”
今晚就是不招人侍寢的意思。
夏姑姑告退,按例人是順子領進來的,自然也該順子送出去,他剛要跟著夏姑姑出去,便被光武帝叫住:“你,去后宮傳話給美人唐氏,叫她告訴掖庭唐氏,明日早膳后朕要見她。”
順子一愣,半天沒反應過來,左一個唐氏,右一個唐氏,皇上要見誰?
“朕要見掖庭唐氏!”怎么有這么蠢笨的奴才!
“是!”順子看他師傅怒瞪他,才想明白,不敢耽誤,出門趕緊就奔披芳閣。
邊走邊想,皇上要見掖庭唐氏,為什么還要披芳閣的唐美人去傳話呢?他直接去掖庭告訴唐雀兒不更省事?
算了,想不明白就不想了,反正上次唐美人還欠他人情,這次去,興許又能討到什么好東西呢……或者……不知道唐美人那紅撲撲的小臉親起來是什么滋味呢!
看著順子佝僂著退出去的背影,光武帝盯著看了片刻,眼神幽暗,看得身邊的顧臣眼皮直跳。
顧臣少年入宮,不比從小就切了的小太監,懵懵懂懂。他深知做男人的滋味,更加明白舍棄做男人的尊嚴,換來的無非是生存,活下去最重要,所以,他最謹慎,絕不拿命換富貴。
“這順子是你什么人。”光武帝低頭書寫,貌似不經意,其實已經洞察顧臣的秘密。
主子是絕頂聰明的人,顧臣十年前便跟在光武帝身邊,深知沒有一事能瞞得過。
可他還是瞞了。
顧臣忙忙匍匐在地,含淚道:“不想欺瞞萬歲,順子是奴才一個同鄉的弟弟。”
“哦?”光武帝不信,“你萬事穩妥,不拉幫結派,卻收了這么個不成材的徒弟,他只是你同鄉的弟弟嗎?”
前塵往事如浪潮一般涌向心頭。那是顧臣入宮前的事,時隔十五年,仿若前世。
十五年前,雪災遍地,易子而食,饑民尚且活不下去,何況顧臣一個孤兒,無父無母無依靠,將要餓死之際,不知道聽誰說的,進宮切了做太監,便有吃不完的稻米白面。
顧臣那年十七歲,信了這話就要去都城。路途三百里,邊要飯邊趕路,終于快要見到都城,他幾乎餓斷了氣,倒在路邊。
明明是必死的命運,滿路的餓殍,死他一個不算多,他卻沒死成,被一個叫阿英的少女帶回了家,雖然是少女,但卻因為是家中頂梁柱,操勞得身強體壯,拖拽他一個青年男人完全不在話下。
后來,他才知道,阿英這般能干,去都城門口爭搶救濟糧,也沒人搶得過她。顧臣就是靠她搶回來的吃的,才又活過來的。
再后來,郎情妾意,顧臣準備就此扎根娶了阿英把日子過起來的,哪知道阿英一場病就死了,那樣強健的人,說死就死了,顧臣覺得世事無常。葬過了阿英,顧臣再無留戀,便入宮做了太監。因為個子高,做事立手立腳頗得上官青眼,沒幾年就到了八皇子身邊。
“這順子,是阿英的弟弟。阿英死后,她家就敗落了,順子入宮年幼,備受欺辱,奴才不忍,所以……”就把順子提到了自己身邊。
顧臣有肉吃,便也有順子一口湯喝。可惜順子貪心不足,竟然聯合了唐鷗兒給光武帝做套,顧臣看在眼里,就怕事發,哪知道,還是等來了被發現的一天。
“奴才有罪,還請萬歲責罰,還請萬歲能——”寬恕順子。
光武帝聽了顧臣的故事,倒也沒有太多感觸,人人都有悲慘之處,他同情不過來。“等完了唐雀兒這事,皇后又沒有動手,就給順子留個全尸吧。”
顧臣一陣心驚。順子引光武帝撞見唐雀兒的事,怕是皇后也知道中計了,皇上皇后都要弄死的人,如何還能活?!
他不敢多求,只是一遍一遍的磕頭。
光武帝擺擺手,“除去順子之后,就讓剛才的夏掌贊領了順子的缺吧。”
到時就要稱呼夏典贊了。
這樣御前太監以顧臣為首,宮女以夏姑姑為首,兩人并立,一個主朝臣覲見之事,另一個主內宮命婦之事,一權兩分,顧臣失了半幅權柄,也算懲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