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 城鄉發展一體化進展

分值是以數量表示的各地區城鄉發展一體化總水平,分值的變化則表示以某個年份為基期的城鄉發展一體化的進展,本書以2006年為基期。分值增長意味著城鄉發展一體化水平的提高,反之則下降;分值增長快,表明城鄉發展一體化進展快,反之則慢。

(一)城鄉發展一體化總水平大幅提升,但增速總體呈減緩之勢

1.2012~2013年:城鄉發展一體化總水平繼續提高,但進展大幅減緩

2013年,全國城鄉發展一體化總水平繼續提高,總指數比2012年提高了4.85%,但進展明顯減緩,低于2012年進展2.68個百分點,也低于2006~2013年平均進展2.30個百分點(見表1-2、表1-3)。

表1-2 中國及各地區城鄉發展一體化總指數分值

表1-3 中國及各地區城鄉發展一體化總指數進展(環比增長)

2013年,雖然所有省份城鄉發展一體化總指數分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表明各省份城鄉發展一體化總水平均較2012年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僅吉林、河南、湖南、海南、四川和新疆6個省份總指數分值增長超過2012年,其中湖南和海南增長幅度相對較大,其余24個省份總指數分值增長均低于2012年,這表明2013年絕大多數省份城鄉發展一體化進展減緩。有13個省份進展減幅超過4個百分點,其中山西、上海、青海和甘肅等省份不僅增長較慢,而且進展減緩幅度較大,分別減少8.89個、7.98個、7.24個和6.13個百分點(見表1-3)。

分區域看,2013年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城鄉發展一體化總水平比2012年分別提高了3.80%、6.22%、5.57%和4.90%,中部地區進展最快,但各大區域進展明顯低于2012年,分別低3.29個、1.18個、2.69個和2.67個百分點,東部地區進展減緩最為明顯(見表1-5)。

表1-5 中國及各大區域城鄉發展一體化總指數進展(環比增長)

表1-4 中國及各大區域城鄉發展一體化總指數分值

圖1-2 中國及各大區域城鄉發展一體化總指數進展(環比)

2.2006~2013年:城鄉發展一體化總水平穩步提升,但增幅逐年減緩

2006~2013年,中國城鄉發展一體化總水平提高了62.14%,年均增長7.15%(見表1-3)。

2006~2013年,除少數省份在個別年份城鄉發展一體化總指數分值比上年略有下降外,絕大多數省份各年份均呈增長態勢,所有省份2013年總指數均比2006年有較大幅度提高,這意味著各省份城鄉發展一體化水平較2006年大幅提升。其中,提升幅度最大的貴州,提高了1.2倍,年均提高11.93%;提高幅度最小的上海,在高起點上也提高了28.31%,年均提高3.63%(見表1-3)。

但是,城鄉發展一體化總水平提升幅度總體上呈不斷減緩之勢。2013年與2007年相比,增幅下降了5.93個百分點,2010年雖比2009年增幅提高了3.29個百分點,但自2011年起又連續兩年下降(見表1-3)。

3.2006~2013年:中、西部地區城鄉發展一體化總水平進展明顯快于東部和東北地區

2006~2013年,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城鄉發展一體化總指數分別增長了44.51%、75.49%、89.33%和56.29%,年均增長分別為5.40%、8.37%、9.55%和6.59%,中部和西部地區城鄉發展一體化進展明顯快于東部和東北地區(見表1-5)。

東部地區10個省份年均增長均低于全國平均增長,其中上海年均增長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東北地區3個省份的年均增長也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中部地區6個省份年均增長均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西部地區11個省份年均增長全部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重慶、貴州、云南和寧夏年均增長超過10%,陜西、青海和新疆年均增長接近10%(見表1-3)。由于東部地區省份城鄉發展一體化基礎較好、起點較高,與西部地區省份差距原本巨大,進展相對較慢并未對其排位產生大的影響;而西部地區基礎較差,除個別省份外,增速的加快還沒有對其排位產生大的影響,依舊排位靠后。

(二)四個一體化水平不斷提高

城鄉發展一體化總指數是由經濟發展一體化、社會發展一體化、生活水平一體化和生態環境一體化四個一體化構成的。

1.2012~2013年:四個一體化水平均有所提升,生態環境一體化進展有所加快,生活水平一體化和社會發展一體化進展明顯減緩

2013年與2012年相比,全國四個一體化水平均有所提升,經濟發展一體化、社會發展一體化、生活水平一體化和生態環境一體化分別提高了7.71%、1.02%、6.07%和4.33%,但四個一體化水平提高幅度差異較大。生態環境一體化進展加快,比2012年進展快0.92個百分點;經濟發展一體化進展持平略降;社會發展一體化和生活水平一體化進展明顯減緩,分別下降6.53個和5.08個百分點(見表1-7)。

表1-7 中國城鄉發展一體化總指數與各級指數進展(環比增長)

生活水平一體化進展明顯減緩的主要原因是:農村信息化建設和信息化水平在經過前幾年的高速發展后有所減緩(見表1-7)。

社會發展一體化進展減緩的主要原因是:教育、衛生和文化均衡發展水平有所下降。但是,各地農村低保、農村基本養老保險等社保標準以及新農合報銷范圍和標準的提高,使社會保障均衡發展依然保持了相對較高的增長,從而使社會發展一體化水平仍有所提升(見表1-7)。這是2013年社會發展一體化進展的一個主要特點。

2.2006~2013年:四個一體化水平有較大幅度提高,生態環境一體化進展較為緩慢

2006~2013年,全國四個一體化水平均有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生活水平一體化進展最快,增長了1倍多,年均增長10.90%;經濟發展一體化增長了70.89%,年均增長7.96%;社會發展一體化增長了43.52%,年均增長5.30%;提升幅度最小的是生態環境一體化,增長了36.92%,年均增長4.59%(見表1-7)。

表1-6 中國城鄉發展一體化總指數與各級指數分值

注:水資源利用使用的是農業用水效率(具體使用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指標,由于缺乏年度數據,同時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年際變化很小,本書使用某個年份替代一個短時期各個年份。2012年及以前年份使用的是2012年的數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子长县| 深州市| 尉氏县| 波密县| 南靖县| 勃利县| 土默特右旗| 阿城市| 法库县| 福泉市| 弋阳县| 江源县| 乐山市| 平湖市| 策勒县| 桐乡市| 淮滨县| 图木舒克市| 宿松县| 河北省| 保靖县| 阜新| 茌平县| 隆昌县| 神木县| 永和县| 苍山县| 肇庆市| 惠来县| 文山县| 清徐县| 婺源县| 南通市| 青田县| 靖边县| 龙里县| 兴安县| 浦城县| 醴陵市| 仙游县| 石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