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風電場環境影響評價等級和范圍的確定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風力發電項目應依據其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分別組織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或環境影響報告表。總裝機容量5萬kW以上的風力發電項目及涉及環境敏感區的風力發電項目應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其他風力發電項目應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的風電場工程無須劃定具體評價等級和范圍,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的風電場工程,需根據涉及的環境影響要素對應的專項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的要求確定評價等級和評價范圍。
2.6.1 陸上風電場
2.6.1.1 水環境
陸上風電場工程對水環境的影響主要來自于施工期的施工污廢水和營運期的生活污水,因污水量較小,一般不進行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只需進行一些簡單的環境影響分析。
2.6.1.2 大氣環境
陸上風電場工程對大氣環境的影響主要來自于施工期的揚塵和施工車輛機械排放的廢氣,一般主要進行較簡單的影響分析。
2.6.1.3 聲環境
依據HJ 2.4—2009的規定,陸上風電場聲環境影響評價等級根據風電場所在區域的聲環境功能區類別、風電場建設前后所在區域的聲環境質量變化程度和受風電場影響的人口的數量來確定。
若風電場位于GB 3096—2008規定的0類聲環境功能區,以及涉及對噪聲有特別限制要求的保護區等敏感目標,或風電場建設前后評價范圍內敏感目標噪聲級增高量達5dB(A)以上 [不含5dB(A)],或受風電場噪聲影響人口數量顯著增多時,評價等級為一級。需進行全面、詳細、深入評價。
若風電場所處的聲環境功能區為GB 3096—2008規定的1類、2類地區,或風電場建設前后評價范圍內敏感目標噪聲級增高量達3~5dB(A)[含5dB(A)],或受風電場噪聲影響人口數量增加較多時,評價等級為二級。需進行較為詳細、深入的評價。
若風電場所處的聲環境功能區為GB 3096—2008規定的3類、4類地區,或風電場建設前后評價范圍內敏感目標噪聲級增高量在3dB(A)以下 [不含3dB(A)],或受風電場噪聲影響人口數量變化不大時,評價等級為三級。只需進行一般環境影響分析。
若符合兩個以上級別的劃分原則,按較高級別的評價等級評價。
風電場聲環境影響評價范圍依據評價等級確定。一級評價項目以風電場工程邊界向外200m為評價范圍,二級、三級評價范圍可根據風電場所在區域和相鄰區域的聲環境功能區類別及敏感目標等實際情況適當縮小。如根據風電場聲源計算得到的貢獻值到200m處仍不能滿足相應功能區標準值時,應將評價范圍擴大到滿足標準值的距離。
2.6.1.4 生態環境
依據HJ 19—2011的規定,陸上風電場生態影響評價等級可依據區域的生態敏感性和項目的工程占地范圍(包括永久占地和臨時占地)劃定。劃定依據具體見表2-23。
表2-23 生態影響評價工作等級劃分

風電場生態影響評價工作范圍應從生態完整性角度考慮,需涵蓋項目全部活動的直接影響區域和間接影響區域。
2.6.1.5 電磁環境
陸上風電場電磁環境影響評價范圍可依據HJ 24—2014的規定確定。評價范圍根據電壓等級為架空線路邊導線地面投影外兩側各30250m帶狀區域,地下電纜管廊兩側邊緣各外延5m(水平距離)帶狀區域,升壓站(變電站)站界外30~50m區域。
2.6.2 海上風電場
海上風電場環境影響評價各環境要素評價等級和范圍的確定根據《海上風電工程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規范》的規定確定。海上風電工程鳥類生態和水下聲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不劃定具體評價等級,其余各單項海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依據海上風電場工程類型、工程規模和工程所在區域的環境特征和海洋生態類型劃分為3個評價等級。當海上風電場工程所在地區的海洋環境特征較為特殊或對環境質量有特殊要求時,各單項評價內容的評價等級可作適當調整,調整幅度應小于一個等級。
海上風電場調查與評價范圍應覆蓋項目所有工程建設可能影響到的全部海域范圍,應說明其邊界位置、范圍、面積等內容,并圖示出。
2.6.2.1 海洋水文動力、水質、沉積物、生態環境影響
海洋水文動力、水質、沉積物、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依據表2-24確定。
表2-24 海上風電場工程海洋水文動力、水質、沉積物、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等級依據

注:海上風電場中的填海工程的評價工作等級按照《圍填海工程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規范》確定。
海洋水質、海洋沉積物、海洋生態環境影響評價范圍主要依據評價區域及周邊區域生態完整性確定;以主要評價因子受影響方向的擴展距離確定,1級、2級、3級評價以海上風電項目所有工程外緣線為起點向外擴展一般應分別不小于15km、10km、8km。海底管線沿垂直海底管線路由方向從管線外緣向兩側擴展不少于5km。
水下聲環境影響評價范圍應至少與海洋生態評價范圍一致。
海洋水文動力影響評價范圍應該根據工程特點和海域特性進行適當調整,原則上不低于海洋水質環境影響評價范圍。
2.6.2.2 海洋地形地貌與沖淤環境影響
海洋地形地貌與沖淤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依據表2-25確定。
表2-25 海上風電場工程海洋地形地貌與沖淤環境影響評價等級依據

海洋地形地貌與沖淤環境影響評價范圍應該根據工程特點和海域特性進行適當調整,原則上不低于海洋水質環境影響評價范圍。
2.6.2.3 電磁環境影響
電磁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依據表2-26確定。
表2-26 海上風電場電磁環境影響評價等級依據

電磁環境影響評價范圍見表2-27。
表2-27 海上風電場電磁環境影響評價范圍

2.6.2.4 風險評價
海上風電場主體工程位于海洋,由于海洋環境十分復雜,存在船舶碰撞溢油、通航安全、雷擊臺風自然災害、基礎及海纜掏空等環境事故風險。海上風電場環境事故風險影響評價等級劃分參照HJ/T 169—2004確定,具體見表2-28。
表2-28 海上風電項目環境風險評價等級判據

海上風電場環境風險評價范圍按HJ/T 2.3—1993規定執行,應包括環境風險事故可能影響到的海域,若評價范圍外有環境敏感區,則評價范圍需延伸至敏感區。環境敏感區指依法設立的各級各類自然、文化保護區,以及特別敏感的區域,主要有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產卵場及索餌場、越冬場和洄游通道、天然漁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