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風電場相關環境標準
2.5.1 風電場相關環境質量標準
陸上風電場環境影響評價相關環境質量標準見表2-5。
表2-5 陸上風電場環境質量標準

海上風電場相關環境質量標準見表2-6。
表2-6 海上風電場環境質量標準

2.5.1.1 水環境質量標準
1.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
GB 3838—2002按照地表水環境功能分類和保護目標,規定了水環境質量應控制的項目及限值,以及水質評價、水質項目的分析方法和標準的實施與監督。適用于陸上風電場的水環境質量評價。
(1)功能區分類和標準分級。該標準依據地表水水域環境功能和保護目標,按功能高低依次劃分為五類。
1)Ⅰ類。主要適用于源頭水、國家自然保護區。
2)Ⅱ類。主要適用于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珍稀水生生物棲息地、魚蝦類產卵場、仔稚幼魚的索餌場等。
3)Ⅲ類。主要適用于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魚蝦類越冬場、洄游通道、水產養殖區等漁業水域及游泳區。
4)Ⅳ類。主要適用于一般工業用水區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
5)Ⅴ類。主要適用于農業用水區及一般景觀要求水域。
對應地表水上述五類水域功能,將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基本項目標準值分為五類,不同功能類別分別執行相應類別的標準值。水域功能類別高的標準值嚴于水域功能類別低的標準值。同一水域兼有多類使用功能的,執行最高功能類別對應的標準值。
(2)標準限值。各類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限值見表2-7。
表2-7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基本項目標準限值

2.海水水質標準
GB 3097—1997規定了海域各類使用功能的水質的要求。適用于海上風電場水環境質量評價。
(1)海水水質分類。按照海域的不同使用功能和保護目標,海水水質分為四類。
1)第一類適用于海洋漁業水域,海上自然保護區和珍稀瀕危海洋生物保護區。
2)第二類適用于水產養殖區,海水浴場,人體直接接觸海水的海上運動或召娛樂區,以及與人類食用直接有關的工業用水區。
3)第三類適用于一般工業用水區,濱海風景旅游區。
4)第四類適用于海洋港口水域,海洋開發作業區。
(2)各類海水水質標準。各類海水水質標準見表2-8。
表2-8 海水水質標準

3.漁業水質標準
GB 11607—1989適用魚蝦類的產卵場、索餌、越冬場、洄游通道和水產增養殖區等海、淡水的漁業水域。海上風電場工程及周邊海域涉及漁業水域的,水環境質量評價需執行該標準。具體標準見表2-9。
表2-9 漁業水質標準

2.5.1.2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GB 3096—2012規定了環境空氣功能區分類、標準分級、污染物項目、平均時間及濃度限值、監測方法、數據統計的有效性規定及實施與監督等內容。適用于陸上風電場的環境空氣質量評價。
1.功能區分類和標準分級
環境空氣功能區分為兩類:一類區為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和其他需要特殊保護的區域;二類區為居住區、商業交通居民混合區、文化區、工業區和農村地區。一類區適用一級濃度限值,二類區適用二級濃度限值。
2.濃度限值
該標準規定了各項環境空氣污染物濃度限值,見表2-10。
表2-10 環境空氣污染物濃度限值

2.5.1.3 聲環境質量標準
GB 3096—2008規定了五類環境功能區的環境噪聲限值及測量方法。適用于陸上風電場聲環境質量評價。各類聲環境功能區環境噪聲限值見表2-11。
表2-11 環境噪聲限值 單位:dB(A)

2.5.1.4 電磁環境質量標準
風電場電磁環境質量標準依據《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該標準規定了電磁環境中控制公眾暴露的電場、磁場、電磁場(1 Hz~300GHz)的場量限值、評價方法,適用于陸上風電場和海上風電場的電磁輻射環境質量評價。
該標準規定,環境中電場、磁場、電磁場場量參數的方均根值應滿足表2-12要求。
表2-12 公眾暴露控制限值

注:1.頻率f的單位為所在行中第一欄的單位。
2.0.1MHz~300GHz頻率,場量參數是任意連續6min內的方均根值。
3.100kHz以下頻率,需同時限制電場強度和磁感應強度:100kHz以上頻率,在遠場區,可以只限制電場強度或磁場強度,或等效平面波功率密度,在近場區,需同時限制電場強度和磁場強度。
4.架空輸電線路線下的耕地、園地、牧草地、畜禽飼養地、養殖水面、道路等場所,其頻率50Hz的電場強度控制限值為10kV/m,且應給出警示和防護指示標志。
對于脈沖電磁波,除滿足上述要求外,其功率密度的瞬時峰值不得超過表2-12中所列限值的1000倍,或場強的瞬時峰值不得超過表2-12中所列限值的32倍。
2.5.1.5 海洋沉積物質量標準
GB 18668—2002規定了海域各類使用功能的沉積物質量要求。適用于海上風電場沉積物環境質量評價。
按照海域的不同使用功能和環境保護的目標,海洋沉積物質量分為三類。
(1)第一類適用于海洋漁業水域、海洋自然保護區、珍稀與瀕危生物自然保護區、海水養殖區、海水浴場、人體直接接觸沉積物的海上運動或娛樂區、與人類食用直接有關的工業用水區。
(2)第二類適用于一般工業用水區、濱海風景旅游區。
(3)第三類適用于海洋港口水域、特殊用途的海洋開發作業區。
各類沉積物質量標準見表2-13。
表2-13 海洋沉積物質量標準

2.5.1.6 海洋生物質量標準
雙殼類海洋生物質量執行GB 18421—2001,魚類、甲殼類、軟體類海洋生物質量(除砷、鉻和石油烴外)評價標準采用《全國海岸和海涂資源綜合調查簡明規程》中的海洋生物體內污染物評價標準,魚類、甲殼類和軟體類海洋生物體內砷、鉻和石油烴評價標準采用《第二次全國海洋污染基線調查技術規程》(第二分冊)中的生物殘留標準。
GB 18421—2001以海洋貝類(雙殼類)為環境監測生物,規定海域各類使用功能的海洋生物質量要求。海洋生物質量按照海洋的使用功能和環境保護的目標劃分為三類。
(1)第一類適用于海洋漁業水域、海水養殖區、海洋自然保護區、與人類食用直接有關的工業用水區。
(2)第二類適用于一般工業用水區、濱海風景旅游區。
(3)第三類適用于港口水域和海洋開發作業區。
海洋生物質量(雙殼類)分類標準值見表2-14。
表2-14 海洋生物質量(雙殼類)單位:mg/kg

海洋魚類、甲殼類、軟體類生物質量標準值見表2-15。
表2-15 海洋魚類、甲殼類、軟體類生物質量評價標準 單位:mg/kg

2.5.2 風電場相關污染物排放標準
陸上風電場相關污染物排放標準見表2-16。
表2-16 陸上風電場相關污染物排放標準

海上風電場污水、大氣、噪聲和電磁輻射執行的排放標準及原則和陸上風電場相同。此外,海上風電場主體工程位于海域,需動用船舶進行施工建設,因此船舶污水和固體廢棄物需執行《船舶污染物排放標準》(GB 3552—1983)。
2.5.2.1 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1.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GB 8978—1996按照污水排放去向,分年限規定了各種水污染物最高容許排放濃度及部分行業最高容許排水量。適用于現有風電場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以及風電工程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環境保護設施設計、竣工驗收及其投產后的排放管理。
(1)標準分級。①排入GB 3838—2002中Ⅲ類水域(劃定的保護區和游泳區除外)和排入GB 3097—1997中二類海域的污水,執行一級標準;②排入GB 3838—2002中Ⅳ、Ⅴ類水域和排入GB 3097—1997中三類海域的污水,執行二級標準;③排入設置二級污水處理廠的城鎮排水系統的污水,執行三級標準;④排入未設置二級污水處理廠的城鎮排水系統的污水,必須根據排水系統出水受納水域的功能要求,分別執行一級或二級標準。
GB 3838—2002中Ⅰ、Ⅱ類水域和Ⅲ類水域中劃定的保護區,GB 3097—1997中一類海域,禁止新建排污口,現有排污口應按水體功能要求,實行污染物總量控制,以保證受納水體水質符合規定用途的水質標準。
(2)標準值。風電場工程各類水污染物最高容許排放濃度見表2-17。
表2-17 各類水污染物最高容許排放濃度

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雜用水水質
GB/T 18920—2002適用于風電工程建設項目城市綠化、車輛沖洗、道路清掃、建筑施工雜用水水質標準,具體見表2-18。
表2-18 城市雜用水水質標準

2.5.2.2 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GB 16297—1996規定了33種大氣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同時規定了標準執行中的各種要求。適用于現有風電場大氣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風電工程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設計、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及其投產后的大氣污染物排放管理。
1.標準分級
該標準規定的最高容許排放速率,現在污染源分為一級、二級、三級,新污染源分為二級、三級。按污染源所在的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類別,執行相應級別的排放速率標準。
(1)位于一類區的污染源執行一級標準(一類區禁止新、擴建污染源,一類區現有污染源改建時執行現有污染源的一級標準)。
(2)位于二類區的污染源執行二級標準。
(3)位于三類區的污染源執行三級標準。
1997年1月1日前設立的污染源為現有污染源,1997年1月1日起設立(包括新建、擴建、改建)的污染源為新污染源。一般情況下應以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批準日期作為其設立日期。未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設立的污染源,應按補做的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批準日期作為其設立日期。
2.標準值
風電場各類大氣污染物最高容許排放濃度見表2-19。
表2-19 新污染源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

2.5.2.3 噪聲污染控制標準
風電場噪聲控制按《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12523—2011)、《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12348—2008)執行。具體噪聲標準值見表2-20和表2-21。
表2-20 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 單位:dB(A)

表2-21 工業企業廠界噪聲限值 單位:dB(A)

2.5.2.4 電磁輻射污染控制標準
GB 8072—2014規定了電磁環境中控制公眾暴露的電場、磁場、電磁場(1 Hz~300GHz)的場量限值,適用于風電場中控制電磁輻射污染公眾暴露的評價和管理。
2.5.2.5 船舶污染物排放標準
本標準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防治船舶排放的污染物對水域污染而制訂,適用于海上風電場船舶污染物排放的污染控制,具體船舶污染物的排放要求見表2-22。
表2-22 船舶污染物排放要求

① 1n mile=1.852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