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脊椎與疾病
誠如上文所說,脊椎在人體當中占據重要地位,因此脊椎存在異常時,就非常容易對其他器官產生影響,導致相應疾病的出現,從而給人們的生活與工作帶來諸多困擾。
1 脊椎對應病癥
按照現代醫學理論,脊椎同神經、循環、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內分泌等系統關系密切,脊椎病變和疾病也具有較強的對應性,這也給脊椎相關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提供了理論依據。
比方說,頸椎主管重要的神經系統,如植物神經、中樞神經、腦神經、末梢神經等,尤其是第1頸椎與第2頸椎,它們是大腦與身體各部位良性互動的重要關卡,當它們遭到壓迫的時候,神經衰弱、失眠、頭暈、頭痛、記憶力下降、抑郁癥、植物神經失調、注意力不集中等眾多病癥就會出現。而頸椎當中只要有一節移位,就會對椎動脈造成壓迫,導致腦部缺氧與血液循環不良,引發高血壓、腦血管阻塞和腦中風等癥狀。
又如第1~4胸椎主管肺、心臟等胸腔器官,當它們發生移位的時候,就會對心臟神經叢造成影響,導致心悸、胸悶、呼吸困難、心臟病、呼吸道疾病、氣管炎、肺炎、乳房病變等病癥。而第5~8胸椎主管肝、胃、膽、十二指腸和小腸等器官,當它們發生移位的時候,就會對腹腔產生影響,胃病、肝臟病變、十二指腸潰瘍等病癥就會發生。
此外,腰椎與骶椎的主要功能是對大腸、小腸、腎臟、子宮、泌尿系統、肛門、生殖器等器官的運作負責,當第1~5腰椎發生移位的時候,就會對腿部神經造成影響,致使子宮、泌尿系統、生殖器官等運作出現異常,最終引發月經不調、痛經、不孕癥、性功能障礙、坐骨神經痛、酸麻、冰涼、膝痛、腳踝痛、無力、尿頻等病癥。
人體的脊椎和臟器是通過神經與血管緊緊相連在一起的。脊椎除了會直接對臟器的功能產生影響外,還能夠反映出人體一切器官的狀況。下圖為各椎骨和各器官的對應關系圖,在圖中,C代表的是頸椎;T代表的是胸椎;L代表的是腰椎;S代表的是骶椎;Co代表的是尾骨。

◎脊椎節段神經與臟器對應關系示意圖
脊椎的疾病不僅可以使自身功能范圍發生改變,還可以引發脊髓、神經、血管以及周圍軟組織損傷等臨床綜合征。迄今為止已經知道的和脊椎病變有相應聯系的疾病最少有70余種。下面表格所列是一些常見疾病和各脊椎節段的對應關系,我們可參考其內容來對對應的脊椎部位進行檢查。
表1-1 脊椎節段對應病癥明細表


2 引起脊椎病的原因
目前,脊椎不適已非老年人的“專利”,愈來愈多的年輕人也是門診和醫院的“常客”。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脊椎不適呢?以下就從內因與外因兩個角度來展開分析。
外因
(1)直接暴力
暴力造成的脊椎損傷多在外力直接作用的部位發生,如跌倒、撞擊、擠壓等均會導致脊椎破壞、關節錯位以及血腫。在外力較大的情況下,也會對肌腱、韌帶、關節囊、關節至骨骼造成損傷,使脊椎小關節出現紊亂,脊椎體脫位乃至骨折。
(2)間接暴力

間接暴力造成的損傷經常在遠離外力作用的部位發生。比方說扭轉暴力、傳導暴力以及肌肉強烈收縮等,這些外界反應也能導致相應部位的肌健、韌帶、關節囊、關節軟骨與骨骼發生損傷,最終危及相應節段的血管、脊髓和神經組織,有的甚至會產生相應的病變。
(3)慢性勞損
在這里,慢性勞損是指一種累積性損傷,即我們經常所說的“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長期保持一個姿勢或動作不變,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對脊椎周圍的肌肉、肌健、韌帶、關節軟骨、椎間盤乃至骨骼造成損傷。
(4)寒濕邪的侵擾
《黃帝內經》中說,“風者,百病之長也”,“傷于濕者,下先受之”。這些古老的養生之道在很早以前就告訴我們長時間生活在低溫潮濕的地方不利于健康。這些外來的損傷通常是由急性損傷失治而引起的,誤治一旦發生就會轉為慢性損傷,引發臟腑、經絡、氣血功能紊亂,已經感到不舒服的還會使病情加重。
內因
(1)年齡
經常有脊椎病變發生的部位以及病變發生率和年齡大小有關聯。處于骨骼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其周圍組織的維系作用尚不牢靠,極易出現寰樞椎半脫位現象。身體活動比較劇烈的青年人,當外力太大或對用力不注意極易使腰椎小關節產生紊亂,并對相關組織造成損傷。對于中年人而言,勞累過度、對衛生保健不注意,積勞成疾,最容易發生頸椎等病癥。老年人身體部位的各項功能會隨年齡的增長而發生衰退。椎間盤髓核逐漸脫水蛻變,厚度變薄,椎周關節囊和韌帶松弛,極易使椎間穩定性降低,并使力傳導平衡發生改變,這樣就會對頸胸與腰部脊椎以及軟組織造成損傷。
(2)體質
體質的強弱同脊椎相關疾病的發生有著很大的關系。年輕力壯、腎精充實、氣血旺盛、筋骨強勁者,通常不容易出現損傷,然而一有損傷,病情常常較重。年老體衰、肌肉松弛、肝腎不足、氣血虛虧、體質柔弱、筋骨柔弱者,哪怕受到的外力較小,通常也會引起脊椎損傷,乃至產生相應的病癥。
(3)職業
眾人皆知,我們的骨骼處于肌肉群的包裹之中,當您長時間保持一個動作不變時,就會使氣血流通發生阻滯,肌肉群發生疲勞,容易對肌腱、韌帶造成勞損,在這些部位無力對被它們包裹的骨骼進行支撐的時候,就會使脊椎的穩定性發生改變。

脊椎的病變的原因與發病的過程可用下圖來進行示意說明。

脊椎相關疾病和不適通常是由內外因諸種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內外因是不同的,它們在不同情況下產生的損傷種類、性質以及程度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對疾病發生的內外因關系進行正確的理解,不僅對認識疾病的發生與發展,還對采取相應的護理與治療措施來減少疾病的發病率以及得到正確的診治都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有哪些職業人群最容易患脊椎疾病?
事實上,目前的許多職業都非常容易引起脊椎疾病,如出租車司機,天天在電腦前工作的白領,常常高抬一只手臂在黑板上寫字的老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