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了解市場必讀作者名: 鐘仕田 王建軍本章字數: 768字更新時間: 2019-06-21 13:37:04
9.菜用甘薯市場潛力有多大?
甘薯葉和嫩梢,過去只在荒年才有人食用,故稱“護國菜”。如今,人們開始追求營養、保健和時尚,甘薯葉和嫩梢又成市場新寵。臺灣人不吃山珍吃“豬菜”,甘薯葉和嫩梢現已成為臺灣人喜愛吃的家常菜了。
種植菜用甘薯市場潛力到底有多大?甘薯起源于熱帶美洲,屬于喜熱作物,其生長旺盛時期正處于蔬菜供應的伏缺期,正好可以補充夏季葉菜類蔬菜上市供應的不足,增加蔬菜的花色品種。我國南方一直就有將甘薯葉和嫩梢食用的習慣,甘薯葉和嫩梢在日本、韓國及東南亞也是很普遍的蔬菜,香港和臺灣則把甘薯葉和嫩梢尊稱為“蔬菜皇后”。
種植菜用甘薯優勢主要體現在:一是適合種植的區域廣泛。菜用甘薯同普通甘薯一樣,在我國的大部分地區都可以種植,而且菜用甘薯對土壤的要求比普通甘薯更為寬松。菜用甘薯既可收獲薯塊又能將葉和嫩梢作菜用,各種類型的土壤均可種植,薯塊產量低一點的土壤則甘薯葉和嫩梢產量可能高一些。二是種植菜用甘薯不受季節限制,冬春季節可以利用溫室大棚種植,基本實現周年供應市場。但目前在生產上多以夏秋季露地栽培為主。三是菜用甘薯用途廣,種植效益高。如種植菜用甘薯新品系翠綠,表現莖葉生產速度快,每隔10~15天就可采摘嫩梢1次,采摘后及時補充肥水,即可獲得高產。在生產期內每畝可采收嫩梢2000~3000千克,以每千克2元計,每畝收益在4000~6000元;另外每畝還可收獲薯塊2000千克左右,收入相當可觀。
需要提醒的是并非所有甘薯葉和嫩梢都可以食用,普通甘薯葉和嫩梢食用時有苦澀味、口感差。因此,農民朋友在選擇品種時需要注意:只有食用時無苦澀味,口感嫩滑的品種做菜用時才具有市場潛力。菜用型甘薯品種一般要求地上部分分枝多,莖葉再生能力強,葉色淡綠至黃綠色,莖尖茸毛少或光滑。目前江蘇省農科院糧作所引進和篩選的適合做蔬菜用的甘薯品種福薯7—6、臺農71及新品系翠綠等試種效果都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