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兩個世界最初的碰撞(3)

早期英國對遠東的貿易是由東印度公司專營的,這是一個商人的聯合組織。這個公司覺得,總是從中國買茶葉,而自己的商品卻在中國打不開銷路,長期下去與中國人做貿易就挺虧,而且由于硬通貨不足,英國商人每每需要從墨西哥或南美等地運來鷹洋、白銀才能跟中國人做生意,這樣做太費事了。英國人希望用一種新的替代物來打破這種貿易結構的不平衡,他們想到了鴉片。

鴉片在緬甸、印度是古已有之的東西,當地很多人都用這東西治病、提神,他們吸食鴉片的歷史要比我們長得多。不過鴉片的確有個特點,就是只要一吸食就容易上癮,于是英國人把這東西輸入中國,一些中國人嘗到了甜頭,就逐漸發展出一整套關于抽食鴉片的文化。我們給鴉片取了很多好聽的名字,比如芙蓉膏、阿芙蓉什么的,還發展出各種吸食的煙具、禮儀,等等。這一套套的講究,顯得吸食鴉片好像特有文化似的。有文化、有品位之后,大家就都來吸啦,這就出事兒了。因為這東西是進口的,很貴,也很傷身體(只是當時的國人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原先是英國人的錢往我們這里流,現在是我們的錢往外流,而且進口是越來越多,很快進口鴉片所支付的白銀就把出口茶葉的利潤抵掉了,中國變成了入超。而中國的貨幣體系又是銀本位,就是所有的貨物交易、賦稅繳納,包括發放官員薪俸都是以白銀結算的,白銀的總量一旦少了,貨幣體系就麻煩了,銀貴了,銅錢就會貶值,也就是社會日常生活使用的銅錢就會大大跌價,這樣的后果就是物價飛漲。這下清廷就比較慌了,這就是引發禁煙的首要原因。此外,吸鴉片的人的共同特點就是比較懶、體質弱,而當時大量的士兵和官員都在吸食鴉片,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大煙鬼,面黃肌瘦的,這可怎么打仗啊。有人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于是開始有人主張禁煙了。

但是禁不了。鴉片雖然是走私貿易,而且朝廷有令禁止走私貿易,但這種走私其實得到了廣東、福建一帶官府的默許,販運鴉片的飛剪船過來的時候中國的水師不管,等人家返回的時候兵船才出來攆,但也是攆得不快不慢的,人家走多快他就走多快,人家走多慢他就走多慢,就像護送似的,還要在背后放幾響禮炮。等飛剪船進入伶仃洋以后,水師就折返了。每次走私都是這樣,可見走私是官府縱容的。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好處都送上了,各種級別的稽查最后都被買通,途中只是裝裝樣子。

此時清朝的統治機器已經不行了,清朝從開國到此時已經兩百年了,沒人愿意給朝廷賣力干活了,人們當官當兵的目的大多是為了撈錢,那么這種情況下鴉片肯定是禁不了的。朝廷希望通過訓導說服官紳百姓不要吸食,這就更扯了。包括清朝在內,中國傳統王朝的政府都是小政府,這個政府在縣以下沒有行政機構,怎么禁止啊?而且地方的士紳自己也吸,他們會想,禁煙關我啥事,反正我是用錢買的,憑什么不讓我吸。可見,這種道德勸誡也是無效的。

鴉片戰爭的問題從這里就接上了。我們講的這些變化都是發生在鴉片戰爭前一二十年之內的,之前中國在對外貿易里都是往外賣,掙別人的錢,現在變成要去買人家的,往外送錢了。

從嘉慶、道光到咸豐,雖然每朝都不太一樣,但有一點是一樣的——皇帝都特別摳,生活特別節儉。這是為什么呢?國庫空了。清政府有一個大問題,由于不收商稅,所以每年國庫的盈余都不多,年頭好的時候也是如此。想想看,主要靠征收田賦和鹽稅這么點錢,國庫的總收入肯定是很低的,而且不可能有長期增長。清朝在很長一段時期里,一般歲入就七八千萬兩,或六七千萬兩,大體上就在這個區間波動,收入怎么也上不去,所以它沒有多少盈余,一旦前代的皇帝把錢花光了,后面的財政就會一直很緊張。而且清朝皇帝和明朝皇帝不太一樣,明朝皇帝就是喜歡亂花,除了最后的崇禎皇帝比較負責,前面的皇帝都是些不負責任的皇帝,好像天下不是他家的一樣。但是清朝的皇帝大多都很負責任,一看國庫快沒錢了,加上鴉片貿易又從中國套走不少白銀,因此便更慌,就想著怎么彌補虧空。

面對財政危機,清廷決定禁止鴉片貿易,也有人認為一下子禁不了,干脆想別的招,比如說自己種。當時有嚴禁派和弛禁派兩派。但是那個時候,弛禁派所支的招一般很難快速見效,種鴉片這事也不是一種就成的,總得有個技術引進的過程。況且人家輸入的是鴉片膏,沒有帶種子。鴉片是從罌粟中制成的——罌粟是一種花,把種子種下去,讓它長出來,開了花以后結那個骨朵,把那個骨朵割開,流下汁水,集中起來,起初是白的,后來就變成了黑的大團子,那就是鴉片,把它精煉一下就是海洛因了。因此要想自己制鴉片,首先得學會種罌粟——什么樣的土壤,什么樣的氣候,什么時候種,這都是有講究的。然后還得學會怎么收,怎么割,這些都是技術活。這些不是可以短期解決的問題,道光皇帝本來就摳,再加上很著急,于是就傾向于嚴禁派的觀點。

這個時候林則徐是嚴禁派的干將,于是道光帝選中了他來負責禁煙。當時很多朋友對林則徐說,朝中大多數人都是弛禁派,尤其是首席軍機大臣穆彰阿,而且當時的滿漢畛域還很強,漢人官僚不受重視,你擔這么大的責任去干這活,如果干砸了你就全完了。林則徐雖然當時地位不高,卻是比較有責任感的,他屬于那時興起的實學派的中堅人士。他認為這事必須得干,用他的話來說就是“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隨后他就以禁煙大臣的身份被派到廣東禁煙了。

而在此之前,英國已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1832年,英國把東印度公司這種專營公司取消了,徹底地實行了自由貿易。這意味著國家對對外貿易的保護程度更高,以前讓專營公司主持的時候,專營公司是有私人武裝的,他們不需要國家的保護,商人可以組成自己的商團,用自己的艦隊來提供安全保障。把這種專營制度取消以后,國家的責任就大了,國家必須直接地去保護對外商貿,推廣商務。可見此時英國政府對商務的保護力度要比以前大,但是此時中國人對這些變化還完全不清楚。英國取消東印度公司以后,把政府的商務監督派到了中國。但中國根本不認賬,中國人不認為該有什么政府的商務監督,其他國家的政府官員來中國只能是上貢的,剩下的全是商人。所以英國的商務監督怎么跟中國官員溝通都溝通不了,雙方之間完全是雞同鴨講,根本沒法溝通。從1833年一直到1840年,英國的商務監督跟中國政府積累了相當大的仇怨,英國的商務監督無法與中國有實權的人物進行直接對話,兩廣總督一直拒絕會見他們,這個就非常麻煩。

這個時候,林則徐來了。其實來之前林則徐也非常糊涂,他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干的事有多么艱巨,要怎樣才能干成,也不清楚他的對手是什么樣的。我剛才講的那兩個神話林則徐也是深信不疑的,一個是英國人腿是直的,第二是他們是吃牛肉粉的,沒有茶葉、大黃就會撐死。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么林要完成使命就簡單多了,不給英國人茶葉,他們不就撐死了嗎,不戰而屈人之兵嘛。而且如果他們的腿是直的,那樣真打起來也很容易,一腳踹倒就爬不起來了。

而等林則徐到了廣州以后,就發現不是這么一回事兒。林則徐是一個比較實際的人,如果從學術上講,他屬于實學派。所謂實學,就是處理實際問題的研究。由于文字獄的緣故,清朝的學術比較受壓抑,人們大多只能去搞考據,也就是乾嘉樸學。但是到了晚清的時候,開始有人覺醒,意識到都搞這玩意兒不行,有些實際事務需要具體的知識。比如有些地理的問題,特別是跟外國打交道比較多以后,需要去深入研究和了解地理知識。還有鹽務,到了清朝后期鹽務也出問題了,鹽務怎么改革,這需要具體的知識。還有漕運,當時漕運關系京城的糧食供給。但是在大運河上運漕糧總出事。中國的地勢北高南低,從南方向北方運糧,在某些閘口必須靠人力才能把船拉過去,很費氣力,而且在運輸過程中,浪費也很大。所以有人提議改海運,就是用沙船直接從海上運,雖然從海上運的確很方便,但這需要具體的航海知識,路線如何選定,時間如何計算等,當時的人都不清楚。此外還有治河的問題,清中后期,黃河決堤的問題一直很厲害。這些都屬于實學的研究范圍,便是實學派的領袖人物,他們很注意對這種具體的事務進行研究。林則徐到了一個地方就會很實際地去看,去考察。去廣州后,他到夷館看見洋人,發現他們的腿并不是直的,于是也就開始琢磨第二個神話是不是真的,他甚至為此專程跑去澳門一趟。澳門的人也很興奮,第一次有中國的欽差大臣到那里。林則徐組織了一個班子,到澳門搜集了很多資料,把各種新聞紙,也就是報紙等出版物都搜集過來進行翻譯。然后他編了一本《四洲志》,這本書應該算是中國最早的對西方國家情況的一個介紹。這個時候林則徐逐漸睜開眼睛看世界了,意識到洋人完全不是他想象的那個樣子。洋人的火炮非常厲害,洋人的社會也不是此前所想象的類似什么原始民族的部落酋長制社會,完全不是這樣的。而且,洋人也絕對不是只吃牛肉粉、沒有茶葉就會脹死的族類,他們吃很多東西。林則徐開始有點明白了,但是我們說,他也只是有一點兒明白了。

可惜,這個時候的道光還不是很明白,他就是想一勞永逸,尤其是最初禁煙有成效的時候。當時林則徐迫使大部分鴉片商人把鴉片交出來,然后公開毀掉,這就是“六三禁煙”,天安門那個紀念碑上還刻著的。道光就想,干脆不跟英國人做貿易算了,把通商口岸關上,跟西方斷絕往來。這就有點荒唐了,幸好林則徐沒有執行。但實際上當時中英之間的裂痕為此已經擴大了,林則徐和道光之間的問題也出現了。而且,六三禁煙的成功背后有一個巨大的隱患,當時英國商務監督讓走私鴉片的英國商人把鴉片交出去,而且向他們保證,商人的損失由英國政府來承擔。如果是商人的損失還好說,但現在英國政府已經為商人的損失打包票,這就變成中英政府之間的問題了。所以后來鴉片戰爭的談判有一項,就是要賠償這個鴉片的損失。可見,禁煙已經種下了這場仗的根苗了,當時的英國商務監督已經決心打一仗了。

英國商務監督的這項舉措,與此前英國在中英貿易里的各種憋屈和窩囊都有關系。其實在那個時代,不論是英國還是其他歐洲國家,他們派出的使節都握有極大權力。當時的外交運作跟后來是不一樣的,后來通信方便,各種事情都可以拍電報、打電話向國內請示。那時候,一封信如果從英國寄送到中國,估計好幾個月都送不到,因此當時這種駐外官員都是便宜行事,都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先斬后奏。說想打仗,就自行決定把事往大了整。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伦市| 临江市| 鄄城县| 疏勒县| 尚志市| 浦东新区| 三亚市| 许昌市| 平邑县| 京山县| 南昌县| 讷河市| 五家渠市| 龙胜| 正蓝旗| 秦皇岛市| 孙吴县| 和龙市| 泊头市| 民县| 应城市| 建始县| 瓦房店市| 玉龙| 余干县| 哈密市| 鹤峰县| 舟曲县| 兰西县| 罗田县| 皋兰县| 嘉荫县| 吉水县| 苍山县| 柞水县| 布尔津县| 当阳市| 越西县| 昭觉县| 台南县| 靖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