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抵達京城
【新書求收藏推薦!】
就在那名明軍將領領著朱勇進入縣衙的時候,祖大樂此時坐在縣衙大堂上,臉色卻很陰沉。
他剛剛聽完手下的匯報,得知了他們這一戰的傷亡結果。
此戰,他們擊敗韃子軍,斬殺韃子騎兵三百余人,以及其他漢旗步卒和蒙古人六百余人,最后逼得韃子軍敗退撤走。
但關寧軍自身的傷亡,也在五百人左右,這樣的傷亡結果,讓祖大樂有些不滿意。
“傷亡的五百余將士,足有三百余人,是來自和韃子騎兵交鋒傷亡的。
我們的騎兵人數,足足是韃子騎兵的兩倍,竟然打出差不多的傷亡比例,真是窩囊。”
祖大樂怒聲吼道,下面站著的一眾將領,此時都沉默不語。
“將軍,這段時間,我們在中原一帶剿滅匪寇,將中原匪寇殺得屁滾尿流,讓手下將士產生了自大驕狂的心思。
而那些匪寇和這些韃子騎兵比起來,簡直就是不堪一擊。
今天這一戰,不少將士都吃了自大驕狂的虧,還以為這些韃子騎兵和之前那些匪寇一樣好對付呢。
照卑職來說,此戰我們能擊敗韃子,雖然傷亡高了點,長遠來看,也不是壞事。”
祖大樂麾下猛將秦騰,主動站出來,對祖大樂說道。
“嗯,秦騰說的也有些道理。”
祖大樂聽后,臉色也緩和了些,說道。
這個時候,門外那名關寧軍將領,已經帶著朱勇進來了。
“將軍,朱勇帶來了。”
“你們下去吧。”
祖大樂對著麾下眾將說道,然后將目光放在了朱勇身上。
等眾將退下后,大堂上就剩下了祖大樂和朱勇兩人,祖大樂盯著朱勇打量了半天,才開口說道:“你就是朱勇?”
“正是。”
“你可知這次本將來此的目的?”
祖大樂面無表情,盯著朱勇問道。
“略知一二。”
“既然如此,那本將就不需要多言了,明天本將會護送你返回京城。”
“好,那我就先下去了,有勞祖將軍了。”
從始至終,朱勇都很淡定,哪怕此時他面對的是一名手握重兵的大明將軍。
畢竟,此時朱勇有這份膽氣,此時他背后相當于站著崇禎皇帝,不需要可以討好一個大明將軍。
也正是因為朱勇此時如此淡定的神情,讓祖大樂心中更加斷定,朱勇不是個普通百姓。
你見過有普通百姓,見了他這個大明將軍,如此鎮定,不卑不亢的嘛!
你見過有普通百姓,能讓當今圣上親自下命令,不惜派出重兵過來保護的嘛!
雖然,這個時候祖大樂還不清楚,朱勇到底和崇禎有什么關系,但祖大樂知道此時和朱勇搞好關系,絕對沒有錯。
祖大樂可不是個大老粗,知道結識一個圣上身邊紅人的重要。
“哈哈,不急,本將已經命人安排好了酒菜,朱兄弟可否愿意和本將共進晚餐啊!”
所以,此時朱勇一改之前原本面無表情的神情,也露出微笑,對朱勇邀請道。
“將軍相邀,朱勇豈敢拒絕。
朱勇早就聽聞關寧騎兵的威名,一直不曾得見,今日一見,果然不愧我大明最精銳鐵騎。
之前城外一戰,將軍更是大敗韃子,揚我大明軍威。
圣上要是知道了,一定會褒獎將軍的,朱勇在這里先要恭賀將軍了。”
朱勇笑著對祖大樂恭喜說道。
朱勇同樣是個聰明人,從祖大樂剛剛轉變的態度,就知道這是祖大樂有意結交自己。
這對于朱勇來說,也是一件好事,他當然不會拒絕。
當夜,朱勇,祖大樂和關寧軍就停留在興州城內,直到第二天天亮才開拔離開。
天亮之后,祖大樂按照原定計劃,帶著朱勇返回京城,臨走前,朱勇也將小六子帶上了。
轟隆隆!
一眾騎兵奔馳著道路上,朱勇由于不會騎馬,只好和一名明軍將領共乘一騎。
“報!將軍,盧大人率軍在南面夏店鎮附近,與韃子發生交戰,盧大人讓你速去支援。”
半路上,朱勇他們就遇到一個明軍夜不收,對祖大樂匯報道。
“什么,盧大人率軍和韃子交上手了?這么快?”
祖大樂也是一驚,片刻后,轉身對著朱勇說道:“朱老弟,這里距離京城只有半日的路程,也不可能再出現韃子了。
本將派五百騎兵護送著你返回京城,本將要帶兵去支援盧大人了,你看可以嗎?”
“沒問題,戰事為重,朱某也只能在這里預祝將軍和盧大人,能擊敗韃子了。”
朱勇回應道。
確實像祖大樂所說,這里距離大明京城已經不遠,不可能出現韃子,他算是安全了,已經不需要這么多人馬護送了。
現在,朱勇心里反而同樣擔心盧象升那邊,擔心盧象升會輸給韃子,祖大樂現在要去支援盧象升,也正合朱勇心意。
“我們走,駕!”
然后,祖大樂率領關寧騎兵大股部隊南下,而朱勇則被留下的五百騎兵護送著,返回京城。
其實,此時朱勇產生好奇心,十分想跟著祖大樂一起過去,看看盧象升是如何對戰韃子的。
但此時,朱勇在興州城外,親眼見識了戰爭的殘酷,遍地的尸體,讓朱勇明白,戰爭不是鬧著玩的,是會死人的。
這會兒朱勇要是過去,哪有進入到京城里安全啊,思來想去,朱勇還是按捺下了自己的好奇心心。
再說,朱勇對于打仗也一竅不通,他過去也幫不上什么忙,反倒不如返回京城,同時進行他下一步的謀劃。
王承恩早就對京城城門守將下達了命令,朱勇在返回京城后,立即被一名官員接待。
然后,朱勇便安排到一處宅院中,好喝好吃的伺候著,但卻不許朱勇隨意走動。
“這個王承恩,還真是……”
這點朱勇也沒想到,也知道王承恩這么做沒錯。
“我被護送回來的消息,王承恩應該很快就知道了吧,不行,我得進入崇禎身體,安排好下面的事情。”
“小六子,我要睡會覺,不許外人打擾。”
朱勇對著小六子說道,此時小六子已經成了朱勇的跟班。
“是,老大,不對,少爺,小的知道,小的就守在少爺門外,不會讓任何人打擾少爺休息的。”
小六子興奮的保證道,心里開心極了,慶幸之前自己認識了朱勇,從此雞犬升天。
躺在床上,朱勇開啟帝皇分身系統,眼睛一黑,再睜開眼睛,已經進入到了自己分身崇禎帝的身體內。
此時的崇禎正坐在書桌上看書,但朱勇知道,這其實只是分身進入到了托管狀態而已。
要不然,此時崇禎的書桌上,還堆放著一大堆奏折。
但崇禎卻根本沒去批改,因為在系統托管狀態,作為朱勇分身的崇禎,做不了這種決策。
“陛下,這是溫大人送來的第三份彈劾奏折了。”
王承恩此時捧著一份奏折,走到崇禎書桌前,開口說道。
“嗯,放下吧。”
崇禎只是應了一聲,繼續看著手里的書,壓根沒去看那份奏折的意思。
王承恩看到這一幕,也不敢說什么,只是乖乖的將奏折放到書桌上,然后退下了。
“圣上,這到底是怎么了?”
王承恩此時也在心里犯嘀咕,這兩日崇禎有些反常。
這個反常,不是指崇禎的日常行為,而是指崇禎對待朝政事務的處理上。
作為貼身伺候崇禎的太監,王承恩非常清楚崇禎的辛勞,他每日要批改奏折數百份,親力親為,甚至有時都要改到深夜。
但是,自從兩日前,王承恩從城外給盧象升傳達命令回來后,崇禎就一改常態,再也不理會任何大臣上奏的奏章。
甚至,連這兩日早朝,崇禎都沒去上。
特別是,由于崇禎下令讓盧象升,展開對韃子的反擊。
隨著盧象升率軍離開京城外大營,開始追著韃子軍屁股后面,這個消息自然不可能瞞過京城內那些大明官員們的。
很快,彈劾盧象升的奏折,就如同雪花片似的,飛到崇禎的書桌上,但崇禎卻從沒看過。
“哼,一定是溫體仁這些大臣,反對圣上讓盧大人反擊韃子的決定。
這些官員此時彈劾盧象升,豈不是就等于在反對圣上的決定嗎?
所以,圣上才不理會他們彈劾盧大人的奏折的,應該是這樣了。”
最后,王承恩實在是想不明白,只好勉強用這種想法說服自己。
王承恩剛走,朱勇的意識就降臨到崇禎的身上。
“嗯?這么多奏折?”
朱勇看著書桌上堆積成堆的奏折,也是一陣好奇,隨即拿起一份看起來。
彭!
看了一會兒后,朱勇直接將那份奏折扔到了地上。
“哼,這個溫體仁真是妄為內閣首輔,整天除了爭權奪利,勾心斗角,結黨營私之外,什么用都沒有。
現在竟然帶頭反對盧象升對韃子的反擊,竟然口口聲聲說盧象升必敗,在他眼中,韃子難道是無敵的不成。
也不知道崇禎到底是怎么想的,竟然讓溫體仁做了這么多年內閣首輔,一事無成,白白讓大明錯過了這么多年發展時間。”
朱勇此時氣呼呼的說道,對于此時大明這個內閣首輔溫體仁,是一萬個不滿意。
對于喜歡明朝歷史的朱勇來說,溫體仁他自然非常熟悉。
溫體仁是崇禎在位期間,在任時間最長的內閣首輔。
溫體仁此人,為人圓滑,八面玲瓏,老謀深算,城府極深,最善于猜測圣意,要不然他沉浮宦海三十余年,一直是左右逢源,官運亨通。
但在他在任內閣首輔期間,卻醉心于爭權奪利,為了報復朝堂上的對手,不惜整日搬弄是非,誣告他人。
本來,明末崇禎接手的大明朝堂,各種黨派林立,黨爭嚴重,而溫體仁的作為,更加加劇了大明朝堂的混亂。
由于溫體仁醉心在朝堂上爭權,對于關外韃子的威脅睜眼不見,甚至連在國內剿滅李自成能匪寇,他都沒拿出過任何有效的決策。
在朱勇看來,溫體仁就是一個為了滿足個人權欲,置國家危亡于不顧的奸臣。
“崇禎可以被你蒙騙,但我朱勇可不會,現在改變大明朝堂,或許還來得及。”
朱勇眼睛微冷,低聲自語道。
此時,朱勇已經將自己當成了崇禎,大明的皇帝,他要為大明著想,想辦法改變大明此時朝廷的頑疾。
而朱勇想到的第一個辦法,那就是換首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