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出息的孩子要克服的人性弱點(升級版)
- 王煥斌
- 6205字
- 2019-01-05 07:11:15
Part 3 逃避責任要勇于為自己所犯的錯誤埋單
本質分析:
逃避是一種保護,就像逃避暴雨、火災、冰寒、悶熱一樣,這種心理讓持續的疲憊、緊張、煩悶有了一個喘息的機會。但這種盲目的自我保護卻常常因為自己的短見而毀了自己,逃避只是圖一時的寬心,并沒有真正地解決問題。
實際表現:
(1)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評或不贊同而受到傷害。
(2)除了至親之外,沒有好朋友或知心人(或僅有一個)。
(3)除非確信受歡迎,否則一般不愿卷入他人事務之中。
(4)行為退縮,對需要人際交往的社會活動或工作總是盡量逃避。
(5)心理自卑,在社交場合總是緘默無語,怕惹人笑話,怕回答不出問題。
(6)敏感羞澀,害怕在別人面前露出窘態。
(7)在做那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規之中的事時,總是夸大其潛在的困難。
逃避只是圖一時的寬心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逃避”是一種普遍的心理現象。比如遇到問題時,下意識地逃避責任;學習不順心時,會不想上學;不喜歡某人時,寧愿繞遠路;付出心血而沒有成功的事情,會不愿意再提起。逃避是一種保護,就像逃避大雨、火災、冰寒、悶熱一樣,這種心理讓持續的疲憊、緊張、煩悶有了一個喘息的機會。但這種盲目的自我保護卻常常因為個人的短見而毀了自己,逃避只是圖一時的寬心,并沒有真正地解決問題。
有一種人為了逃避責任,在問題面前不做任何決定,事事都請教別人。一旦出現差錯,他們就會理直氣壯地說,是別人讓他這么做的,言外之意是一切責任都應該由別人承擔。持有這種觀點的人是非常可笑的,而自以為是并付諸實施就是可悲的了。
凱瑪特和沃爾瑪是同一年成立的零售商店,凱瑪特很快就做到了全美第一。然而經過40年的較量,沃爾瑪最終戰勝了凱瑪特,成為位居全球500強首位的公司,凱瑪特卻被迫申請破產保護。一個廣為流傳的關于凱瑪特的故事折射出了其中深層的原因。
1990年在凱瑪特的一次總結會上,一位高級經理認為自己犯了一個“錯誤”,他向坐在身邊的上司請示。這位上司不知如何回答,又向上請示。而上司的上司又轉過身向上詢問。這樣一個小小的問題,一直問到總經理帕金那里。這位高級經理回憶說:“真是可笑,沒有人發表意見,直到最高領導發話。”
怕承擔責任而不作任何決定,最終葬送了一個公司。其實,一個人在生活中犯錯是很正常的事情。一時出現差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認錯誤,總找借口推卸責任。一個人懼怕承擔責任,就不會有勇氣提高自己的能力,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改正錯誤并更好地完成任務。殊不知,承認錯誤并改正錯誤,也是負責的表現。只要你勇于承認錯誤,積極改正錯誤,將損失減少到最低,別人也會原諒你。因為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誰都不能保證自己不犯錯誤。
我們常常對承認錯誤和擔負責任懷有恐懼感。因為承認錯誤、擔負責任往往會與接受懲罰相聯系。人們通常愿意對那些運行良好的事情負責,卻不情愿對那些出了差錯的事情負責。有些不負責任的人在事情出現問題時,首先考慮的不是自身的原因,而是把問題歸罪于外界或者他人,總是尋找各式各樣的理由和借口來為自己開脫,選擇逃避。然而逃避并不能掩蓋已經出現的問題,也不會減輕你所要承擔的責任,更不會讓你把責任推卸掉。所以我們要勇于為自己的錯誤埋單,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缺乏責任感的人做事難免會失誤,與其為自己的錯誤找借口,倒不如坦率地承認。一味地敷衍塞責,推諉責任,找借口為自己開脫,不但不會得到別人的理解,反而會產生更大的負面作用,讓別人覺得你缺乏責任感,不愿意承擔責任。我們都知道,沒有人能做得盡善盡美。但是,如何對待已經出現的問題,才能看出一個人是否能夠勇于承擔自己的責任。
你是否在生活中一遇到困難就千方百計尋找借口逃避責任?逃避雖然可以讓我們一時推卸掉責任,但是卻因此給他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從前,有一個小鐵塊,原本一直過著快樂安逸的日子。這天它的主人突然把它丟到火里了,它熱得好難受,便對火焰說:“火焰大哥,可不可以稍微降低一點您的溫度呢?”火焰經不起鐵塊的叫喊,最后只好答應降低溫度。
不久,鐵塊被人從火堆里取出放在鋼板上,并開始被鐵錘一下一下地重重敲打。它又受不了了,于是再度開口:“可否將您搥打的速度再放慢一點,敲打的力量再輕一點,讓我少受點苦呢?”鐵錘也經不住鐵塊的苦苦哀求,也答應照做。
最后,鐵塊在經過沒多少鍛煉的情況下出了工廠。可是沒過多久,它就滿身鐵銹地回到原廠。
當它再次看到工廠一角的火焰與鐵錘時,不禁感慨:“現在我才了解,生命中有一些過程是不容逃避的,逃避了它們,生命也將隨之腐朽。”
在困難面前消極逃避,我們自然不會成長,長此以往,執行力也將大打折扣。只有迎難而上,積極應對,認真分析問題,找出解決的方法,并堅定不移地執行下去,才是正確的生活態度。當然,這需要我們花費很大的精力。在一次又一次攻克難關的過程中,我們會積累起豐富的實踐經驗,個人的執行力自然會隨之提高。同時,你的自信心也會隨之不斷增強,當你堅信有能力克服一切困難時,你就不會再找借口推卸責任了。
人生總是會遇到許多挫折、失敗,這是難免的,但面對的態度如何是關鍵,逃避不一定躲得過,面對不一定最難過。
——楊致遠
測一測:遇到突發狀況,你是否是個會逃避的人?
1.與人約會,你通常準時或稍稍有意識地提前赴約嗎?
2.你認為自己是可靠而值得托付重任的人嗎?
3.你會定期或不定期地儲蓄嗎?
4.發現朋友侵犯了集體利益,你會向老師通報嗎?
5.出外旅行,找不到垃圾桶時,你會把垃圾一直帶在身上嗎?
6.你經常運動以保持身體健康嗎?
7.你不吃垃圾食品、脂肪過高和其他有害健康的食物或快餐嗎?
8.你永遠將正事(如學習等)列為優先,然后再進行其他休閑活動嗎?
9.你從來沒有錯過任何選舉或者需要發表主觀看法的機會嗎?
10.收到別人的郵件或信,你總會在一兩天內及時回復嗎?
11.“做一件事情時要盡力把它做好”,你認為這句話對嗎?
12.約會時,你從來不會耽誤,即使自己生病時也不例外嗎?
13.你曾經犯過法嗎,即使一直沒人追究?
14.小時候,你經常幫家里人做家務嗎?
15.你經常拖延事情、不能按時交差嗎?或者出于各種原因想這樣做。
評分標準:
選擇“是”得1分,選擇“否”得0分。
測試結果:
10~15分:你是個非常有責任感的人。你行事謹慎,懂禮貌,為人可靠,并且相當誠實。你所經手的事,別人通常都會很放心。即使你不想做某事了,也會把相應的事務交代得很清楚,不會逃避。
4~9分:大多數情況下,你較有責任感,只是偶爾有些率性而為,考慮得不是很周到。有時你可能只考慮到自身眼前的利益,而造成日后的很多遺憾。
3分以下:你是個完全不負責任的人。你一次又一次地逃避責任,導致每件事情都干不好。這樣你的狀況不會很好,建議你正確地給自己定位,然后堅持去做某事,否則你終會一事無成。
測一測:你是個不負責任的人嗎?
參觀一家精致的小工藝品店時,你覺得某樣東西很漂亮,所以伸手去摸了一下,結果不小心把它弄壞了一點點。你發現老板沒注意到,因此裝作沒事離開了那家店。那么弄壞的那一點是以下哪個選項呢?
A.瓷器娃娃的手指斷了一根
B.把一罐漂亮的星沙弄倒了
C.潑了一點點飲料在椅墊上
D.花瓶里的玫瑰花掉了一朵
測試結果:
A.你覺得天塌下來反正有高個子頂著,別人比你能干多了,有事最好不要找你。即使自己惹上麻煩,也會認為船到橋頭自然直,不會那么衰吧!
B.神經大條的你丟三落四,記性超差,常常自己闖禍都不知道,又怎么會負責任呢?因此你不是故意逃避責任,而是腦袋里壓根兒想不起這回事。
C.你相當有責任感,大家都覺得你是個正直而可靠的人。不過你也不會死腦筋地將所有事情都往你身上攬,如果有人隨便給你,你也會說“不”的!
D.你非常認真而且負責,不過得失心也很重。只要事情不如預期,即使與你無關,也常常認為都是自己的錯,搞得身邊的人也因此神經緊張。
我們要勇于承擔責任
章文和于強新到一家速遞公司,成為工作搭檔,他們工作一直都很認真努力。老板對他們很滿意,然而一件事卻徹底改變了老板對他們的態度。一次,章文和于強負責把一件大宗郵件送到碼頭。這件郵件很貴重,是個古董,老板反復叮囑他們要小心。可到了碼頭,章文把郵件遞給于強的時候,于強沒接住,郵包掉在地上,古董碎了。
老板對他倆進行了嚴厲的批評。“老板,這不是我的錯,是章文不小心弄壞的。”于強趁著章文不注意,偷偷來到老板辦公室對老板說。老板平靜地說:“謝謝你,于強,我知道了。”隨后,老板把章文叫到了辦公室。“章文,到底怎么回事?”章文就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了老板,最后章文說:“這件事情是我們的失職,我愿意承擔責任。”
章文和于強一直等待處理的結果。老板把章文和于強叫到了辦公室,對他倆說:“其實,古董的主人已經看見你倆在遞古董時的動作,他跟我說了他看見的事實。還有,我也看到了問題出現后你們兩個人的反應。我決定,章文,留下來繼續工作,用你賺的錢來賠償客戶。于強,你明天不用來工作了。”
所以千萬不要利用各種方法來逃避自己的過錯,從而忘卻了自己應承擔的責任。人們習慣于為自己的過失尋找各種借口,以為這樣就可以逃脫懲罰。有些人總是強調,如果別人沒有問題,自己肯定不會有問題,而借機把問題引到其他人身上,用以減輕自己的責任,這都是不對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承認它們,分析它們,并為此承擔起責任,把損失降到最低點。面對過錯,更重要的是利用它們,讓人們看到你如何承擔責任,如何從過錯中吸取教訓。擁有這種態度的人才會被別人尊重。
“影子真討厭!”小貓咪咪和小花都這樣想,“我們一定要擺脫它。”
然而,無論走到哪里,咪咪和小花都發現,只要一出現陽光,它們就會看到令它們抓狂的自己的影子。
不過,咪咪和小花最后終于都找到了各自的解決辦法。咪咪的方法是,永遠閉著眼睛;小花的辦法則是,永遠待在陰影里。
從這個寓言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小的心理問題是如何變成大的心理問題的。可以說,一切心理問題都源自對事實的逃避。什么事實呢?主要是那些令我們痛苦的負性事件。因為痛苦的體驗,我們不愿意去面對它。但是,一旦發生過,這樣的負性事件就注定要伴隨我們一生,我們能做的,最多不過是將它們壓抑到潛意識中去,這就是所謂的逃避。
但是,它們在潛意識中仍然會一如既往地發揮作用。哪怕我們將事實遺忘得再迅速,這些事實所伴隨的痛苦也仍然會襲擊我們,讓我們莫名其妙地傷心難過,而且無法抑制。
發展到最后,通常的解決辦法就是:要么,我們像小貓咪咪一樣,徹底扭曲自己的體驗,對生命中所有重要的負性事實都視而不見;要么,我們像小貓小花一樣,干脆投靠痛苦,把自己的所有事情都搞得非常糟糕,既然一切都那么糟糕,那讓自己最傷心的原初事件也就不那么讓人痛苦了。
一個最重要的心理規律是,無論多么痛苦的事情,我們都不能逃避。我們要勇敢地去面對它、化解它、超越它,最后和它達成和解。如果你自己暫時缺乏力量,你可以尋找親友的幫助,或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讓你信任的人陪著你一起去面對這些痛苦的事情。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感受到責任的存在,但卻很少看到有人主動地去承擔它。而聽到最多的卻是“這不是我的錯”“它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我也無能為力”“我家里有事,所以……”等,一些推托的辭令。當然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所決定的,這可以理解,但更可惡的是有些人不僅不承擔本應由自己承擔的責任,還將它推給別人,要別人對自己的責任埋單,“這是他做的”“我當時就提醒他了”“他說是要這樣做的”,在責任面前永遠都是“他”。
其實,在責任面前任何狡辯都是徒勞,因為責任必須有人承擔,即使你花言巧語,可以一時蒙蔽別人的眼睛,而僥幸逃脫,可是真相最終是要浮出水面的。
當真相最終擺在面前的時候,你顏面何存?面對千夫所指,你尊嚴又何在?這時你所承受的責任可就不僅僅是過失,而是對責任的逃避。那么為什么一開始你不給自己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呢?爽快地告訴大家“我錯了,我對此事負責”,可能一時你會被錯誤壓得喘不過氣來,但是你無須抱怨,因為那是你應得的,可是你拾獲的卻是尊嚴、人格。你可以坦誠地面對大家,因為你不曾虧欠任何人,你無須承擔任何心靈上的壓力或者是譴責,坦坦蕩蕩,何其開闊;不用把自己逼到一個陰暗的角落,窺視著世人的眼光。
生活中的事情沒有盡善盡美的。每一天,我們都可能會遇到麻煩。有時你就會想:“為什么倒霉的又是我呢?”你犯了錯誤、判斷失誤、記錯事情、受人干擾分了心,你沒辦法做到無所不知,因而有時會在常識方面有所欠缺。誠然,有許多在所難免的錯誤可以澄清、解釋并改正,但是在應當承擔責任時卻編造借口以逃脫懲罰的做法是萬萬不可取的。如果指責無關痛癢,人們就不必為那些小小的失誤或錯誤行為解釋開脫了。
但是,指責往往會引起不快和懲罰。為了避免這些不快與懲罰,許多人想盡辦法逃避責任,比如轉移批評、推卸責任、文過飾非等。有些人在逃避指責時,經常會含糊其辭,或者故意隱瞞關鍵問題,或者干脆靠撒謊來逃脫批評與懲罰。
如果是這樣,你就應該勇敢地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你作出決定,就理應承受相應的責備與贊揚。但是有時,人們在作決定時確實會受到種種客觀情況的干擾:比如信息不通、缺乏常識、時間緊迫或者精神不夠集中等。當然,如果你真是無辜的,你便能夠通過事實、證據和邏輯駁斥對你的指責。但是,如果你真的有責任,就應該接受別人的責備,為自己的錯誤埋單,這樣你才能真正地成長。
責任是一種障礙,如果沒有人承擔,它就會永遠橫在前行的路上,阻礙我們前進。與其推來推去,找人來承擔,讓時間、精力白白地浪費,不如擔起責任,這樣別人會佩服你的勇氣,欣賞你的果敢。在同等條件下,你的機會就會比別人多很多。如果我們對責任認真,責任也同樣會對我們認真。責任除了帶給我們尊重、機會外,還帶給我們人生的經驗。
對于責任的承擔,其實是我們生存的義務。從你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你就開始肩負著生命的責任,成長、進步、付出、收獲等。面對責任,我們就應該勇于說出“我來承擔”四個字。或許有人說責任太苦,可是我要說,那是因為你把生活想得太甜,你錯誤地理解了生活的含義。在我看來,你沒有承擔責任之前,沒有付出之前,生活應該是苦的。
很多人不喜歡聽“因為”兩個字,因為在“因為”之后跟的總是理由。但事實上,人們所討厭的不是“因為”兩個字,而是“因為”出口后的那種逃避的態度,編造借口,博取同情,免受處罰,然后自鳴得意。這種態度是非常危險的,一旦這種編造借口逐漸習慣成自然,撒謊的技巧便漸趨熟練了,你也就積習難改了。這其實也是一條不歸路,因為從你開始編造那一刻起,你就很難再有其他的選擇了。你將不會自我完善,犯過的錯誤依然會再犯;你將不會得到別人的諒解,因為你沒有誠信;你將辜負同事對你的信任,因為你曾經的欺騙。所有的后果、惡果都會接踵而來,因為你不敢承擔責任,因為你是懦夫!太多的因為,太多的借口,會讓你陷入其中無法自拔。所以在責任面前,能承擔就承擔,不要講理由;不能承擔,講再多的理由,也無濟于事,這樣只會降低你的人格,貶損你的自尊!先別為生命中所遭遇的困境而憤恨、逃避,它們也許將為你打造出不同凡響的人生!
人性閃光點:
責任是一種障礙,如果沒有人承擔,它就會永遠橫在前行的路上,阻礙我們前進。與其推來推去,找人來承擔,讓時間、精力白白地浪費,不如擔起責任,這樣別人會佩服你的勇氣,欣賞你的果敢。在同等條件下,你的機會就會比別人多很多。如果我們對責任認真,責任也同樣會對我們認真。責任除了帶給我們尊重與機會外,還帶給我們人生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