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六、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方法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方法是指單位為實現內部控制目標,針對內部控制的各個方面制定的控制措施和程序。健全的內部控制體系離不開有效的控制活動,設計和落實有效的控制活動一直是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重點,而這與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方法密切相關,只有采取了恰當的內部控制方法,才能有效保證內部控制活動順利有效開展。

一般而言,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方法包括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內部授權審批控制、歸口管理、預算控制、財產保護控制、會計控制、單據控制和信息內部公開財政部會計司.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講座[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3.

1.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

崗位是組織要求個體完成的一項或多項責任以及為此賦予個體的權力的總和。不相容崗位是指從相互牽制的角度出發,不能由一人兼任的崗位。一般來說,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包括:提出事項申請與審核審批該事項申請的崗位相分離、業務審核審批崗位與業務執行崗位相分離、業務執行崗位與信息記錄崗位相分離、業務執行和審批崗位與內部監督崗位相分離等。

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控制是內部控制體系中最基本的控制手段,集中體現了相互制衡的基本原則。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的原理是相互牽制,其設計原理在于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人員無意識地犯同樣錯誤的可能性很小,有意識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也低于一人舞弊的可能性。

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控制要求行政事業單位要全面系統分析、梳理業務活動中所涉及的不相容職務,合理設置內部控制關鍵崗位,明確劃分職責權限,實施相應的分離措施,從而形成相互監督、相互制衡的工作機制。

2.內部授權審批控制

內部授權審批控制是指行政事業單位根據常規授權和特別授權的規定,明確單位內部各部門、下屬單位、各崗位日常管理和業務辦理的所授予權限范圍、審批程序和相應責任。內部授權審批控制關系到單位內部的資源配置和資產使用效益,是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重要方法。完善的內部授權審批制度將有助于明確崗位權力和責任,層層落實責任,層層把關,有助于單位最大限度地規避風險。

內部授權審批控制要求明確各崗位辦理業務和事項的權限范圍、審批程序和相關責任,建立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和會簽制度,相關工作人員應當在授權范圍內行使職權、辦理業務。

行政事業單位的任何授權都應以法律、行政法規和單位的規章制度為依據,并予以書面化,通知到經濟活動業務流程中的相關工作人員。授權一經確定,相關工作人員應當在授權范圍內行使職權、辦理業務,對于審批人超越授權范圍的審批業務,經辦人有權拒絕辦理,并向上級授權部門報告。對與單位經濟活動相關的重大問題決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項目安排及大額資金使用,即“三重一大”業務,還應當通過集體決策和會簽制度,合理保證決策科學性,確保任何人不得單獨進行決策或擅自改變集體決策意見。

3.歸口管理

歸口管理是指行政事業單位按照管控事項的性質與管理要求,結合單位實際情況,在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和內部授權審批控制的前提下,明確單位內部各個業務的歸口管理責任單位的控制方法。

行政事業單位的有些經濟活動分散在各個業務部門具體開展,如果沒有統一的管理和監控,就容易導致經濟資源流失的風險和財務信息失真的風險。還有一些經濟活動涉及的內部部門較多,需要各部門協調完成,如果不進行統一管理,明確權力和相應的責任,一旦發生問題,各部門就可能互相推諉,影響經濟活動的順利開展。單位可以根據經濟活動的業務性質,將同類的業務或事項由一個部門或者崗位進行統一管理,如收入歸口管理、資產歸口管理、合同歸口管理等。

4.預算控制

預算是指單位根據工作目標和計劃編制的年度財務收支計劃,由收入預算和支出預算組成,反映了預算年度內單位的資金收支規模和資金使用方向,是單位財務工作的基本依據,為單位開展各項業務活動、實現工作目標提供財力支持。

預算控制要求單位要強化對經濟活動的預算約束,使預算貫穿于經濟活動的全過程。需要注意的是,預算控制不同于本書第五章的預算業務控制,預算業務控制是對預算業務的控制,包括預算編制、預算審批、預算執行等環節實施的有效控制,在該業務控制中可以選擇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等各種控制方法,而預算控制,本身是一種方法,在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中發揮著事前計劃、事中控制、事后反饋的作用。所以對收支業務、政府采購、建設項目等各項經濟活動,都需要強化預算約束,以規范和制約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行為。

5.財產保護控制

財產保護控制是指行政事業單位在資產購置、配置、使用和處置過程中對資產予以保護,以確保資產安全和使用有效。

單位應該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本單位實際情況對資產進行分類管理,建立健全資產日常管理制度、定期清查機制、資產控制制度和崗位責任制,強化檢查和績效考評,采取資產購置、資產登記、實物保管、定期盤點、賬實核對、處置報批等措施,確保單位資產安全和使用有效。

6.會計控制

會計控制是指利用記賬、對賬、崗位職責落實和職責分離、檔案管理等會計控制方法,確保單位會計信息真實、準確、完整。該控制方法是實現合理保證信息真實完整這一內控目標的重要方法,為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和財務管理工作提供基礎保障。

行政事業單位加強會計控制主要包括:建立健全本單位財會管理制度;加強會計機構建設,配備具有相應資格和能力的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合理設置會計崗位,確保各崗位權責明確,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強化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著力提高單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業務水平,確保會計人員正確行使責權;規范會計基礎工作,加強會計檔案的管理,明確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財務會計報告處理程序,確保會計基礎管理、會計核算和財務會計報告編報有章可循,有據可依等。

7.單據控制

單據控制是指對單位經濟活動中外部來源的報銷憑證和單位內部形成的表單予以控制的方法,該方法是根據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提出的創新性的控制方法。

單據控制從種類上或來源上可分為表單控制和票據控制。其中,表單通常是指行政事業單位開展經濟活動所形成的內部憑證,票據通常是指行政事業單位開展經濟活動過程中在報銷環節使用的外部憑證,用以證實業務活動的真實性及具體發生金額。

行政事業單位加強單據控制主要包括單據制度化和使用、管理單據規范化兩個方面。單據制度化是指行政事業單位應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單位的經濟活動業務流程,在內部管理制度中明確各項經濟活動所涉及的表單和票據;使用和管理單據規范化是指相關工作人員必須按照規定使用和管理表單和票據,具體包括填制、審核、歸檔、保管單據的全環節和全過程,避免單據使用不當、管理不善等情形的發生。

8.信息內部公開

信息內部公開是指對某些與經濟活動相關的信息,在單位內部的一定范圍內,按照既定的方法和程序進行公開,從而達到加強內部監督,促進部門間溝通協調以及督促相關部門自覺提升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公開透明是監督的最好方式,因此,信息公開也是一種內部控制的方法。

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經濟活動相關信息內部公開制度。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單位的實際情況,明確信息內部公開的內容、范圍、方式和程序,行政事業單位還可以在搭建信息公開平臺、建立健全工作機制、規范信息公開流程、深化信息公開內容、完善信息公開基礎等方面進行努力,建立信息公開責任機制,完善信息公開制度,規范和細化信息公開內容,拓寬信息公開渠道,創新信息公開方式,擴大信息公開覆蓋面。以信息化為平臺,及時收集各方的反饋意見,構筑行政事業單位與其工作人員的互動機制。此外,行政事業單位要進一步提高信息公開的主動性、自覺性和規范性,使信息公開工作做到主體明確、程序規范、方式靈活、反饋順暢、回應及時。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沅江市| 徐水县| 濮阳市| 建湖县| 民和| 宜良县| 古蔺县| 肥乡县| 万载县| 嵩明县| 新龙县| 商水县| 甘孜| 长沙市| 广河县| 恭城| 依安县| 陆丰市| 杂多县| 邵武市| 江北区| 淳化县| 乌兰县| 崇信县| 保亭| 闽侯县| 闸北区| 牙克石市| 文山县| 九龙县| 丰顺县| 上杭县| 滨海县| 安乡县| 永丰县| 阿城市| 三门峡市| 凤山县| 四川省| 桐梓县| 城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