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2 認識智慧物流

智慧物流是在物聯網的廣泛應用基礎上,利用先進的信息采集、信息處理、信息流通和信息管理技術,完成包括運輸、倉儲、配送、包裝、裝卸等多項基本活動的貨物從供應者向需求者移動的整個過程。智慧物流系統為供方提供最大化利潤,為需方提供最佳服務,同時消耗最少的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最大限度地保護生態環境。

2.2.1 智慧物流產生的背景

近年來,中國電子商務產業成為消費增長的重要來源之一,由此產生的龐大包裹量推動物流領域逐步走向智慧化。但是,目前中國物流發展水平遠遠不能滿足電子商務發展的需求。據統計,中國電子商務每年以200%~300%的速度快速發展,但物流增速只有40%,尤其在節假日、電商促銷時,快遞物流公司頻頻出現“爆倉”現象,再加上物流水平不高,存在到貨慢、貨物丟失、商品損毀、送貨不到位等問題,成為消費者主要的投訴對象之一。

電子商務現在已經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電子商務物流迎來巨大發展空間的同時也面臨著升級的挑戰,比如更快的速度、更低廉的價格、更優質的服務等。這一過程,就是實現物流產業智慧化的前奏。

2009年,奧巴馬提出將“智慧的地球”作為美國國家戰略,認為IT產業下一階段的任務是把新一代IT技術充分運用在各行各業之中。具體地說,就是把感應器嵌入和裝備到電網、鐵路、橋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統、大壩、油氣管道等各種物體中,并且被普遍連接,形成所謂的“物聯網”,然后將“物聯網”與現有的互聯網整合起來,實現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整合。在這個整合的網絡當中,存在能力超級強大的中心計算機群,能夠對整合網絡內的人員、機器、設備和基礎設施實施實時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礎上,人類可以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生產和生活,達到“智慧”狀態,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生產力水平,改善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同一年,IBM提出,建立一個面向未來的具有先進、互聯和智能三大特征的供應鏈,通過感應器、RFID標簽、制動器、GPS和其他設備及系統生成實時信息的“智慧供應鏈”概念,緊接著“智慧物流”的概念由此延伸而出。“智慧物流”更重視將物聯網、傳感網與現有的互聯網整合起來,通過以精細、動態、科學的管理,實現物流的自動化、可視化、可控化、智能化、網絡化,從而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生產力水平,創造更豐富社會價值的綜合內涵。

2009年8月7日,溫家寶總理在無錫提出了“感知中國”的理念,表示中國要抓住機遇,大力發展物聯網技術。11月3日,溫家寶總理再次指出,要著力突破傳感網、物聯網關鍵技術。同時,國務院《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出,積極推進企業物流管理信息化,促進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積極開發和利用全球定位系統(GNSS)、地理信息系統(GIS)、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系統(VICS)、不停車自動交費系統(ETC)、智能交通系統(ITS)等運輸領域新技術,加強物流信息系統安全體系研究。2010年,物聯網成為當年“兩會”的熱門話題,“積極推進‘三網’融合,加快物聯網的研發應用”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同時,一系列物聯網發展相關的產業政策陸續出臺。一年后,2011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意見》繼續強調,加強物流新技術的自主研發,重點支持貨物跟蹤定位、無線射頻識別、物流信息平臺、智能交通、物流管理軟件、移動物流信息服務等關鍵技術攻關。適時啟動物聯網在物流領域的應用示范。兩項政策都從國家宏觀層面,強調了發揮地理信息系統等關鍵信息技術在物流信息化中的作用。

隨著智能標簽、無線射頻識別(RFID)、電子數據交換(EDI)技術、全球定位系統(GNSS)、地理信息系統(GIS)、智能交通系統(ITS)等應用的日益成熟,時下,國內有越來越多的行業已經開始積極探索物聯網在物流領域應用的新模式,實現智慧物流,以較大幅度地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經營管理水平。

基于上述背景,結合物流行業信息化發展現狀,考慮到物流業是最早接觸物聯網的行業,也是最早應用物聯網技術,實現物流作業智能化、網絡化和自動化的行業,2009年12月,中國物流技術協會信息中心、華夏物聯網、《物流技術與應用》編輯部聯合提出“智慧物流”的概念。智慧物流理念的提出,順應歷史潮流,也符合現代物流業發展的自動化、網絡化、可視化、實時化、跟蹤與智能控制的發展新趨勢,符合物聯網發展的趨勢。

中國物聯網校企聯盟認為,智慧物流是利用集成智能化技術,使物流系統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維、感知、學習、推理判斷和自行解決物流中某些問題的能力,即在流通過程中獲取信息從而分析信息作出決策,使商品從源頭開始被實施跟蹤與管理,實現信息流快于實物流,即可通過RFID、傳感器、移動通信技術等讓配送貨物自動化、信息化和網絡化。

“智慧物流”的特征主要體現在如下三個方面:一是運用現代信息和傳感等技術,運用物聯網進行信息交換與通信,實現對貨物倉儲、配送等流程的有效控制,從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優化服務。二是通過應用物聯網技術和完善的配送網絡,構建面向生產企業、流通企業和消費者的社會化共同配送體系。三是將自動化、可視化、可控化、智能化、系統化、網絡化、電子化的發展成果運用到物流系統。簡而言之,所謂“智慧物流”,就是運用物聯網和現代某些高新技術構成的一個自動化、可視化、可控化、智能化、系統化、網絡化的社會物流配送體系。

2.2.2 智慧物流發展的主要支撐

1.自動識別

自動識別技術是以計算機、光、機、電、通信等技術的發展為基礎的一種高度自動化的數據采集技術。它通過應用一定的識別裝置,自動地獲取被識別物體的相關信息,并提供給后臺的處理系統來完成相關后續處理的一種技術。它能夠幫助人們快速而又準確地進行海量數據的自動采集和輸入,目前在運輸、倉儲、配送等方面已得到廣泛的應用。自動識別技術在20世紀70年代初步形成規模,經過近30年的發展,自動識別技術已經發展成為由條碼識別技術、智能卡識別技術、光字符識別技術、射頻識別技術、生物識別技術等組成的綜合技術,并正在向集成應用的方向發展。

2.數據倉庫和數據挖掘

數據倉庫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它是一個面向主題的、集成的、非易失的、時變的數據集合,數據倉庫的目標是把來源不同的、結構相異的數據經加工后在數據倉庫中存儲、提取和維護,它支持全面的、大量的復雜數據的分析處理和高層次的決策支持。數據倉庫使用戶擁有任意提取數據的自由,而不干擾業務數據庫的正常運行。

數據挖掘是從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聲的、模糊的及隨機的實際應用數據中,挖掘出隱含的、未知的、對決策有潛在價值的知識和規則的過程。一般分為描述型數據挖掘和預測型數據挖掘兩種。描述型數據挖掘包括數據總結、聚類及關聯分析等,預測型數據挖掘包括分類、回歸及時間序列分析等。其目的是通過對數據的統計、分析、綜合、歸納和推理,揭示事件間的相互關系,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為企業的決策者提供決策依據。

3.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就是探索研究用各種機器模擬人類智能的途徑,使人類的智能得以物化與延伸的一門學科。它借鑒仿生學思想,用數學語言抽象描述知識,用以模仿生物體系和人類的智能機制,目前主要的方法有神經網絡、進化計算和粒度計算三種。神經網絡是在生物神經網絡研究的基礎上模擬人類的形象直覺思維,根據生物神經元和神經網絡的特點,通過簡化、歸納,提煉總結出來的一類并行處理網絡。進化計算是模擬生物進化理論而發展起來的一種通用的問題求解的方法。因為它來源于自然界的生物進化,所以它具有自然界生物所共有的極強的適應性特點,這使得它能夠解決那些難以用傳統方法來解決的復雜問題。粒度計算是一把大傘,它覆蓋了所有有關粒度的理論、方法論、技術和工具的研究。目前主要有模糊集理論、粗糙集理論和商空間理論三種。

2.2.3 發展智慧物流應處理好的幾個關系

1.熱與冷的關系

智慧物流口號很熱,但應用很冷。智慧物流是將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于物流業中,實現物流的自動化、可視化、可控化、智能化和網絡化,從而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生產力水平的創新服務模式。近年來,智慧物流時常伴隨著智慧城市、大數據、云計算和電子商務等市場熱點詞匯,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但是真正從企業、技術、產業、區域等幾個層面,做到智慧物流的地方并不多見??梢哉f,當前智慧物流仍處在概念階段,如何將智慧物流落到實處才是當前我們面臨的重要任務。有關智慧物流參與方要清醒地意識到目前存在的問題,從智慧物流熱中冷靜下來,分析形勢,認準方向。

2.量變與質變的關系

目前智慧物流在運輸管理、監控、質量追溯等方面已經得到了應用,這些應用雖然局限于一定范圍和一定的行業,但達到一定量后會產生質的變化,甚至可以徹底顛覆傳統物流或傳統的思想理念。比如電商的發展已經對傳統的商業模式造成了顛覆性沖擊;隨著智慧物流,特別是移動終端在物流領域的應用,現有的傳統物流園和物流企業都將面臨一次大規模的洗牌。例如,某企業自行研發的智能移動配貨終端LIT機,相當于為司機配備了一個隨身的配貨站,司機無須去專門的停車場即可找到適合自己的貨源,可以大大降低空載率,提高經濟效益。

3.政府與企業的關系

智慧物流中政府和企業各自的定位非常關鍵。對政府而言,應該重點抓標準建設,針對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物流作業,總結挖掘其中的共性特征。在參考國外先進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國情,制訂出適合我國使用的物流標準和信息化標準。同時,政府有關部門應該把智慧物流中的公共服務內容與通信等設施作為城市基礎設施進行規劃、設計、開發、建設、運營,營造物流信息化互聯互通的環境。在政策和資金扶持上,要從以往重硬件重固定資產投資的理念向軟件和服務發展。此外,縱觀國內物流信息化建設,特別是近期出現的智慧城市建設,有關物流信息安全的問題需要引起各級政府部門重視,物流信息化出現的行業數據事關國家經濟安全,要從國家安全的戰略層面,把物流信息化等行業信息化的數據作為國家戰略資源進行管理,打造國家的智慧數字長城。

對于物流園區和企業,則從市場角度,打破以往項目獨立開發或購買產權(把軟件安裝在自己的服務器或電腦上)的思維模式,通過租用,不僅可以低成本獲得信息化服務,同時能打破信息孤島現象,從信息化中得到更大的效益。對智慧物流研發、服務企業而言,不僅要注重客戶表面需求,同時更要挖掘客戶深層次的需求,根據自身特點尋找切入點,盡可能采用合作開發或參與到某一應用中,這樣才能把市場做得更強更大。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苏尼特左旗| 高清| 阳东县| 中西区| 华坪县| 始兴县| 林口县| 唐海县| 密云县| 兴海县| 饶平县| 九龙城区| 邹平县| 军事| 东至县| 清远市| 承德市| 鄱阳县| 东方市| 西林县| 岳普湖县| 田东县| 改则县| 宁化县| 鄄城县| 漯河市| 仙居县| 株洲市| 九龙县| 德州市| 安福县| 铜陵市| 上犹县| 连云港市| 平阳县| 治多县| 武隆县| 叶城县| 革吉县| 永新县| 屏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