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圖皮語地名

印第安人是巴西最早的居民。根據考古發現,早在三四萬年前,印第安人就已在巴西定居,發展出獨特的印第安文化。巴西淪為葡萄牙殖民地后,在殖民者的殘酷屠殺、虐待和瘟疫的傳播下,印第安人大量死亡。現今,巴西的印第安人僅占全國人口的0.2%。然而,巴西國內卻保留下大量的印第安地名,成為巴西印第安文化發展的見證。

圖皮人是居住在巴西的主要印第安部族之一,原來居住于亞馬孫熱帶雨林,后來分布于亞馬孫河以南和大西洋沿海廣大地區。16世紀初葡萄牙人入侵巴西時,圖皮人的人口數量曾達100萬。后來的幾百年間,由于殖民者的野蠻摧殘,圖皮族人口數量大幅下降。圖皮語(Tupi)屬圖皮-瓜拉尼語族,對巴西文化產生過重大影響,在巴西葡萄牙語中留有許多圖皮語詞匯,如“mingau”(稀飯)、“cutucar”(戳)、“tatu”(犰狳)等。如今,圖皮人也都講葡萄牙語了,圖皮語已不復存在,但巴西許多城市和地方的名字還都沿用圖皮語名稱。

1.與江河湖海有關的地名

巴西圖皮語地名很多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有關,不少與河流聯系在一起。除前述阿克里州之名來自阿克里河、巴拉那州之名源于巴拉那河、皮奧伊州之名意為“小魚河”、塞爾希培州之名一說意為“蟹河”外,還有一些地名與河流有關。

圣卡塔琳娜州城鎮伊塔雅伊(Itajaí)之名源于圖皮語“Tajahy”,意為“塔亞斯河”,“塔亞斯”(taiás)是一種可食用的植物。

米納斯吉拉斯州城鎮伊帕廷加(Ipatinga)之名一說源于圖皮語,由“upaba”(湖)和“ting”(白色的)組成,全詞義為“白湖”;

圣卡塔琳娜州城鎮坎博里烏(Camboriú)之名由圖皮語“kamuri”(狼鱸)和“y”(河)兩個詞組成,意為“狼鱸河”。

帕拉州城鎮圖庫魯伊(Tucuruí)之名由圖皮語“tukura”(蟻或蟬)和“y”(水)兩個詞構成,意為“蟻河”或“蟬河”。

伯南布哥州(Pernambuco)其名意為“長海”。

里約熱內盧州城鎮尼泰羅伊(Niterói)是巴西唯一一座由土著圖皮人建立的城市,其名意為“隱藏的水”。

塞阿拉州城鎮阿基拉斯(Aquiraz)之名圖皮語意為“水就在前面”。

2.與動植物名稱有關的地名

巴西許多圖皮語地名來自動植物名稱,取自動物名稱的地名如前述塞爾希培州首府阿拉卡茹之名意為“腰果樹上的金剛鸚鵡”、托坎廷斯州之名意為“鳥鼻”外,還有圣保羅州城鎮卡拉皮庫伊巴(Carapicuíba)之名由“cara”(魚)、“picú”(長的)和“iba”(不能吃)三個詞組成,全詞義為“不能吃的長魚”。

取自植物名稱的地名如亞馬孫州城鎮烏魯庫里圖瓦(Urucurituba)之名由“urucuri”(棕櫚)和“tyba”(大量)組成,全詞義為“棕櫚樹很多的地方”;馬托格羅索州城鎮上塔夸里(Alto Taquari)之名是當地一種竹子的名稱,該地區古印第安人利用這種竹子制作煙斗和箭;圣保羅州城鎮伊塔夸克塞圖巴(Itaquaquecetuba)之名意為“盛產似刀尖竹的地方”;米納斯吉拉斯州城鎮孔戈納斯(Congonhas)之名源于一種名叫孔戈納斯的植物;圣保羅州包魯(Bauru)之名一說由“ybá”(果子)和“uru”(籃子)兩詞組成,全詞義為“果籃”。

巴西還有一些用圖皮語石頭、鉆石等名稱作為地名的地區,如亞馬孫州伊塔皮蘭加地區之名(Itapiranga)由“ita”(石頭)和“piranga”(橙黃色的)組成,全詞義為“橙黃色的石頭”;巴伊亞州伊塔布納鎮(Itabuna)之名由“ita”(石頭)和“una”(黑的)組成,全詞義為“黑石頭”;托坎廷斯州古魯皮(Gurupi)之名由“guru”(鉆石)和“pi”(純粹的)組成,全詞義為“純鉆石”;帕拉州伊泰圖巴(Itaituba)之名意為“沙礫之地”。

3.與圖皮人生活有關的地名

巴西有些圖皮語地名與圖皮人本身及其生活有關,巴西圣保羅州第二大城市瓜魯柳斯(Guarulhos)之名源于圖皮語,意為“大肚子的印第安人”。

米納斯吉拉斯州城鎮薩瓦拉(Sabará)之名由“tesá”(眼)、“berab”(明亮的)和“usu”(大的)組成,全詞義為“大而明亮的眼”。

圣卡塔琳娜州城鎮查佩科(Chapecó)之名意為“可看到通往種植園道路的地方”。

圣保羅州城鎮毛阿(Mauá)之名意為“高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汶川县| 从化市| 循化| 五华县| 醴陵市| 肇东市| 镶黄旗| 威远县| 崇义县| 屯留县| 洛南县| 翼城县| 陆良县| 肇东市| 凭祥市| 乌审旗| 田东县| 航空| 上犹县| 吴江市| 阿拉尔市| 乐平市| 黄梅县| 旬阳县| 吉林市| 广昌县| 花莲县| 大庆市| 靖远县| 浏阳市| 孟津县| 潮安县| 喜德县| 常德市| 曲靖市| 寿宁县| 和政县| 壤塘县| 建平县| 墨玉县| 简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