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不是迷茫,而是自制力不強
- 菲爾圖
- 2103字
- 2019-01-05 03:02:19
失去自制力,你會無數次放棄
在我們與這個世界的較量中,我們常常會聽到類似于“我不行了”“我無法再堅持下去了”這樣的話。無論是在芝加哥還是在巴黎,無論是在里約還是首爾,不同地方的人會通過網絡發出類似的感慨——他們在做某件事的時候撐不住了!
一位經理人因為覺得團隊不夠信任他,主動提交了辭呈;
一位舞蹈演員因為覺得訓練條件太差,選擇到餐廳當一個服務生;
一位中學生因為新出的游戲,中斷了自己拿A的學習計劃;
一位女士因為實在抵制不住美食的誘惑,放棄了自己的減肥計劃;
……
是的,這些人,他們撐不住了。
從他們的角度和說話的語氣來看,讓他們中途放棄一件事情、一項計劃的根本原因,全部是因為外部的世界、其他人、誘惑,等等,而沒有從自身的角度去考慮,到底問題出在了哪里?
世界每天都在運轉,太陽東升西落,你身邊的人匆匆走過,沒有一件事、一個人告訴你應該終止自己的計劃,停止自己前進的腳步。而只是你,從這些外部的因素中尋找到理由,逃脫壓力和疲憊,放松自己,問題在你自己身上。
并不是你的身體撐不住了,而是你的自制力撐不住了,我們被自己薄弱的自制力打敗了。仔細想想,很多時候你放棄一項工作,其實從你內心深處并不想那樣,但是你薄弱的自制力讓你“舉了白旗”,宣布了投降。就這樣,你一次次品嘗著失敗的滋味。
安德森是一位有著十余年煙齡的重度吸煙者,他曾經試圖戒煙,但堅持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放棄了。最近,他每天早上被咳嗽折磨得十分難受,并且婚姻也亮起了紅燈。他找到我,我們先聊了聊他的戒煙經歷。
關于那次失敗的經歷,他是這樣對我描述的:“開始戒煙的第一周,我很痛苦,當煙癮犯了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就像熱鍋上的螞蟻,我只能通過不斷地嚼口香糖和喝水來轉移注意力。”
“這很好,安德森。”我點點頭。
“第二周,煙癮發作的情況稍微好了一些,我嘗試用工作來轉移注意力,不過當我完成一項工作的時候還是很想抽上一口,你知道那種感覺嗎?”
“我非常清楚那種感受。”我在想,這個人如果真如他所說的那樣,也是有一定自制力的人。
“到了第三周,我感覺自己的煙癮已經沒那么嚴重了,或許真像有的書里寫的,21天的時間可以戒掉一個習慣。”安德森喝了口咖啡繼續說:“但是當我覺得自己已經可以抵制住香煙的誘惑時,看到同事在舒舒服服地吸煙,我的心動搖了一下。”
“哦,是嗎,你當時是怎么想的?”
“嗯,我在想,既然我已經基本上戒掉了香煙,那么我完全可以偶爾抽上一根,和同事聊聊天,讓自己在壓力很大的時候放松一下,反正我也戒掉它了。于是那天上午,我走到正在吸煙的同事面前,他們當然很主動地掏出香煙:‘安德森,要不要來上一根?哦,對不起,我差點忘記了,你戒煙了。’”
“是的,我戒掉了。”安德森猶豫了一下,但看到同事的手想要收回香煙,他趕緊補充道:“可是偶爾來上一根,和大伙兒聊聊天也未嘗不可嘛!”
說完,他笑嘻嘻地接過香煙,然后點上一根,因為好久沒吸煙的緣故,抽上一口差點暈過去,“那感覺可真沒有當年抽煙的時候那么舒服!”
一個下午,安德森都在想著上午的那口煙,有時候覺得抽煙居然是那么讓人不舒服的事,有時候又覺得自己戒煙是多么正確。但無論怎么想,他說他的意識總是在想著吸煙的事。在衛生間,他又遇到了吸煙的同事,“為什么不再一次證明吸煙是多么的難受呢?”安德森心里想著,然后這次他毫不猶豫地接過香煙,“當時感覺比上午好了一些,但還是頭暈了一下。”
“那是因為香煙會殺死腦細胞。”我從醫學的角度上來幫他解釋,“那么后來呢,你就是這樣逐漸復吸的嗎?”
“差不多是這樣,在那一天之后,我在工作時、休息時,腦子里總是不經意就想著吸煙的事。后來我干脆買了一盒,打算每天就抽上兩三根。但是你知道,對于一個煙癮逐漸變大的人,這根本不可能。我不停地告誡自己,只能吸幾根,但是我卻越吸越多。后來我也曾經試過再次戒煙,但卻更加困難了,我甚至不能堅持超過一周。”安德森有些慚愧,但是我很感謝他實話實說。
“好的,安德森,不要著急,我會幫助你戒掉香煙。”我知道大多數戒煙不成功者的問題,這并不難解決。
我用了28天的時間,幫助安德森徹底戒掉了煙癮,并且一直到現在他都沒有再抽上一根。那是后話,現在我想做的是,跟大家分析一下他戒煙失敗的原因,你會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心理過程。
安德森在戒煙的前兩周,自制力在增長的過程中,達到了頂峰,這讓他暫時遠離了香煙。但是接下來,他的自制力出現了問題,他沒有抵制住同事抽煙的誘惑,請注意,他的同事并沒有主動誘惑他,而是他自己把同事手中的香煙視為一種誘惑。
當他開始復吸第一支香煙的時候,他并沒有感到快樂,甚至有些難受。但是他的意識焦點發生了轉變,他會經常不自覺想起吸煙的感覺,而長達10年的吸煙史,讓他的潛意識長期沉浸在吸煙的快樂中。他的意識告訴他吸煙的害處和痛苦,而潛意識在暗示他吸煙的快樂,他的自制力在這意識和潛意識的斗爭中變得極為薄弱。最后,他被自己打敗了。
在安德森的故事里,有一點是很有意思的,由于自制力薄弱,他會主動把別人手里的煙當作誘惑。同樣,一開始我們提到的那些人,也都是因為自制力薄弱,所以會主動把很多問題當作障礙。他們沒有強大的自制力,于是一次次選擇放棄、被自己打敗,直至擁有迷惘而平庸的人生。